黃學強
摘 要 在廣播電臺的發展過程中計算機網絡技術具有關鍵的作用,有利于廣播電臺自動化播出系統的進一步發展,為了進一步分析廣播電臺的自動化播出系統,文章重點探究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其中的詳細運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技術;廣播電臺;自動化播出系統;運用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26-0073-02
廣播電臺是借助于無線電波向一定地區的聽眾傳送聲音節目的大眾傳媒機構。在廣播電臺的自動化播出系統中有效應用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播出的自動化與資料存儲的網絡化,讓網絡音頻資料內容的共享變得愈加輕松與容易,隨著廣播電臺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遍運用,讓廣播電臺的播出模式與節目制作都產生了非常大的改變,多頻率同時播出變得更容易,節目內容更加豐富,智能且專業的多套節目播出系統有利于廣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1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自動化播出系統中的基礎
現階段,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礎上,廣播電臺的自動化播出系統一般經過對音頻節目的播出與制作的管理,進一步實現廣播電臺節目播出和制作的數字化、信息化以及自動化。在廣播電臺的自動化播出系統中進一步使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可以以音頻的服務器為前提,進一步利用硬盤的數字存儲功能,減少錄音和播出設備的問題,實現廣播電臺節目間的相互關聯以及插播,同時也可以定時播放節目。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把音頻進行壓縮以后,保存到硬盤中,對廣播電臺節目編輯和制作的程序進行了簡化,進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 1 ]。
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硬盤存儲的形式能夠進一步提升音頻傳輸的數量,為音頻存儲給予充足的空間,確保了音頻存儲的真實性以及可靠性,同時RAID0借助于雙盤完全復制的方式以及RAID5的容錯模式,可以防止產生系統突然中斷或者硬盤故障而造成的數據丟失問題,而且能夠以最快時間恢復數據,一般電臺自動工作系統的服務器操作系統硬盤用RAID0方式,數據硬盤用RAID5的工作方式,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一般音頻壓縮文件的數據量是很小的,音頻的數據傳輸速度也很快,對于網絡寬度速度的相關要求也很低,使用以太網創建的數字音頻網絡系統十分穩定,系統管理的方式也比較全面,奠定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在自動化播出系統中的基礎。
2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自動化播出系統中的構成
廣播電臺數字化的播出系統按照數據的不同可以分成媒體資料數據、前端播出數據以及節目素材數據,按照不同的功能對廣播電臺的播出系統進行劃分,包含了編排管理系統、錄制系統、電話采訪系統、廣告系統、播出記錄系統、播出系統、備份系統、音頻數據庫系統以及節目共享平臺系統等,這些系統經過以太網實施有效連接。其中每個頻率的播出系統會在服務器中單獨配置存儲空間,甚至單獨的播出服務器,采取這種形式一般有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每個播出站經過單獨配置的服務器存儲,如果產生故障的時候,不會對其他的節目產生影響,減少故障帶來的影響。其次,廣播電臺中的每個頻率能夠按照自身現實的情況選取配置的軟件與硬件設備,并且定期的開展升級以及維護[ 2 ]。最后,如果服務器配置集群(cluster),存儲RAID5冗余級別更加具備可靠性。作為自動化播出系統中的核心構成部分,自動化的備份存儲系統是由一臺中心存儲陣列經過存儲區域網進一步分配給各備份服務器使用,一般各套節目都會包含各自的備份服務器空間甚至單獨的備份服務器,備份的內容涵蓋前端播出的數據庫與播出的音頻文件,如果主用的服務器產生了故障,那么備份的服務器能夠被用來作為應急的服務器,同時也可以被用做數據源以最快時間恢復主服務器的相關數據,進而確保廣播電臺的節目可以成功的播出與制作。
比如,某廣播電臺按照自身實際的運用環境特征,選取了存儲區域網絡,這是一種專用性的網絡,可以為多臺主機給予高水平的可用存儲子系統,借助于光纖交換機把若干個服務器與若干個存儲陣列實施連接,讓計算機以及存儲系統可以經過光纖通道接口開展相互之間的通訊,該廣播電臺在使用了這套自動化的備份存儲系統以后,可以按照備份的相關業務需要,進一步拓展存儲區網絡,也可以在存儲區域網絡中實時添加最新的存儲資源,不會影響現有的資源,而且能夠把大量的主機連接至存儲的子系統中,進一步滿足很多數據的飛速備份,可以把存儲器進行結合,繼而分配給有對應需求的服務器,以實現存儲器的資源進一步利用。
3 在自動化播出系統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
3.1 節目錄制方面
在廣播電臺的自動化播出系統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首先在節目的錄制方面有所體現。從如今的分析、研究來看,廣播電臺節目制作的一個重要性環節就是音頻錄制,音頻的質量與節目播出后的成效具有直接的關聯,于是進一步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調整計算機的采樣頻率以及量化分辨率,能夠把采樣的質量以及速度實現進一步統一,如此,音頻錄制的品質會得到顯著的提高,而也進一步確保了節目播出的成效[3]。換言之,即在廣播電臺的節目錄制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有效運用進一步確保了節目的質量,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錄制節目的傳輸速度。
3.2 節目編審方面
在廣播電臺的自動化播出系統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還在節目的編審方面有所體現。從實際的研究與分析來看,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能夠對語音信息進行較為科學化的處理,這樣就可以在非線性的語言信息編輯中進一步添加語音信息,不但能夠添加,而且能夠刪除部分內容,在同一時期,還能夠進一步修飾一些語言成效,如此,音樂組合的方式會變得進一步多樣化,也愈加容易滿足節目的相關要求[ 4 ]。即借助于在節目編審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詳細運用,節目的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3.3 節目管理方面
在廣播電臺的自動化播出系統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又一重點運用在節目的管理方面有所體現。廣播電臺的自動化播放,管理是核心的一個方面,而就如今的研究來看,管理一般集中在廣告庫、節目庫、網絡權限以及用戶等方面。經過有效的控制與管理廣播電臺節目,廣播電臺節目的具體播出流程變得愈加高效,其合理性也有了顯著的提升。還有,節目的播出與編審等都能夠根據不同的步驟開展,如此,進一步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也進一步減輕了節目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 5 ]。即在節目管理的過程中有效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一方面提高了節目管理的效率性以及科學性,另一方面進一步解放了工作人員。
3.4 節目播出方面
在廣播電臺的自動化播出系統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最后一項運用在節目的播出方面有所體現[6]。從如今的詳細研究與分析來看,在使用了計算機的網絡技術以后,廣播電臺的播出工作站能夠按照節目的串聯單實施節目的播出以及應急播出、定時播出等,采取這種播放形式進一步突破了以前比較單一化的模式,讓電臺的節目播放變得愈加的靈活。如此,廣播電臺的節目播出不但安全性獲得了進一步提高,其播放的穩定性也有了顯著的提升[7]。同時,多頻道的節目播出變得更加安全、可靠、簡單。
總而言之,即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后,廣播電臺的節目播出形式進一步多樣化,節目單也變得進一步靈活化,節目頻道進一步專業化。而多樣化、靈活化與內容專業化的播出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聽眾。
4 結論
一言以蔽之,在廣播電臺的自動化播出系統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以及推廣,讓廣播電臺轉化了以前以磁帶當作音頻信號載體的形式,進一步提高了音頻信號的存儲品質,而且借助于音頻壓縮技術讓音頻資料占用的空間變得更小,可以進一 步實現音頻資料無損傷且遠距離的傳輸,不會影響播出音質,實現了每個節目部門的音頻資料的進一步共享,提高了廣播電臺節目制作的成效。以前多套頻率同時播出的龐大的工作量,一下子變得更加容易。電臺的多頻率同時播出成為趨勢,頻道更加專業化,給不同的收聽人群更多的選擇,與現階段社會對廣播事業發展的相關要求相符,可以促進廣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霞.廣播電臺自動化播出系統中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6(8):252.
[2]孫耀華.淺析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臺自動化播出系統中的運用[J].科技論壇,2015(36):36.
[3]魏朝暉.電臺自動化播出系統的構建與應用[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5(8):60-62.
[4]何慶.廣播電臺網絡數據安全傳輸技術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5(9):221.
[5]張軍虎.維護信息管理系統在廣播電臺網絡中心的運用[J].電子世界,2014(14):234-235.
[6]張磊.計算機技術在電子商務網絡消費互動中的作用[J].價值工程,2014(3):190-191.
[7]鐘宇平.探析計算機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J].電子測試,2015(4):163-16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