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
【內容摘要】在課堂教學中,提問是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提問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的雙邊互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可以活躍課堂的氛圍,其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追問是提問的進一步延伸,即在原有的問題上,再次追問,將問題深化,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以達到更好的教學目標。追問具有明顯的針對性,本文就對追問在課堂實現培優扶差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課堂追問
一、??? 物理課堂教學中提問的現狀分析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會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就提問的應用有效性來看,并不算十分理想。很多教師在提問過程中,并沒有注重對問題的進一步延伸,比如教師在提問后,如果學生回答不上問題或者回答錯誤,教師通常會說:“你再想想,請坐”,然后這一問題就由其他同學進行回答。而這對于回答不上或者回答錯誤的學生而言,就失去了一個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的自信和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培養就會受到影響。所以,為了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實現培優扶差,教師要注重對提問的進一步延伸,通過追問的方式來達到理想的提問效果。
二、??? 物理課堂中對優生的追問
1. 在回答矛盾時追問
在課堂提問過程中,教師常常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會出現矛盾的現象,即對正確答案無法最終確認。在此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進一步進行追問,通過這追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進而明確答案。
例1.一輛灑水車勻速行駛在平直的公路上,在灑水過程中,灑水車的動能。(選題“變大”“不變”“變小”)
老師可以設置如下一組問題:
①? 動能是否變化?
②? 動能變化/不變化的依據是什么?
在學生輕松回答前兩個問題后,老師再發起追問③影響動能變化的因素有哪些?通過這一追問,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思考問題上不夠全面,只注意了勻速行駛這一條件,沒有從最根本的影響動能的因素這個層面逐個條件分析,從而得出了錯誤結論。
可見,在優生回答矛盾時追問,搭建一個鋪墊或臺階,使學生能更完善地理解物理概念,真正掌握利用物理概念和規律解決問題的過程。
2.在回答錯誤時追問
學生回答問題時,有時答案時錯誤的,這種情況教師不要粗暴地給學生的回答下結論,而應該針對這一錯誤,靈活地設置問題組,追查錯誤原因,適時糾正學生對物理問題的錯誤認識。
例2.線圈abcd位于磁場中,K與2接通時,cd段導線受磁場力F的方向向上,請根據上述信息畫出圖2中ab段導線受到磁場力的方向。
這題答案是唯一的,但做錯這題的錯誤原因卻是五花八門,老師可以通過追問,了解每個學生出錯的原因,從而給每個同學個性化的點撥。
學生A:受力方向相反。
追問A:你是怎么得到這個結論的?
學生A:開關K接2,開關K接1,電流方向不同,所以受力方向應該相反。
學生B:受力方向相同。
學生C:受力方向相反
追問C:你是怎么得到這個結論的?
學生C:兩邊的電流方向是一樣的,但磁場方向發生了變化,所以受力方向應該相反……
通過對三位學生的追問,教師可以了解到他們各自的情況:學生A和學生C的答案是正確的,但是學生A出問題的地方很多:他有一點理論依據,知道要從電流方向去判斷,但他實際上是沒有掌握怎樣判斷電流方向是否變化的;也沒有明白除了電流方向還要考慮磁場方向;B學生答案雖然錯,但他的思考方式是正確的,而且他掌握判斷電流方向是否變化的方法,那他為什么還是做錯呢?那是他考慮問題不夠全面,只考慮了電流方向這個因素,沒有考慮磁場方向這個因素,所以他得了相反的結論.學生B的掌握程度是很高的,基本上他聽完學生C的講解就能明白自己的問題在哪兒,通過這個過程,學生B這個層次的學生收獲是很大的:他們直觀地了解到自己出問題的根源在哪里,同時也學習到比自己厲害的同學思考問題的方式,找到差距。而通過追問,教師也能準確知道真正需要幫助的對象是學生A,并且知道需要幫助他哪些具體的知識。
可見,針對學生的錯誤回答老師進行追問,能夠幫助學生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從而對癥下藥地幫助學生補缺漏,真正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三、??? 物理課堂中對學困生的追問
在物理課堂上,常常會碰到學生說“不會”“完全沒有思路”等類似的回答,很多時候,教師會選擇讓另一個同學作答。其實,在物理課堂中,可以嘗試對這位同學繼續發問來啟發他的思維,通過一連串的追問,達到讓學生初步科學思維的目的。
例3. 爸爸開車帶小明去旅行,若汽車做直線運動,牽引力的功率恒為90kW,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不變,運動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則:
(1)在10~15s內,汽車通過的距離為多少?
(2)在10~15s內,牽引力做了多少功?
在教師請學困生回答這道題目時,學生可能會說不知道。這時,教師可以發起追問:①第一問求什么?生:求距離。②怎樣求距離(小學數學學過,學生基本可以回答)生:距離=速度*時間。③這道題中速度哪里可以看?時間哪里可以看?生:……④第二問求什么?生:求牽引力做功。⑤求功的公式有哪些?(讓學生翻到課本相應的內容查到求功的公式)⑥根據題目條件,選用哪個公式求功?通過這一系列的追問,學困生能在一問一答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可見,即使學生完全不會回答,教師也可以恰當發起追問,引導思維,從而達到讓學生初步掌握解題方法的目的。
綜上所述,教師在課堂上巧妙運用追問策略,使優生能更完善地理解物理概念、幫助優生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從而對癥下藥實現水平的提高;通過發起追問,達到讓學困生初步掌握解題的方法,從而在課堂上實現培優扶差。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八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