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環保管家服務模式提出的政策背景,詳細闡述了環保管家的定義。以工業園區為例,提出了以環保管家服務作為解決問題的途徑,并探討了環保管家服務模式的內容及意義。
關鍵詞:環保管家;工業園區;服務模式
中圖分類號:X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 2019) 24-0167-02
1 環保管家誕生的政策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謀劃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工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從實踐到認識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中央及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督察、生態文明體制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及方案相繼出臺,并在各地區迅速落實,各級政府、各類園區、生產企業等都急需謀求第三方環境服務機構為其解決現實的環境問題。環保管家以一種新興的第三方環境服務模式應勢而生。
2016年4月,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印發了《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環大氣[2016]45號)中指出“推進環境咨詢服務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工業園區聘請第三方專業環保服務公司作為環保管家向園區提供監測、監理、環保設施建設運營、污染治理等一體化環保服務和解決方案”。
2017年8月,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印發了《關于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環規財函[2017]172號)中進一步提出“鼓勵第三方治理單位提供包括環境污染問題診斷、污染治理方案編制、污染物排放監測、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運營及維護等活動在內的環境綜合服務。鼓勵研發和推廣環境污染治理新技術新工藝,降低第三方治理成本。以工業園區等工業集聚區為突破口,鼓勵引入第三方治理單位,對區內企業污水、固體廢棄物等進行一體化集中治理?!膭钜氲谌街卫韱挝婚_展專業化污染治理,以多種形式實踐第三方治理模式”。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指出“大力發展節能和環境服務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積極探索區域環境托管服務等新模式。鼓勵新業態發展和模式創新”。各省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也相應出臺了關于環保管家服務的技術規范。
2 環保管家服務的定義
環保管家服務是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為目標,以環保供給側改革為契機,以環境保護需求和環境問題的有效解決為導向,以定制化創新服務為核心驅動力的環境綜合服務。
環保管家服務是環境綜合服務的新模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堅持全民共治,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開展好環保管家服務工作,需要對環境保護相關領域資源調配、整合和優化,共同開展服務。
環保管家是主動性服務,具有長期性、預防性特點,環保管家更強調在服務的過程中深入挖掘需求、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在服務過程中提供環境問題的整體解決方案,體現“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做到咨詢服務十系統預防十科學治理。
環保管家服務剛剛起步,環保管家服務理念正在形成,環保管家服務的內涵也在逐步豐富,環保管家服務的定義會隨著實踐和探索的不斷深入,逐漸豐滿[1]。
3 環保管家服務模式對工業園區的意義
環保管家作為第三方的身份介入,能夠發揮其技術、人員、設備等優勢,更好的解決園區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并“對癥下藥”提出方案;可以對園區產業布局、環境承載能力等方面進行全方面評估,從而協助園區管理,對不合規的企業進行停產整頓、對無法整改的“散亂污”和不符合規劃的企業進行關停清理,有利于規范園區的環保體系,改善區域環境質量,有效降低環境風險。能夠有效預防園區的環境違法行為;能夠促進園區環境管理的公正公開,可以很快的提高園區的管理效率和監管水平。
4 工業園區環保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4.1 環境整體性觀念不足
對園區所處環境了解不足,對環境限制考慮不足,無法真正了解園區的環境狀況以及園區開發帶來的環境問題;園區規劃和布局不協調,公共和輔助設施設計不完善,企業結算不合理等,從而無法建立科學的環境總量控制規劃和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導致了園區的工業定位不合理。即使有的工業園區在后續發展中進行了評價,但由于區域環評滯后,仍然會造成園區產業定位不清晰、規劃布局不協調、人駐企業不合理等決策失誤[2]。
4.2 園區基礎設施落后,公用工程不完善
工業園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共設施在不斷的更新換代,但與此同時政府部門對環境管理也日益精細化,原工業園區內老舊設施逐漸跟不上新時代發展的步伐,例如某工業園區未能按照國家環保部門的要求建造污水集中處置處理中心,部分園區未統一建設公共管廊、未實現“一企一管”、未建設危廢貯存和處置中心等等。
4.3 工業園區的環境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環保執法能
力較弱
國內不少工業園區都是在當地市政府或者是區(縣)政府整體規劃下建設的,園區環境監督管理是由市級或是區(縣)級環保部門負責的;一般情況下由工業園區管委會自行設立環境管理部門,環境監察機構。工業園區為其配置的環保設備尚未達到國家標準化水平,尤其缺乏移動執法與專項執法裝備等等[3]。
在園區內設置派駐環保專員,由于其專業化水平參差不齊,時常不能及時給出合理,合法的意見,出現執法不到位的行為;環保專員多數為臨時派遣,流動性較大。
4.4 針對環境應急處理能力薄弱
環境污染事故要通過我國環保部門與工業園區合作來進行處理,最近幾年出現的環境處理暴露出來許多的問題,比如上層領導指揮性與決策性自動化能力較差,導致處理方案的命令不能準確有效的傳輸到下級,還缺少針對環境監管的提前評估檢測預防發生環境應急問題[4]。
5 環保管家的服務模式
(1)環保管家可以圍繞工業園區內大氣環境、水環境、固(危)廢管理情況等生態突出的問題進行全面、徹底、細致的排查,通過排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提前預知環境問題[5]。
(2)針對工業園區各領域所排查出的情況列出問題清單,建立臺賬,并制定整改方案。
(3)為工業園區各企業建立“一企一檔”,主要內容包括:企業基本概況;企業手續合法性;企業批建相符性;企業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和實際運行情況;企業廢水污染物排放情況;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情況(有組織和無組織);企業廢棄物的產排情況,處理及儲存設施的合法合規性;企業合法排污情況等等。
(4)針對工業園區各領域排查出的問題,進行環保咨詢服務;工程技術服務;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及環境糾紛咨詢服務;舉辦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環境領域相關的業務培訓指導等等。
(5)為工業園區編制園區環境風險應急預案、提供工業園區有毒有害氣體預警溯源追蹤能力建設實施方案等等。
(6)建立園區管理服務平臺,將工業園區內企業接人云管理服務系統,實現空間、時間上的可視;實現企業生產排污過程化精細管理,建立回溯機制、監督機制[6]。
6 結語
從服務對象來看,環保管家可為工業園區、政府管理部門以及工業企業提供包括咨詢、技術法務、工程服務、設備設施服務在內的全方位環保服務;從服務周期來看,環保管家可對建設項目從規劃、建設、運營到退役的全生命周期提供針對性的環境技術咨詢服務;從服務內容來看,環保管家可提供從項目選址、環保手續、技術評審、環境檢測到工程設計、設備采購、工程實施、設施運營的一站式環保服務。
雖然,目前的形勢和背景對環保管家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契機,但工業園區環保管家服務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機制不健全、政策資金保障不夠、第三方服務機構能力不足、監管缺失等一系列問題,環保管家行業的發展道路還很長,需要環保管家們與工業園區管理部門、工業企業通力合作,加強溝通,共同探索,為做好工業園區的環境綜合治理提出一種高效、暢通、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環境影響評價行業分會,“環保管家”服務案例選編[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集團,2018.
[2]樊健,李鳴飛,靳輝,等,關于工業園區環保管家服務模式的思考[J].江西化工,2018(1):119~122.
[3]英瑜雯,工業園區引入環保管家模式途徑分析[J].綠色科技,2019(7):182—183.
[4]張曉雪.關于工業園區環保管家服務模式的思考[Jl.環境與發展,2019(6):210,212.
[5]趙博.企業實行環保管家的途徑與優勢探析[J].綠色科技,2018 (8).
[6]楊文婷,李杰,朱澤聰,環保管家服務在生態類項目建設中應用前景的探討[J].綠色科技,2019(20).
收稿日期:2019-11-11
作者簡介:杜洋(1991-),男,研究方向為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測與管理、環保管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