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關鍵詞】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圍手術期;護理
婦科疾病嚴重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其中子宮肌瘤為常見疾病,臨床對于子宮肌瘤的治療主要采用手術的方式,而圍手術期的護理對患者的術后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研究分析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為臨床護理提供新依據,特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的患者119例為本次研究對象,將患者的護理情況整理總結,進行如下嘏道。
1.1基本資料在試驗過程中,將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共涵蓋119名患者,將患者隨機劃分為兩個組別,根據護理方式的差異,形成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試驗方案。具體來看,觀察組患者57人,其年齡在28歲到51歲之間的范圍,患者子宮肌瘤的直徑處于2cm到10cm的范圍內;對照組患者62人,其年齡在30歲到51歲的范圍內,患者子宮肌瘤的直徑在2cm到11cm的范圍內,將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整理分析,結果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納入標準:本次研究過程中,涉及到的患者其肝臟、腎臟功能較為健全,患者沒有出現手術禁忌,過往沒有精神病史,能夠進行直觀的交流。患者如果存在嚴重的免疫性疾病或者器官性病變,則應當將患者排除在本次研究之外。
1.2方法患者在入院之后,醫護人員對其進行全面的檢查,并采取相應的手術方案,進行患者額進行必要的治療。對照組患者在術后采取常規性治療,觀察組則使用圍手術護理方案,相關護理操作具體處理方式如下:
1.2.1術前護理: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療之后,護理人員有必要幫助患者辦理相應的手續,并在這一過程中,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匯總,形成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同時結合實際,給予患者必要的飲食等方面的引導,加強健康教育,幫助患者及時掌握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打消內心的顧慮,幫助患者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以保證臨床治療下過。尤其做好相應的術前心理疏導工作,在護理環節,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情況以及認知狀態,并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保證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使其積極投入到實際治療環節。同時做好術前患者基本身體機能的監測,在監測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應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患者身體符合手術要求,也為后續患者護理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2.2術中護理:在手術環節,在對患者進行體位轉換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做好相應的陪同工作,例如,在手術前,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基本環境,有效規避患者的緊張感,同時確保手術室內環境的舒適度,安撫患者的緊張情緒。在患者進入到手術室后,應當盡量保持手術室內的安靜,以免過分響動對患者造成影響。
1.2.3術后護理:在手術結束之后,應當做好保溫工作,在患者送回到病房之后,護理人員需要全面監控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并在手術后第一時間與患者家屬溝通,告知其手術結果,手術完成后的48小時候,才可允許患者下床活動,在恢復期間,護理人員需要按摩患者的身體,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機率。在術后護理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應當立即與醫生進行溝通,實現突發情況的科學處理。
1.3觀察指標對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滿意度以及住院周期進行分析評估。
1.4判定標準在滿意度調查環節,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主要涉及護理環境、護理態度,護理滿意度評分100分,根據實際情況,劃分不同的等級,以更為直觀地展現實際研究結果。
1.5統計學方法在本次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可以使用SPSS15.0軟件,對研究過程中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對比,通過這種方式,確保研究數據的合理評估,確保各項統計學數據的科學性。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94.34%,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83.33%,結果經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婦科疾病對女性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況具有一定的影響,其中子宮肌瘤為常見疾病。臨床基本采用手術切除的方式,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對治療效果、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優質的護理通過對患者整個圍手術期的有效的、連續性的護理,全面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手術前開展全面的健康教育,手術過程中由專門的護理人員陪同,術后安撫患者的情緒。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94.34%,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83.33%,結果經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圍手術期手術采用優質護理,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少,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大大提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