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志澳 李曉東 謝有浩

摘? 要:隨著城市化、工業化以及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展,家庭結構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使家庭老年人病痛護理以及養老護理等方面所面臨的壓力不斷增加,因此家用助老智能機械產品正好順應時代的發展以及養老需求而出現,可以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水平得到提高和保障。該文就家用助老智能機械產品的設計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家用;助老智能機械產品;設計研究
中圖分類號:TP242? ? ? ?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目前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而家庭結構中呈現出少子化現象,造成了一定的人口斷層。如今護理行業的從業人數也逐年下降,出現護理人力資源方面無法保證有效供給的情況,因此采用智能機械產品對護理人員進行補充,緩解護理方面的壓力勢在必行。同時隨著先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按照用戶需求進行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定制已具備較大的可行性。
1 家用助老智能機械產品的需求調研
1.1 輔助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構建
養老服務方式中,通過智能機械產品的引入,使家用助老生活方式逐漸朝人性化、科技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同時逐步朝著普適化和家庭化發展。隨著助老機械產品的應用,老年人獨立生活的手段也越來越多,例如智能化輪椅、智能化助聽器、智能化護理床等,但這些產品都屬于在某類疾病治愈期間所需使用的特助老機械產品,具有短期過渡性,而近年來家用智能機械產品如助老服務機器人也步入研究的初級階段,這類機械產品具有較強的集合特點,使傳統助老輔助方式得到改變,目前研究的目標主要為通過高科技手段滿足老年人的各種需求,建立起圍繞親屬、護理機構、護理機器人、老人之間的新型護理模式,對老人自理生活進行輔助,并幫助其身體恢復健康,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首先利用物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打破傳統的居家思維,對全方位的信息交換功能進行研發和實現,有利于對家居設備進行便捷控制,還能使家居設備功能實現主動查詢,為老年人提供合適、安全、便利的生活居住環境,通過運用家用助老智能機械設備,使智能居家養老系統更為完善可靠,其中包括視頻監視系統、環境控制系統和安防報警系統。
1.2 用戶需求研究及設計原則
產品概念設計先從獲取用戶需求開始,主要針對用戶各個方面的、各個層次的需求進行系統地研究和分析,并以研究結果為依據,與其他渠道所獲取的數據相結合,對產品最終需求進行確定,從而對產品進行設計定位。通過對大量問卷式調查數據的整理和分析顯示,大部分人都愿意利用家用助老智能機械產品來進行居家生活的輔助,同時也期望機械產品可以具有更先進的功能,包括社交陪伴、日常事務處理、家庭安防和醫療護理等,另外對于外觀設計,老年人更傾向于時尚可愛類型的,高科技感的外觀也較受歡迎。設計需求最終可分為:安全保健、日常照料、教育學習、陪伴關懷和休閑娛樂5個方面。
2 產品功能設計
2.1 設計原則
老年人在感覺能力以及行動能力方面都有了較大幅度的降低,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家庭助老智能機器產品的設計應更有針對性,同時在設計中應充分體現對老年人的尊重和關懷,家用助老智能機械產品設計時應遵循的設計原則有功能合理原則、簡潔性原則、安全性原則、易用性原則、共用性原則和主動性原則。
目前在不少產品中功能越來越多樣化,而不少老年產品設計中采用了一鍵多能的方式,在功能大幅度增加的同時,也增加了老年人的記憶負擔,那么可以通過操作、操作步驟以及信息提示3個方面對按鍵設計進行綜合考慮,使功能合理化得以實現。
2.2 功能分析
助老智能產品功能對其產品價值進行充分體現,這也是產品設計的核心。進行產品功能的系統化研究和設計,可使產品設計實現最大優化,使產品價值得以充分發揮。針對老年人居家生活的需求,家用助老智能機械產品應向多功能化方向發展,但不能通過采用簡單功能的重疊堆砌的方式,造成整合界限無法明確。所以應從老年人的認知角度和個性化需求出發,對產品功能進行合理化的整合設計,使產品功能能夠使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生命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和保證。
2.3 養老系統構建
通過家用助老智能機械產品,例如機器人,作為信息交換、控制以及傳達的中心,與其他智能家居設備共同分工協作、共同構成智能居家養老系統,為老年人提供智能、便捷、優質的居家生活體驗。其智能居家養老系統構成如圖1所示。
3 產品概念設計
3.1 協商-參與型機械產品設計實踐
未來注定家用助老智能機械產品會逐漸進入老年人消費市場,通過產品外觀為老年人帶來高品質和美觀性的體驗,另外通過語音和人機交互的方式,使其可操控性得以實現,實現其功能價值的同時,也對老年人的功能需求予以滿足。實現人機交互還需體現產品設計中的主動性原則,對機械產品和老年人之間的互動予以重視,在發現操控指令進,相關機械產品應及時做出反饋。其中主要有動作交互、觸控界面交互以及語音交互3種方式。
3.2 設計方案評價
產品概念設計方案的評估和決策在考慮產品外觀的同時,還應兼顧社會、市場、企業和客戶等多重因素,設計所涉及的領域和指標也具有交叉性和多樣性,需要考慮的方面還有結構、造型、人機要素、使用方式、制造成本、材料與色彩、加工工藝等方面的問題,可以采用科學的產品評價指標體系,對設計方案進行多目標決策,使決策結果的準確性提高,對老年用戶以及家庭成員的需求予以滿足,同時也能更好地和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特點契合。
4 結語
未來家用助老智能機械產品如家用智能機器人,將成為提高老年人居家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以老年人的行為能力及個性特征進行分析和研究,對未來市場進行合理預測,通過老年人智能生活輔助方式以及智能家居環境平臺構建等方面,在市場需求中體現智能機械產品的價值,同時以老年人為中心,按照相應的設計原則進行產品概念設計,確保功能界面以及服務流程的可行性,并通過科學的評價產品體系對其進行有效評估。
參考文獻
[1]黃河, 楊明剛.基于感性工學的老年人智能產品可用性研究[J]. 機械設計, 2016(4):109-112.
[2]馬廣韜, 張淼.基于空巢老人家用自助醫療器械設計研究[J]. 設計, 2014(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