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仙
摘 要: 口語交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階段。因此,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科學的設計。本文闡述了口語交際能力和構成,以及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提出的背景,并詳細說明了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的重要性,并根據實際提出了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設計的建議。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課程目標 設計研究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促進小學生大腦開發的重要時期。由于口語表達能力還涉及邏輯思維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等,因此口語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必要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進行研究和探討,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一、口語交際能力概述
(一)口語交際能力的構成
與書面交際語言相比,口語交際的語言使用相對隨意,但更需要大腦的快速反應和身體的協調能力。并且口語交際一般都在特定的情境中發生,有明確的說話對象和說話目的。口語交際需要一定的副語言手段的輔助,所以口語交際能力的組成要素有基本的要求。例如基本的聽說能力、輔助的肢體語言和語言轉換的能力等。因此,從整體看,口語交際能力的內容應包含適應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心理能力、肢體語言及聽說能力五個方面的內容。這對小學生來說,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以及不斷地培養和鍛煉。
(二)口語交際課程提出的背景
口語交際能力是人與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必要能力,同時也是鍛煉小學生大腦思維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實際上,我國許多小學教師和家長過于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對其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使得許多孩子雖然成績很好,但缺乏必要的表達自己的能力,不利于孩子的綜合發展。同時,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在語文能力中,口語表達能力是極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幫助。并且,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
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的重要性
(一)是語文能力的重要構成內容
語文能力包括字詞的識讀能力、傾聽能力和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般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學生,學習語文的難度更大,更吃力。因為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涉及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大腦的應變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等的鍛煉,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的大腦開發。同時,口語交際能力是增強小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對語言能力的培養和鍛煉,促進孩子對學到的知識進行運用,并轉換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課程是學生與教師交際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提高教學效率。
(二)促進小學生的大腦開發
小學生的許多能力還未得到充分開發,學生各項思想和意識都還未發展完全。并且,小學階段是學生各項能力和意識進行開發和培養的重要階段,效率最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加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促進學生大腦開發的關鍵方式之一。在小學階段,若是能夠讓學生擁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將會對學生的自身發展和知識基礎的提升有重要的影響。可以說小學階段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日后的全面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三、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
(一)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閱讀能力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著直接的影響。一方面,閱讀能力的培養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語言詞匯的豐富程度。學生在將自己的知識儲備運用到實際生活和學習中時,不但提高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還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在培養閱讀能力時,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文學作品的含義,而不是帶有目的性地閱讀。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閱讀兒童版的《紅樓夢》,引導學生通過理解和閱讀方法,理解文中的含義。并且,教師可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將其中的故事進行復述,并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口語交際課程有充分的學習熱情,才能提高教學效率,自主學習。因此,在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中,教師應注意盡量吸引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教學《落花生》一課時,教師可帶領學生進行課文朗讀,并向學生提問“你吃到的落花生是什么樣的”,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闡述自己的感受。并用自己的語言向大家展示自己曾經吃“落花生”的場景和感受。此外,教師還可在延伸課堂上選擇學生比較喜歡的文章,或者趣味性比較強的文章,吸引學生閱讀。教師可布置小作業,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對文章進行概括等。
(三)加強口語課堂的互動與交流
加強課堂的互動和交流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不僅能夠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適當的討論時間和機會。同學之間若是因為某個問題或知識點難以實現統一,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分別闡述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進而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課堂中的互動討論應保證在一定的時間之內,以避免課文內容學習與討論之間失衡,這需要教師擁有較強的課堂掌控能力。此外,教師還可設定專項討論主題,鼓勵全班學生參與討論,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思維能力等。
(四)加強教學與實踐的聯系
將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是提高學生理解程度和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方式。例如在教學《荷花》一課時,教師可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感受真實的荷花。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教材中的荷花與實際所看到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并積極表達不同的想法。另外,有條件的學校,教師還可鼓勵學生自己種植花草,讓學生不僅在養護花草的過程中學到許多教材上難以學到的知識,還提高善于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加強理課程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方式。尤其小學階段,是學生各項行為習慣和學習方法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加強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
(五)運用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的運用,是營造和諧課堂氛圍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有效方式。例如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當學生模擬表演周恩來回答這一句話時的情形時,教師可輔助學生進行情景模擬的設置,學生自主設計、自主表演,最終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盡量讓學生充分參與情景方案的設定、情景語言及人物關系等事項的決定。要求學生全面參與,主要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通過課文的內容及其傳達的精神,給予學生正面的、積極的影響。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保證學生的充分參與,還使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入。同時,采取這種教學方法,還可促使學生增加對語文課程的學習熱情,促進和諧課堂氛圍的營造,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是一個比較緩慢、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僅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還需要學生在日常交流和溝通中不斷地鍛煉。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是保證口語教學效率的基本前提,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進行針對性教學,進而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通過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生口語表達的積極性、加強互動與交流、密切教學與實踐的聯系,以及運用情景教學等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秀君.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J].成功(教育),2013,18:53.
[2]廖軍.關于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02:42-43.
[3]許娟.淺議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J].好家長,2015,50:114.
[4]孟巧麗.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分析[J].中小學電教(下),2011,10:145.
[5]李潔.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研究[J].課外語文,2016,10:22.
[6]高明艷.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