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約一個月的時間里,老師帶小朋友們參觀了小學的課堂,和他們討論了未來的小學。老師啟發孩子們:小學和幼兒園一樣嗎?結合語言領域前書寫的核心經驗,我們對孩子日常的前書寫作業進行了分析,發現:該階段孩子的前書寫能力均處于前書寫三個核心經驗的初始階段,即(1)能以隨意的涂鴉或者線條假裝書寫;(2)感知漢字方塊字的特點,并區別于圖畫;(3)模范成人的書寫,借助圖畫來表達想法。基于目前的情況,為培養孩子的前書寫興趣、提升其前書寫能力,我們以“走近小學”主題活動為例,開展了持續一個多月的觀察,并針對孩子前書寫的發展階段進行分析,制訂有效的支持策略。
【預設目標】
基于該階段孩子的發展水平,我們預設了以下教育目標:
1.對漢字感興趣,初步感知漢字的結構和特點。
2.能用多種方式,特別是用形象圖畫、特殊符號等進行創意表達。
3.敢于大膽辯讀自己認識的漢字,嘗試使用已認識的文字進行表征。
【教師記錄片段一】
活動中幼兒對“小學和幼兒園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等問題充滿好奇,要解答這些疑問就需要幼兒進行持續觀察。觀察之后還需要記錄觀察結果,這也是在收集主題游戲的過程性資料。我提供筆和紙,讓幼兒自主記錄。

【觀察分析】
主題開展前期,往往是教師用照片、觀察記錄等記錄幼兒開展活動的過程,我們嘗試將這一任務交給幼兒。從上圖中可以發現,幼兒由于不能區分記錄和繪畫,他們記錄的畫面內容豐富且非常耗時,而且自主游戲結束后,他們會將記錄的紙張隨意放在一邊。我們發現:
1.孩子們具有書寫的愿望與興趣,樂于主動地進行表達,并能通過簡單的繪畫來進行表征。
2.從記錄單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前書寫水平仍處于2級“涂鴉”水平。記錄表征方式多用籠統繪畫進行呈現,體現為一幅畫來表現一個事件,事件細節無法體現。
【回應與支持】
及時捕捉孩子的前書寫興趣與愿望,給予肯定與鼓勵,進一步增強孩子參與前書寫活動的自信心。
基于現有的書寫水平,嘗試通過調整課程設置以支持孩子們的發展。
1.支持幼兒懂得“寫”什么。關注幼兒的前書寫能力提升不能片面地支持幼兒的“寫”,也要注重讓幼兒有東西“寫”。只有當幼兒有豐富的內容想寫的時候,前書寫的內容才會更加豐富。
2.支持幼兒學會如何“寫”。教師可通過豐富的標識、前識字等活動幫助幼兒進行感知,了解如何用前書寫的辦法記錄自己的想法。
3.具體課程支持:

【教師記錄片段二】
發現問題后,在一次教學活動中,我給幼兒展示了已經畢業的大班幼兒的觀察記錄,引導幼兒將這些記錄和自己的觀察記錄進行比較,讓幼兒了解到觀察記錄必須客觀、持續、有重點等。還利用晨間活動、餐前活動的時間,請參與記錄的幼兒分享自己的記錄。這不僅能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讓他們通過同伴和老師的評價逐步學習記錄的方法,使觀察記錄更有序。
【觀察分析】
1.幼兒的前書寫興趣與愿望都逐步變得強烈,而且會在區域活動時間里主動參與活動。

2.結合孩子的前書寫作品,我們發現:孩子們的記錄圖畫越來越簡化。他們開始用各種符號代替“衛生間”,用“刀叉”代替“餐廳”等,孩子的記憶能夠以相關的符號作為基本單位,這樣大大減少了記錄的難度。
3.有些孩子已經遷移了分格漫畫的經驗,能嘗試用多幅圖來表示一件事情,前書寫的內容也變得更為豐富,圖文契合度較高,能大致地描述清楚事情。但書寫方式仍比較具象,停留在自己熟悉的繪畫內容上,創意書寫表達幾乎沒有。
【回應與支持】
1.集體討論如何解決“畫不下、畫不出來”等問題,有效遷移同伴創意書寫的經驗。
2.通過欣賞漢字,觀察漢字的視覺特點,幫助幼兒感知漢字方塊字的特點并區別于圖畫,了解漢字一字一音的特點。
3.通過象形字、認識偏旁部首等活動,進一步豐富幼兒對漢字結構的經驗,提升幼兒創意書寫表達的能力。
4.請幼兒在家幫助爸爸媽媽設計名片,豐富相關經驗,并請爸爸媽媽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契機與幼兒一同欣賞、認識他們感興趣的漢字。
5.具體課程支持:


【教師記錄片段三】
我們班的孩子們選擇記錄的方式越來越多,我經常給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分享自己的記錄。這不僅能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讓他們通過同伴和老師的評價逐步學習記錄的方法。慢慢地,我讓孩子們嘗試進行過程性記錄,使觀察記錄更有序。

【觀察分析】
通過幼兒的作品可以分析出:
1.幼兒具有強烈的創意書寫的愿望,能自發、自主地進行創意表達。
2.能綜合使用大量的創意符號、圖像及簡單的文字進行前書寫表達,并出現一些音似、形似文字的書寫。
3.孩子們的前書寫作品體現了他們對漢字之間間隔的認識與理解,書寫時能初步關注到“字”的大小與統一。
4.孩子們敢于大膽辯讀自己認識的漢字,嘗試使用已認識的文字進行表征。
【回應與支持】
1.繼續為幼兒創設豐富的前書寫機會,并鼓勵幼兒進行同伴間的交流、分享。
2.結合孩子的經驗水平特點,鼓勵孩子能用自己熟練、習慣的固定替代方式在前書寫中重復使用,形成自己獨特的創意表達方式。
經過一段時間對幼兒在前書寫方面的持續觀察、分析與支持引導,通過下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幼兒前書寫能力在三個核心經驗方面的發展:

持續跟蹤式的研究,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前書寫能力的提升,作為幼兒學習與發展支持者的我們也收益良多:
1.應尊重幼兒學習的個體差異,重視個別化教育。教師在關注全體的同時,也應及時關注個體迫切的發展需求。
2.應關注幼兒經驗建構的系統性,強調持續的跟蹤與推進。教師在關注幼兒學習水平特點的基礎上,還應了解到領域核心經驗的內在關聯性,循序漸進并且階段性、系統性地支持幼兒進行相關經驗的建構,在持續的觀察、分析與回應中,促使幼兒逐步建構起屬于自己的學習經驗。
3.需樹立幼兒學習的綜合性觀念,以促進幼兒學習的多元發展。幼兒前書寫核心經驗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實際的教育情境、兒童的真實學習興趣、多領域的課程設置相融合的。教師應通過綜合性性的課程支持,給予幼兒積累與遷移學習經驗的機會,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
4.重視家園配合,多方共促幼兒前書寫能力的提升。幼兒的前書寫能力的提升需要家園配合。家長可利用生活中的教育契機,為幼兒創造前書寫的機會,并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幫助幼兒持續建立經驗,感受創意書寫表達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