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枝 任靜



生態教育看重讓幼兒從自然的生態環境中生長、學習,鼓勵幼兒多接觸大自然中的各類事物,在最直接的生態環境中獲得最深刻的教育印象,更能激發自身積極美好的情感。家長和數師可利用春游活動,帶孩子走出幼兒園,來到大自然,讓孩子盡情地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在我兒時的印象中,每年最美的四月春光里,總是和小伙伴在田野里嬉戲游樂。在孩子的眼里,大自然仿佛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寶庫,各種珍寶唾手可得,每一件都能玩上許久。如今回味起來,那樣快樂的時光如同一顆糖果瞬間溶化于口中般美妙。長大后,特別是做了幼兒教師這份工作以后,我卻發現:現在的孩子,特別是城市里的孩子,離大自然已經越來越遠。
活動構思
正值幼兒園一年一度的親子春游季,我打算利用這一機會帶著幼兒及其家長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可是,傳統的親子春游只是將幼兒和家長帶到戶外,找一塊大草坪,然后教師設計組織一些親子游戲,如“踩報紙”“兩人三足”等,時間一般是2小時左右。游戲結束后,幼兒和家長可以自由活動,也可以自行返程。這樣的親子活動,仿佛把孩子和家長帶進大自然,卻與自然擦肩而過,并不是我們所期望的。我所期待的是一場融入式的自然體驗,讓孩子和家長真正走進大自然,矚目大自然的顏色,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呼吸大自然的味道,觸碰大自然的溫度,感受大自然的心跳,進一步愛上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然而,這一切僅僅是我的一個美好愿望,具體該如何付諸行動,我不得而知。就在我一籌莫展之時,朋友推薦了《小朋友們,來大自然玩吧》一書,書中介紹了許多實用的戶外生態活動案例。閱讀完整本書后,我獲得了許多啟發,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方向。于是,就在這最美的人間四月天里,一場由教師發起、孩子和家長共同參與,旨在為孩子構建童話森林的生態親子春游,自然地拉開了序幕。
活動名稱
構建孩子的童話森林
活動目的
1.嘗試運用看、聽、聞、觸、嘗等方法觸碰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與大自然充分交流,進而感受生命,培養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2.在教師的組織下參與游戲,通過抓、摸、嘗、聞、敲、聽等多種體驗,探究自然,激發自身創造力和合作能力。
3.在體驗自然、認識自然的活動中,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從而愛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
活動準備
1.制作邀請函。讓家長對親子春游有一個粗淺的認識,并充滿期待,同時提前告知家長需要配合的工作。
2.場地踩點。生態春游的活動需要就當時的環境而定,教師可以邀請家委會一起踩點,確保活動場地及材料符合需求,保證幼兒活動時的安全。
3.制訂安全應急預案。確保家長、幼兒的安全,做到遇事應對從容。
活動過程
問候
樹林是大自然的主人,進入樹林的我們是大自然的客人。因此,當我們走進樹林時,一定要懷抱一顆感恩的心,向大自然的主人禮貌問候。這樣的活動既幫助孩子和家長養成了懂禮貌的好習慣,也能培養孩子和家長愛自然、尊重自然的品質。
游戲玩法:
教師向幼兒及其家長發出要求:“請你們看一下這個露出地面的樹根?!焙⒆雍图议L看到后給出反饋:“我看到了?!崩蠋熃又岢鲆螅骸罢埬銈兊吐晫涓f‘樹根,你好?!?/p>
要求幼兒和家長依次找出地上的落葉、粗粗的樹干、細細的樹枝、樹上的一片葉子、長在樹頂端的葉子,并分別用小小的聲音、說悄悄話的聲音、細細的聲音、大大的聲音、向遠方呼喊的聲音說:“××,你好?!?/p>
每次問候之前,教師都會強調:一定要找到并直視自然物進行問候。這一設計旨在建立該自然物與人的平等關系,并給予尊重。游戲過程中,教師變換播放不同的音樂,既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又幫助幼兒和家長克服了害羞心理,使其更好地融入活動。
游賤環節
問候游戲結束,幼兒和家長的心理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此時的大自然更像是一個可以溝通的生命了。有了這樣的鋪墊,生態式體驗游戲正式開始。
1.這是我的樹
游戲玩法:
(1)幼兒在樹林中選一棵自己喜歡的樹,家長引導幼兒充分調動各種感官來認識并探索這棵樹。例如:摸一摸樹皮,說說是什么感覺;聞一聞樹的味道;用手抱一抱樹干,看看能否抱得住;仔細觀察樹根周圍有什么……
(2)家長給幼兒戴上眼罩,故意把幼兒帶到另一棵樹前面,讓幼兒在看不見的情況下運用各種感官判斷這棵樹是否是自己剛才找的那棵樹。(可視孩子的游戲水平決定帶到錯誤樹前的次數)
(3)家長將幼兒帶到正確的樹前,讓幼兒在看不見的前提下運用各種感官再次進行判斷。
該游戲旨在讓幼兒認識大自然中的某一對象,與其進行心得“交流”,進而成為“朋友”,這是一種難得的體驗。游戲結束后,幼兒與自己觸摸的樹已經親密無間了。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樹與眾不同、獨一無二,并自豪地向同伴介紹:“這是我的樹!”燈大自然的關注和向往正在幼兒及其家長的心里慢慢滋長。
2.樹林飛機大戰
游戲玩法:
(1)幼兒一只手拿一片樹葉。
(2)家長分別從孩子的腋下和大腿處架起孩子,做出飛機的樣子。
(3)教師喊口令:“飛機大戰開始啦!”“小飛機們”在保護好自己樹葉的同時,需要去搶奪同伴手中的樹葉。 南北朝時期的民歌《敕勒歌》中寫道:“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毕胂笠幌略娭忻枋龅膱鼍埃煜駳謳ひ粯踊\罩在大地上,蒼天浩渺無邊,草原上一片茫茫無際的遼闊景象。古人的這種“天作棋盤星為子”的豪邁之情,是許多在城市的格子間里辦公的爸爸媽媽未曾體驗過的。該游戲旨在解放幼兒和家長,讓他們能夠沖破城市的禁錮,在大自然中肆意穿梭。當陣陣笑聲在樹林上空回蕩延綿時,我們和自然又親近了一些。
3.樹林里的不萊梅樂隊
游戲玩法:
(1)幼兒和家長尋找各種可以發出聲音的自然物作為樂器。
(2)每5-6個家庭組成一個小組,選擇一首大家都熟悉的兒歌,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演唱或展示,并用所尋找到的樂器進行伴奏。
大自然中蘊藏著各種天然的樂器,腳踩落葉的窸窸聲,風吹樹葉的沙沙聲,石頭相撞的砰砰聲,木頭相敲的梆梆聲……在日常生活中,這些美好的聲音就在我們身邊,卻很少被我們留意。孩子組隊尋找自然之聲,可以激發他們的專注力與傾聽力,從而認真地聆聽大自然的聲音。該活動的意外收獲是勾起了許多家長的童年回憶,他們紛紛摘下樹葉,做成口哨,教孩子吹奏。在一陣陣長短不一的口哨聲中,兒時快樂的時光如走馬燈般閃現在家長的腦海中,這份快樂也傳染到了孩子們身上,使家長和孩子的人格更趨于完善。
4.尋寶游戲
游戲玩法:
(1)每5-6個家庭組成一個小組,每組派一位代表到教師處抽取本組尋寶信息,如細樹枝、粗樹干、紅色落葉、綠色落葉、水杉果、小石頭等。
(2)在規定時間內,幼兒和家長拎著籃子在樹林中自由尋寶。
(3)尋找到的幼兒將寶貝運送至指定區域。
大自然是一個天然的寶庫,我們卻常常對它視而不見。靜下心來,俯身細細觀察,就能發現身邊全是寶貝。我們置身于這樣豐富的寶藏中,自然可以滋養出富足的精神世界。
5.曼陀羅
游戲玩法:
(1)教師事先在地上用自然物做好曼陀羅圖案輪廓線。
(2)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和家長將尋回的寶貝歸類擺放,形成曼陀羅圖案。
曼陀羅源自古印度梵語,本意是擁有本質。在樹林中利用自然物做曼陀羅活動,既可以幫助幼兒認識自然物的天然之美,又能增強幼兒內在的秩序感和穩定的情緒。此外,該活動可以作為上一個活動的延伸,當幼兒和家長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合作,享受到了歸類排序帶來的平和感時,又因為大型曼陀羅圖案的呈現涌起了內心的震撼,此時內心世界涌動出的奇妙和感動已不是言語能夠表達出來的了?;顒蝇F場,幼兒和家長都不約而同地發出了感嘆:“哇!太美了!”
6.石頭拓印
游戲玩法:
(1)將白色棉質手帕平鋪在平整的石塊或水泥路面上。
(2)選擇多汁、色彩鮮艷的樹葉和花朵,在手帕上擺出創意造型。
(3)用一塊平整的石頭敲擊樹葉和花朵,使其汁液印到手帕上。
大自然對我們如此的慷慨,總是將最美好的事物贈予我們。在這美好的春日里,除了體驗自然之美,我們還可以運用自身智慧,多樣化呈現自然之美,植物拓印真的是再好不過的游戲了??粗⒆雍图议L忙得不亦樂乎,我知道,這樣的活動已然留在了他們的心里。
冥想
面對一個接一個的游戲,幼兒和家長甚至是教師,內心都會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此時,孩子和家長都需要靜下心來,慢慢梳理自己的感受。
游戲玩法:
(1)幼兒和家長圍坐在曼陀羅圖案周圍。
(2)教師引導幼兒及其家長閉上眼睛,用心感受周邊的世界,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當我們靜下心來、閉上眼睛、用心聆聽時,再細微的聲音都能被捕捉到,甚至能感受到微風輕柔地撫觸我們的面龐。我們對自然打開心扉,和自然融為一體。感恩
大自然的給予是無私的,我們在接受這份饋贈時,一定要心懷感激。因此,活動結束后,我們帶領幼兒及其家長共同對這片帶給我們童話般體驗的樹林大聲呼喚:“謝謝你!”一聲謝謝包含了太多的感動。我們曾經視而不見的大樹、小花、小草等,于今天之后在我們眼里已截然不同,它們不再是我們生活中可有可無的自然物,而是被我們尊重的生命,是我們需要用心去愛護的朋友。我們與它們共享陽光,共享這個地球,在共享中完善自己。這才是我們設計并組織生態式親子春游的真正目的所在。
后記
這次生態春游給幼兒和家長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活動結束了,留在每一個人心底的那份震撼仍是久久不能平復。在隨后收回的生態春游活動反饋表中,家長們感慨頗多:
崔贊家長:這次活動讓孩子近距離地與大自然進行了接觸,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方面更加了解大自然,也讓孩子的視野更加開闊、思維更加活躍了。
李宇涵家長:這次活動可以說是寓教于樂,孩子們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的同時,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戲、做任務,既精彩又難忘。
再來聽聽孩子的聲音:
萬睛川:最喜歡的游戲當然是尋找寶藏啦!在一堆枯葉中尋找紅色的樹葉,放到筐子里,像是真的找到寶藏一樣興奮哦。
崔頌薇:我喜歡樹林飛機大戰,這個游戲讓我有了飛的感覺。
劉奕萱:用石頭印花很酷,找鮮艷的、有色彩的葉子很有意思,我們找了很多漂亮的花朵和葉子.謝謝老師帶我們玩這么有意思的活動。
這些感觸讓我心生感動,我們帶領孩子、家長開展生態活動,是希望幫助大家重塑人與自然的關系,在一次次和諧互動中,讓更多的孩子、家長、老師親近自然,融入自然,熱愛自然。開展生態教育不應該停留在標榜生態教育的概念本身,而應將生態教育融入幼兒一日生活中。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的學習即是游戲,讓幼兒通過游戲化的課程進行學習。親子的春游活動是一次很好的讓幼兒與家長共同感受大自然的契機,讓家長參與其中,也是良好的家園共育方式。本文展示了一次生態式親子春游活動,提供了一些實用的親子戶外活動案例,希望能為廣大幼兒園組織類似親子戶外游戲提供一些實際操作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