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慧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幼兒園教育決定著幼兒后續的心智成熟和性格培養,對幼兒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幼兒的游戲活動起著關鍵作用。大量社會實踐證明,在幼兒園實施游戲化教學,有助于幼兒認知、社會、語言和情緒的發展,促進幼兒健康全面成長??梢姡變簣@應重視游戲教學的內容,結合園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為幼兒設計適宜的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成效。幼兒園不僅要實現游戲與教學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將游戲與學習相結合,真正實現游戲與學習的統一。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收集、移植和重組游戲,為幼兒提供—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學品質,讓教學課堂更加豐富多彩,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游戲作為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有利于活躍幼兒的思維,還可以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便于幼兒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本文針對幼兒園游戲化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明確幼兒園游戲的內涵,完善幼兒園游戲教育的對策,希望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一、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概念
幼兒園游戲是以發展幼兒的智力和行動協調能力為主要目的,適合幼兒自身成長的活動形式。游戲化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指依據幼兒的階段特點,把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融入豐富的游戲活動中,營造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快樂地學習和成長。游戲化教學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寓教于樂,以游戲化的方式展現幼兒需要學習的知識和經驗,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完成學習任務??梢哉f,游戲化教學讓幼兒的學習活動更加高效有趣。
二、幼兒園游戲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游戲形式化
我們通過實踐調研發現,在教學活動中,即便游戲內容都是教師精心挑選的,幼兒的興趣也都不高,游戲內容趨于形式化。究其原因,教師雖然在課堂上設計了一些小游戲,但游戲與幼兒的學習內容相互脫離,沒有過多關聯。此外,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認識到游戲情境的重要性,過于重視游戲之間的連貫性,沒有充分考慮游戲所產生的實際作用,導致幼兒所學習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不大。
(二)游戲教學化
游戲教學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師在選擇游戲內容時,只考慮到游戲教學的因素,忽略了幼兒的興趣點;第二,教師在活動中過分追求要達到良好的教學品質,渴望每個幼兒都能獲得進步和成長,忽視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幼兒園應重視開發幼兒的創新能力,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熱情。
(三)游殘自由化
有的教師沒有意識到要適當指導幼兒開展游戲,只是將游戲當作幼兒的自由運動,漠不關心,或是將玩具分散開來,讓他們自由活動。由于沒有了教師的參與和指導,幼兒的游戲更像是一個沒有目標、沒有計劃的活動。
(四)游戲模式化
雖然說游戲對幼兒有著較強的吸引力,但我們也要認識到:有的幼兒覺得自己已經懂得許多知識了,只是因為年齡較小,沒有社會實踐經歷,所以在處理事情時必須要聽從老師的指引。還有的幼兒沒有團隊協作意識,需要教師提供適宜的指導,明確合作的重要性,以更好地與同伴進行交流互動。然而,在幼兒園實際教學活動中,許多教師還沒有掌握良好的方式方法,只是一味地要求幼兒交流互動,沒有講明如何合作,幼兒不知道從何處入手,降低了游戲的效率,為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帶來較大的阻礙。
(五)游戲脫節化
在幼兒身心發展過程中,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嚴重脫節:許多家長認為,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教育孩子的責任就都在教師身上,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全面發展。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缺一不可,應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教育價值,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三、完善幼兒園游戲教育的對策
(一)設置專業化的游戲教學場地
多元化教育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掌握多元化的教育內容、方式和途徑非常有必要。幼兒園應重視幼兒的全面發展,認真研究幼兒教育的特殊性,嚴格遵守《綱要》所提出的要求,進一步規范幼兒的學習態度和行為。例如,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教師要想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可以結合幼兒的性格特點和年齡因素,將教學場地設置成不同的區塊,如攀爬區、平衡區等,以提升體育鍛煉的成效。除了可以對游戲場地進行分區塊以外,教師還可以多樣化利用運動器械,如讓幼兒在墊子上面做仰臥起坐、翻跟頭等,反復變化動作,保持幼兒的運動熱情。教師可以進行多元化思考,轉化自身思維,讓活動更加生動有趣,提升幼兒的運動熱情,更好地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自主設計游戲環節,制訂游戲計劃,將自身想法表達出來,并通過同伴間的觀察、模仿和創造,不斷提高游戲計劃和水平。教師只有將游戲的權利下放給幼兒,才會讓幼兒在每一天的游戲中產生不同的想法和創意。例如,教師在教室角落里投放了幾塊地墊,最初是給幼兒塑造游戲區域時使用,但幼兒漸漸開發出了新功能,將不同的地墊組合成一個正方體,然后藏在中間和同伴玩捉迷藏游戲。孩子們在密切合作中感受游戲的樂趣,其創造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開展富有特點的體育游戲活動
體育游戲類型豐富,生動活潑,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和參與意識,讓幼兒自主參與到游戲中,體會游戲的快樂,從而接受教學內容。在常規的體育活動之外,為了更好地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激發幼兒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幼兒園還可以設置一些和當下流行歌曲相關聯的體育活動。例如,跳《小蘋果》《最炫民族風》等歌曲類舞蹈,既達到了健身的目的,幫助幼兒拉伸了韌帶,又起到了較好的娛樂效果,最重要的是引發了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果幼兒園可以開發不同的健身運動項目,將會使幼兒的思維更加活躍,學習熱情更加高漲,其身體素質也會得以改善。
在開展這些富有特色的娛樂活動之前,教師應保持嚴謹的態度,做好對幼兒的抽驗調查,發掘幼兒的興趣所在,逐步做好計劃工作。幼兒園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能過度過量,取代常規的活動,應結合幼兒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特點,對幼兒提出恰當的要求,著重考慮安全因素。換言之.適合幼兒身體發展的運動才是好的運動。因此,教師應在保證幼兒得到鍛煉的前提下,積極為幼兒設計富有特色的體育活動。
(三)因材施教選擇游殘
在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中加入游戲的內容,可以讓幼兒的身體和心理得到較好的發展。例如,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身體鍛煉時,可以為幼兒設計兩條道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自主選擇想走的道路:一條叫作“勇敢者之路”,該條道路路程較短,但是較為崎嶇,可能會有小溝、小橋或泥潭等;另一條叫作“櫻花之路”,該條道路路程較長,但相對較為平緩,沒有過多的障礙。通常情況下,我們建議男孩子選擇“勇敢者之路”,女孩子選擇“櫻花之路”。如此,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運動興趣,還能讓他們更快地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勝利的喜悅,對幼兒的心理建設有較大幫助。
幼兒園體育運動中還可以加入民間游戲的成分,讓幼兒找到喜歡的運動方式,有更多的選擇路徑和較大的創造空間。例如,教師利用“跳大繩”等游戲,提高幼兒的彈跳能力和合作意識;利用“老鷹捉小雞”“丟手絹”“貼膏藥”等游戲,激發幼兒的運動熱情,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此外,教師還可以自編自導其他各類游戲,提供更有創意的游戲方式,讓民間游戲重新煥發活力,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教師只有遵從幼兒的活動需求和興趣,選擇的游戲才能真正讓幼兒體驗到快樂。
教師在日?;顒又幸J真觀察對幼兒的影響因素,如主題、內容、玩具和幼兒最喜歡的材料,以及幼兒的興趣點等。然后,教師要對幼兒的言行進行分析,讓他們能夠自主選擇喜歡的活動去參加,讓自主選擇的空間更大。在引導幼兒進行自主安排的時候,教師不能干涉他們的選擇,要對他們的想法表示贊同,讓幼兒在輕松的游戲氛圍中進行學習,選擇和培養其獨立意識。此外,教師還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游戲條件,盡量提供充足的、豐富的、可塑性強的、富有吸引力的游戲氛圍,創建寬敞的游戲空間,以確保幼兒有足夠的時間開展游戲。只有這樣,幼兒才能自主決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誰一起玩。
(四)堅持分層次指導
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的發展水平和游戲水平各不相同。教師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性格特點,選擇不同的指導方式,給予幼兒重點指導,以達到游戲的目的。在活動開始之前,教師要教給幼兒一些基礎知識,重視通過有效指導讓幼兒理解事物,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構建自身對相關事物的思考與看法,關注幼兒的想法,從而通過有效指導促進幼兒優化與調整自我認知。因此,在游戲教學的指導過程中,教師應重視每一位幼兒的身心發展,及時給予有效引導。
教師如果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游戲,在選擇內容時就要關注幼兒的發展水平,選擇幼兒“最近發展區”的內容,并提供分層指導,以提升幼兒的學習熱情。例如,教師在對小班幼兒進行游戲教學時,應盡量選擇安全系數高、操作簡單的游戲;針對中班幼兒,教師應盡量選擇益智類游戲,以開發幼兒的大腦;針對大班幼兒,教師要盡量選擇益智加學習類游戲,便于幼兒為進入小學學習做好銜接。
(五)適時給予隨機指導
有的教師認為,游戲的目的是讓孩子玩,成人的指導只會影響游戲的正常開展。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教師對幼兒游戲的全面觀察和適時指導,不僅不會影響幼兒的游戲開展,還可以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不僅需要將科學文化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幼兒,還要重視幼兒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掘幼兒的學習潛力,借助生活化教學,讓幼兒通過自我思考理解生活中的各類事物。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注重分析幼兒的心理活動,了解幼兒對外界事物的認知情況,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幼兒的游戲內容應有利于幼兒的身心發展。當幼兒在游戲中出現一些不良行為時,如模仿吵架、打架、打麻將、飲酒等,會加強他們不良習慣的養成,對此,教師要立即制止,及時干預,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六)及時調整游戲角色
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幼兒在游戲中常常會扮演單一的角色。例如,有的幼兒喜歡扮演運輸工人,重復搬運玩具,明明非常疲憊了,但還是不愿意休息。對此,教師應及時調整角色,如可以建議該幼兒扮演醫生,負責給“病人”看病。教師還可以幫助幼兒豐富角色內容。例如,小班幼兒喜歡看《豬豬俠》《喜羊羊與灰太狼》《超級飛俠》等動畫片,并對動畫片中的角色比較熟悉,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扮演其中的某一角色,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游戲的樂趣。
(七)培養幼兒合作習慣
首先,教師需要提供適宜的幫助。合作學習的環境應是積極的、不受拘束的。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應鼓勵幼兒與同齡人交往或游戲,促進相互間的合作互動。教師對幼兒的鼓勵,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快樂,從而更加積極地和同伴進行交流互動。例如,在特定的游戲情境中,有的幼兒不愿意與其他小朋友交流,只是一個人玩或閱讀圖書,教師應引導他們進入到游戲中。在合作的情境中,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各方面能力,還能幫助他們獲得他人的肯定。為了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個體之間細微的差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因為幼兒最有說服力的學習對象是同伴,發揮同伴的優勢,使之進入互動的氛圍,可以激發幼兒積極學習的欲望,是教師的責任之一。其次是幼兒的自由選擇。教師引導幼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自由選擇同伴,可以選擇自己的好朋友,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同樣,這樣會起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找朋友”游戲中,教師要創造一個“找朋友”的游戲情境,讓幼兒自由選擇朋友,因為幼兒在面對自己的好朋友時會更愿意表達自身感情。
游戲是幼兒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活動環節。在游戲活動中,教師應樹立科學的游戲化教學觀,起到引導、支持、聆聽和賞識的作用,讓游戲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傊?,教師應密切關注幼兒的言行和心理發展情況,發現幼兒的需求,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做好幼兒的指路明燈,幫助幼兒實現自身夢想。教師還應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讓幼兒更加主動,擁有創新意識,通過游戲達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何霞.游戲教學,知行合——幼兒園游戲教學淺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1).
[2]馬曉紅.淺析游戲教學法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J].情感讀本,2018(3).
[3]張曉春.幼兒教學中游戲教學的作用解析[J].亞太教育,2015 (23)。
[4]武丹.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7).
[5]王棋.游戲教學在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實踐策略[J].學周刊,2014(4).
[6]房曉云.探析幼兒教學的游戲教學模式[J].亞太教育,2016(17).
[7]劉平秀.淺談游戲教學在幼兒教學中的作用[J].科技展望,2015 (12).
[8]梁娜.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15).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