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亞華
隨著農村工業化的加速發展,農村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幼兒的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改變。工業化環境改變了人類長期形成的傳統生態系統,使得農村原本清新、安寧的環境受到破壞,農村幼兒在飲食、睡眠、衛生、鍛煉、自我保護等方面的生活活動受到干擾。農村幼兒的健康面臨羞前所未有的危機與挑戰,這迫使我們不得不重建幼兒園健康教育觀,審視和調整幼兒園的健康教育實踐。
幼兒的健康不僅關系著其童年生活是否快樂,更是奠定其一生幸福的基礎。然而,幼兒并不知道自身健康的價值與意義,也不能單憑自身努力就可獲得健康。因此,歐洲教育家夸美紐斯提醒廣大幼兒家長:“首先應注意的重要事情是保持子女的健康?!蔽覈逃谊慂Q琴先生也曾強調:“幼稚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蓖瑫r,《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薄?-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更是明確指出:“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使其終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p>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個體的健康主要由四大因素決定:一是內在因素,即父母的遺傳因素,占15%;二是外界環境因素,占17%;三是醫療條件,占8%;四是個人生活方式,占60%。由此可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個體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條件,培養農村幼兒健康生活方式是改善幼兒健康狀況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我園開展了《農村幼兒健康生活方式培養的家園合作研究》的課題研究,在研究對象、內容及措施上確定了“三全”實施策略,即全員參與(教師、幼兒和家長),全面涉及(內容),全程管理(小、中、大班),最終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一、全員參與:每個人員都很必要
全員參與是指全園教師、幼兒及其家長都要參與。在課題研究及健康教育實踐中,每個人員都不可或缺,這是由健康的特殊性決定的,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幼兒健康成長的需要
幼兒園不是培養少數精英的地方,而是要讓所有受教育者都受益,健康教育更應如此。健康的認知、態度及行為習慣對每個幼兒來說都是必要的?;诖龠M幼兒健康這一目的,我們的研究必須面向全體幼兒。同時,我們深知,該項研究對幼兒健康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可以讓幼兒及時得到幫助,應盡可能快地讓更多幼兒受益。因此,我們從—開始確定研究方案時,就沒有做“選擇哪些幼兒、放棄哪些幼兒”的打算,而是毫不猶豫地把全園幼兒作為課題研究與實施的對象。我們圍繞課題開展了許多全園性體育活動,如“我是運動小健將”“民間體育游戲”“趣味廣播操”“赤足活動”“遠足活動”等,確保幼兒全員參與,不落下任何一個孩子,真正做到以課題研究促進體育活動開展,在各項體育活動中鍛煉幼兒體魄,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幼兒積極樂觀的性格。
(二)解決現實問題的需要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發現農村幼兒家長本身就相對缺乏一些健康意識,這與他們的文化素養、職業及家庭環境等有一定的關系。我們的所見所思在隨后的調查中也得到了驗證。我們編印了一份針對幼兒家長健康常識的調查問卷,發放給全體幼兒家長。我們通過回收和分析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全園家長中只有16人全部回答正確,占5%,這些人大多是醫生、教師及其他事業機關人員,另有95%的家長缺乏健康教育常識。這一狀況真是不容樂觀,何況從觀念到行為還有一段很遙遠的距離。接著,我們將幼兒個人衛生、飲食偏好、睡眠時間、安全意識、情緒表現等作為主要內容,編印了一份針對幼兒健康行為習慣的調查問卷,然后發放給幼兒家長。調查結果表明:幼兒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良的健康行為習慣。這一發現更加堅定7我們開展課題研究的信念。
(三)家園同步教育的需要
一方面,幼兒缺乏與其成長相應的健康需要的內部動機,幼兒身心發展的稚嫩性也使得他們比成人更需要得到及時的幫助,更需要健康的生長環境;另一方面,生活方式來自學習和模仿,幼兒在生活中會以家長為榜樣,因此家長的行為方式會對幼兒的一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教師和家長在幼兒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就培養幼兒健康生活方式而言,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尤為重要,否則來自家庭的消極影響會抵消幼兒園教育的積極作用。
我園制訂了《教師日常行為規范》和《家長日常行為規范》,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理論和科研方法,開展健康教育沙龍,統一教師思想認識,提高教師理論學術水平。同時,我們還積極向家長開展家園共育和健康教育專題講座,給家長上健康公開課,編印并發放健康宣傳資料,在幼兒園網站、微信公眾號和各班家長園地開設健康知識專欄,通過家校通、QQ群、微信群等,向家長宣傳相關健康知識,指導家長的健康行為和健康家庭教育,促使家長成為健康行為的執行者,幼兒健康教育的支持者、指導者和合作者。我們通過教師主動、師幼互動、典型帶動、家園聯動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幫助幼兒盡早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全面涉及:每個內容都很重要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顧榮芳教授提出:“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實踐必須堅持科學的教育觀,即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是全面的、啟蒙而規范的教育?!庇變航】到逃粌H涉及飲食、睡眠、鍛煉、衛生、行為習慣等身體方面,還包括心理、社會適應等。任何一項內容的欠缺,都會影響幼兒個體生活和生命的質量,甚至會對幼兒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我們所研究的內容必須盡可能涉及幼兒生活的全部范疇。為此,我們根據調查、觀察和了解到的情況,提出了兒童健康生活方式的“八大主張”:講究衛生,合理膳食,多喝開水,鍛煉身體,規律生活,調適心情,注意安全,配合體檢。每學年開始的第一個月,我園各班均以“講究衛生”為主題開展相關教育活動,以此類推,一學期四個主題,一學年便涵蓋了“八大主張”的全部內容。
三、全程管理:每個時段都很需要
盡管幼兒的生活方式呈現出千姿百態,但幼兒的可塑性很強,一些初步形成的健康行為經過鞏固可以成為穩定的習慣,一些非健康行為通過引導也可以得到改變和矯正,一些尚未具備的健康行為通過教育亦可以逐步養成。因此,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建立、改變和鞏固幼兒生活方式的漫長過程。任何一個健康行為的養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幼兒健康生活方式培養的家園合作研究,是一個周期長、范圍廣的系統工程。對此,我們采取了相關措施:各年級組圍繞“八大主張”,根據農村社會特點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及生活方式現狀,制訂健康教育的培養目標及家園共育計劃;各班根據目標和計劃開展相應的健康教育活動,觀察并記錄所發生的現象和幼兒的行為表現,收集相關資料,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跟進措施。
一年一個小輪回,三年一個大周期。每個幼兒都需要經過由低到高的健康行為養成教育,其健康行為的發展層階也相應地由低到高:小班幼兒處于經他人幫助或提醒養成健康行為的階段,中班幼兒處于自我努力養成健康行為的階段,大班幼兒處于自覺養成健康行為的階段。我們還積極創造條件,開展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動。例如:舉辦親子運動會,開展家長健身操和廣場舞展示活動;舉行親子健康知識有獎競賽,爭做健康好寶寶;等等。同時,我園還注重以農村優勢補農村短板,根據農村幼兒園的自然資源和有利條件,開展具有鄉土特色的體育鍛煉活動,如踏青、赤足樂、撲蝴蝶、趣味玩草繩等。
我們根據農村幼兒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相關健康教育活動,有效地增強了幼兒的體質,培養了他們樂觀的性格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了其健康認知水平。以生活活動刷牙為例,我們分別在小班入園初期、中班上學期和大班上學期,對同一班級幼兒的刷牙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幼兒從原來的不刷牙,發展為現在的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刷牙行為明顯得到了改善。
近年來,我園在農村幼兒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既促進了幼兒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養成,又提升了教師的健康教育理論學術水平和實踐能力,不但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園本課程,還向家長普及了健康知識,密切了家園關系,在家園共育中實現了幼兒、教師和家長的共同發展。雖然該課題現已順利結題,但在課程游戲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讓“三全“策略更好地實現“三全”其美,是我們面臨的又一個新課題。我們將在健康教育領域繼續研究與探索,不斷前行,促進農村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建平,西方健康教育思想史[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顧榮芳,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3]洪昭光.40歲登上健康快車[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
[4]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本文系江蘇省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資助課題《農村幼兒健康生活方式培養的家園合作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NT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