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明 江嬋娟
一、基于幼兒特點,立足園所實際,選擇繪本劇研究
3-6歲幼兒的認知具有具體形象性,他們尚未獲得物體守恒的概念,語言發展迅猛,動作圖示符號化,具有較強的自我中心主義。繪本作為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源自作者的直覺,憑借作者心靈的力量對事物進行整體性的把握。因此,以反映幼兒生活為主的繪本深受幼兒的喜愛。教師在引導幼兒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可以將繪本創編成繪本劇,讓幼兒用語言、肢體、動作、道具等將繪本的故事情節表演出來,無形中增強幼兒的閱讀興趣、創新能力和表現力等。現代教育學研究表明,培養一個人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黃金期在幼兒階段。在編排和表演繪本劇的過程中,幼兒需要在理解繪本的基礎上進行繪本角色對話的創新、服裝與道具設計的創新和繪本角色表現行為的創新??梢?,繪本劇活動的開展,對培養幼兒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繪本劇活動的開展無疑給幼兒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表現機會與平臺。
我園自開園以來,—直都非常重視繪本教學與繪本劇表演活動,每年都會舉行繪本節活動。同時,我園各個班級都設置了閱讀區角,為幼兒園開展繪本劇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條件。由于幼兒年齡較小,活潑好動,有較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欲望,對繪本劇和早期閱讀非常感興趣,這正好與園所打造“書香溢滿園”的建設理念相契合。因此,我園決定鼓勵幼兒多讀書、讀好書、演好劇,開展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幼兒繪本劇開發與實踐研究。
二、基于班級情況,精選繪本,實施繪本劇研究
為保證研究效果的科學性,我園選取了一個小班、兩個中班和一個大班作為試點班,開展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幼兒繪本劇開發與實踐研究。
(一)班級情況分析
以大班為例,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主要表現在:自我評價能力逐步發展,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合作意識逐漸增強,具有一定的合作水平;規則意識逐步形成,開始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動作靈活、控制能力明顯增強;愛學、好問,有較強的求知欲望。經過了解,我們發現大班幼兒非常喜歡戶外活動,愿意嘗試新的體育器材。尤其是大班的男孩子,他們好奇心較重,在集體活動中難以安靜下來,較為活躍,喜歡進行探究和想象,并且想說、敢說、愿意說,這也從側面展現了幼兒的創編能力。此外,我們通過家訪發現,大部分家庭都設置了圖書角,家長比較注重幼兒閱讀興趣的培養。在班級區域活動中,幼兒能專注地看圖書,能主動和同伴講述圖書內容;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喜歡扮演不同的角色開展游戲,如醫生、病人、警察等。
(二)精選適合的繪本
以小班為例,適合小班幼兒閱讀的繪本有很多,如《彩虹色的花》《七彩下雨天》《漢堡男孩》《跟屁蟲》以及“大衛系列繪本故事”等。但是,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較為不足,詞匯較為貧乏,表達不流暢,不能復述過長的語句,以簡短句為主。因此,教師在選擇表演劇時應以故事情節簡單、表演語句簡短、復述句多、角色具體形象、幼兒感興趣的繪本為主。繪本《小壁虎借尾巴》中的角色表演語句簡單,更適宜小班幼兒進行學習和掌握。例如,小壁虎借尾巴時多以“××,你能把尾巴借給我嗎”來詢問,小魚、黃牛、燕子等動物多以“不行呀,我幫不了你,我要用尾巴×××”來回答。
(三)用心設計繪本劇活動教案
為了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我園各年齡班每學期均設計12次集體活動和12次區域活動,涵蓋了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健康五大領域的全部內容。同時,我們根據班級幼兒的興趣點和繪本的特點,在設計小班活動時更偏向語言和表演領域,設計中班活動時更偏向區域活動,設計大班活動時更偏向健康和語言領域。
例如,在設計中班繪本表演劇《三只小豬》時,我們主要分成不同的區域進行實施。美工區以繪畫粘貼的方式讓幼兒大膽表現內心想法,如制作角色頭飾;建構區通過搭建活動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激發其邏輯思維能力及想象力,如用稻草、木頭、磚頭等輔助材料搭建各種各樣的房子;表演區鍛煉了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的能力,提高其自信心,如開展小組活動“動物農場”;閱讀區通過閱讀提升幼兒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如復述故事內容;等等。
(四)繪聲繪色表演繪本劇
將繪本創編成繪本劇,需要教師和幼兒共同創編臺詞,開展角色競演,制作表演道具,布置表演舞臺,進行配音和繪本劇聯排,等等。在創編臺詞時,教師和幼兒需要根據繪本的特點分成不同的幕進行創編;角色競演時,幼兒需要各選取三個角色,依次上臺表演,最終由老師和同伴投票選出各個角色的表演者;配音時,每個角色競演的幼兒都要把臺詞錄下來,然后統一進行播放;道具和舞臺需要幼兒及其家長共同制作,有時還要購買一些輔助材料;繪本劇的聯排則是繪本劇表演必不可少的環節,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改善。
(五)面對面訪談家長
繪本劇的開展離不開家長的支持,那么家長對“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幼兒繪本劇開發與實踐”都有哪些了解和認識呢?在開展繪本劇活動之前,教師隨機抽取了小、中、大班幼兒的家長進行訪談,從中了解到,家長們對繪本劇的理解都比較淺顯,對創新能力與繪本劇的了解也比較寬泛,但仍舊希望園所能堅持開展繪本劇開發與實踐活動。在訪談提綱的回答方面,男孩家長和女孩家長的回答無較大差異,部分家長的回答根植在自家孩子的性格特點上,從自家孩子的薄弱項出發,鼓勵利用繪本劇大膽表現。在繪本劇開展的建議中,部分家長提出應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發展特點的繪本,如有想象空間、有教育意義、語言創編空間大、畫面不能太煩瑣等。
三、基于不同年齡段幼兒開展繪本劇
(一)大班幼兒繪本劇開發實踐
我們通過對大班幼兒開展繪本劇活動的記錄分析,了解到大班幼兒的創新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不了解的事情會不停地詢問;回答問題時有自己的想法;想象力豐富,在繪畫和語言表達能力方面有所體現,對故事的延伸猜想、對話想象、動作表現等有較好的體現;強烈且熱衷于表達自身情感。當然,在具體的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的創新能力在以下幾個方面較為薄弱:不太能專注地做事,容易被干擾;部分孩子不能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區角活動偏向于美工活動或科學探究活動。目前,我園大班以繪本故事《國王生病了》為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案,繪本劇展演也獲得了圓滿成功。
(二)中班幼兒繪本劇開發實踐
中班幼兒經過一個學期的繪本劇開展,在創新能力體現方面較為突出,其語言表達能力、故事復述情況、角色仿編、創新玩法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提高。目前,我園中班以繪本故事《,J\蝌蚪找媽媽》《三只小豬》為例,形成了一套完備的教案,繪本劇展演也取得了成功。
(三)小班幼兒繪本劇開發實踐
在小班幼兒繪本劇開展方面,家長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如開展多元化的繪本劇活動,親子表演,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繪本,內容積極向上、簡單易懂,貼近幼兒生活,有多方面素材,等等。我們通過對小班幼兒開展繪本劇活動的觀察記錄進行分析,發現小班幼兒能較好地復述故事,好奇好問,能專注地做事,有強烈的表達情感的意愿。雖然小班幼兒的表現能力不如中大班幼兒,但是相比剛入園時的表現,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目前,我園小班以繪本故事《小壁虎借尾巴》為例,形成了一場完整的繪本劇。
四、基于繪本劇開發與實踐,共獲成長
(一)幫助幼兒獲得了創新能力的發展
經過一個學期的研究,我園小、中、大班幼兒在創新能力方面都獲得了非常大的提升,尤其是在語言表達能力、好奇好問等方面,表現尤為突出。
(二)充分鍛煉了教師的專業能力
通過開展繪本劇,教師自編、自導、自演的能力得到了充分鍛煉,其創新意識明顯增強,教案設計能力及繪本劇開發與實踐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三)提升了家長對繪本劇與創新能力的認識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幼兒繪本劇開發與實踐,讓原本不了解繪本劇和創新能力的家長重新認識了繪本劇的價值,認識到繪本劇與幼兒創新能力之間的關系。我們對家長的訪談都是在繪本劇開展之前進行的,經過一個學期的繪本劇開發與實踐研究,家長通過繪本劇表演、繪本劇匯報,真正看到了孩子的成長,進一步提升了對繪本劇與創新能力的認識。同時,家長通過參與道具制作、表演繪本劇等,有效地提升了自身動手能力,發揮了創新意識,表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參考文獻
[1]曹春香,李亞南,李鳳真.幼兒園繪本劇活動探究與實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7.
[2]蔡琴.結合繪本劇表演,促進幼兒表現力的發展[J].好家長,2017 (50).
[3]景志,唐惠.繪本教學促進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J].四川教育,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