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
[摘 ? ? ? ? ? 要] ?隨著中等職業教育不斷創新與改革,陳舊的講習模式慢慢被新式的教學模式代替。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計算機的應用滲透到各行業中,與此同時,也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職學校的教師教育的目的不應僅局限于應試教育,還應培養學生自主思維以及全面運用知識于生活實踐之中的能力。根據實際情況出發,首先淺析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目前所存在的重大問題,其次提出有關中等職業學校計算專業課程改革的相應措施研究,為進一步提高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實施相應措施。
[關 ? ?鍵 ? 詞] ?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104-02
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計算機逐漸運用到各個領域之中,但目前許多中職學校畢業生難以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不能實現自我的價值,造成了中職學校畢業生難以就業的現狀。因此,怎樣使中職學校畢業生更適應時代的發展,更加能夠在信息化時代生存,成為目前中職學校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問題。由此可見,培養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深化改革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具有深遠且重大的意義。
一、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教師未采納探究式教學模式
眾所周知,目前大多教師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即教師由傳統的舊式的主導者轉換為參與者,讓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而教師僅僅起輔助和引導作用。就目前而言,探究式教學模式已經被多數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工作者認可及采納,但是仍有少部分的教師對探究式教學模式存在偏見。尤其是一些不善于創新的教師,仍舊不愿意接受教學模式的改革,沿襲以往呆板的教育方式。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則造成了學生的積極性難以提高,學生只能呆板地學習書本上的知識[1],并非真正地掌握了上機實踐的具體操作。比如在教師教授了基本的數理邏輯以及編碼操作后,大部分的中職學校學生只能模仿教師的操作,難以形成一套自我體系,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編寫新的程序,綜合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而在工作實踐中,職場恰恰需要具有創新精神的計算機專業人才,這也是目前企業對中職學校畢業生信任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之一。而除了部分學生操作不熟練以外,甚至存在部分中職學校學生,由于舊式的教學方式過于無趣,選擇在課堂上聊天、打游戲,耗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犧牲了可貴的教學資源。
(二)傳習的目的與市場需求不對應
眾所周知,不少計算機相關知識都較為生澀難懂,這對大部分的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較為枯燥和乏味。再加上目前一些中職學校將過多的課程課時放在理論教學之中,只為了單純應付應試考試內容[2],將大量的時間精力放在與實踐操作關聯性不強的課程之中,而沒有將教學目標放在如何讓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能方面。但是市場所需要的計算機專業人才恰恰是計算機方面實踐能力較強的人,優秀的實踐能力需要中職學生通過大量反復的上機實踐操作,在操作中不斷反思、不斷總結,從而更加理解理論知識。而這樣的人才才能夠在畢業后熟練掌握實踐操作,更加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但以應試考試為目的的部分中職學校計算機畢業生的上機操作能力相對薄弱。因此,當傳習的目的與市場需求不對應時,將會使中職學校學生在競爭極大的環境下難以就業,或者在就業后很容易失業。
(三)實踐未與理論知識充分聯系
目前在眾多的中等職業教學工作者傳習過程中,將課堂的重心偏移,沒有使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充分聯系從而導致教學本末倒置的現象[3]。比如目前,由于計算機更新換代極快,有許多舊式的編碼方式和程序系統已經被淘汰,但是教學過程中運用了大量的實例和時間花費在舊式的方法之中,使目前常用的軟件被忽略。因此,不少中職學校畢業生對舊式的理論知識學習得較為全面,而對目前常用的軟件和程序相關的知識卻了解得不足,間接導致了學生上機操作實踐的能力不足,難以將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
(四)中職教師的基本專業素養不高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的基本素養和教學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職學校的學生[4]。但是不少中職學校的教師由于本身是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畢業,在實踐能力方面相對薄弱,因此,此類缺乏基本專業素養的中職教師所教導的學生,其計算機能力方面也相對難以突出。再加上目前中職學校對教師的規范培訓以及能力提升方面所付出的行動不足,導致不少中職教師的基本專業素養難以培養當前優秀的計算機人才。
二、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相應措施研究
(一)采取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習的趣味性
對于大部分中職學生而言,一些計算機專業知識較為抽象,并且難以提起興趣。因此,中職學校的教師在進行傳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學習相關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5]。比如當中職學校教育工作者在講解有關邏輯編碼時,因為邏輯方面的問題對大多數中職學生來說難以理解,而邏輯編碼又對中職學校計算機學生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預習,再上機操作,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再進行講解,從而使學生養成邏輯思維能力,再讓學生編寫邏輯編碼,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再比如,中職學校的教師在傳習計算機“網頁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大膽地舉行一個院校的比賽,通過每個學生網頁設計的作品進行競爭,讓學生相互評價對方的作品并評分,產生一種合理的良性競爭,使學生在不斷摸索中更加理解實踐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