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通
[摘 ? ? ? ? ? 要] ?隨著經典國學在教育中的影響力增大,現階段職業技術學校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對經典國學的教學,經典國學的傳統文化及價值對學生的學習及發展具有較為積極的作用與意義。在職業技術學校開展經典國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需求積極開展經典國學的教學,讓學生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在教授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啟發及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規范學生的行為標準,優化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尋求職業技術學校經典國學教學策略,針對現階段職業技術學校經典國學教學現狀及開展經典國學的教學作用進行了分析。
[關 ? ?鍵 ? 詞] ?職業技術學校;經典國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116-02
經典國學主要是指以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以道、墨、儒、法為代表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學術體系。經典國學對我們具有較為深遠的影響,指導著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1]。經典國學中蘊含著較深刻的做人的智慧、做事的原則等,這些思想已經成為我們血液及思想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影響著我們舉手投足間的一點一滴。因此,在職業技術學校開展經典國學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一、現階段職業技術學校經典國學教學現狀及開展經典國學的教學作用
現階段的職業技術學校在開展文化教學及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對經典國學教學不重視,由于經典國學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及單調性,無法很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喜歡閱讀娛樂性及趣味性較強的讀物,且大多數學生習慣采用手機閱讀的方式,很少有學生喜歡閱讀中外的經典文學作品及人物傳記等書籍。在學生的眼中,閱讀及學習經典的文學作品對日后的生活及就業來說缺乏實際上的作用及意義,還不如抓緊時間學習技術,這種思想導致現階段經典國學傳承難度增加[2]。其次,由于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文化水平、語文功底等均處于較低水平,在寫作過程中,文字表達毫無邏輯及條理可言,學生掌握文章結構層次的能力較差,且存在基礎標點符號使用不規范的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在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70%的學生對于古詩詞、文言文等作品較為排斥,會出現一種煩躁、畏懼及厭棄等心理,他們認為古文較為枯燥無味且難懂,導致學生對經典國學的學習積極性較低,學生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無法準確地理解古漢語的真實含義,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出現抗拒經典國學行為的現象。因此,在職業技術學校開設經典國學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對學生的發展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及作用。在職業技術學校實施經典國學的教學是對職業教學的一種創新及探究,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及個人品位與修養,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對學生未來的生活、工作及成長等具有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在職業技術學校引入經典國學教學能強化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及民族自豪感的認同,在專業的職業素質培養及教學過程中融入經典國學教學能幫助學生養成愛崗、敬業、誠信、愛國等綜合素質,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等具有較為積極的作用[3]。此外,在職業技術學校開展經典國學的教學還能強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及高尚品質的教育,堅持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踐行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相結合,豐富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層次,優化教學結構,使得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學與教育部門的要求能高度契合,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將學生培養成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二、職業技術學校經典國學教學策略
(一)營造濃郁的經典國學文化氛圍,培養學生的國學意識
職業技術學校在開展經典國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營造國學氛圍,將經典國學逐步融入學生的學習及生活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國學意識。學校應在教育部門的支持下將經典國學納入學校教育發展的規劃中去,對于經典國學文化和職業技術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實現歷史與現實之間的統一[4]。將經典國學中蘊含的集體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及人文主義精神等作為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重要素材,加深學生對國學的認識。學校可以定期在校園內舉辦“經典國學”為背景的文化會議、實踐活動及比賽等,讓學生認識到經典國學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弘揚國學中的正能量,促進經典國學的創新發展。此外,學校還可以編寫本校的蘊含經典國學的優質教學材料,利用學校的網站、論壇直播經典國學電視、文章等,并在學校的微信公眾號上推送關于經典國學文化的相關文章,培養學生的國學意識。
(二)選擇蘊含經典國學的章節文章開展精讀精解,提高學生的經典國學水平
在開展經典國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遵循經典國學的教學原則:讓學生能夠直接與經典文獻零距離對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直接對課本中蘊含著經典國學的篇章進行深入講解。由于職業技術學校的文章篇幅均較長,教師應采用節選章節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備課教學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及對經典國學的了解程度等做好精心的準確,搜集各種重要的內容,將其單獨復印下來分發給學生,要求學生深入研究蘊含經典國學的篇章,尋找出其中蘊含的道理,展開深入的精讀精講,讓學生近距離接觸經典國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經典國學的魅力及價值,通過精讀精講提升學生對經典國學的掌握程度[5]。
如在進行《論語》的教學中,其中有許多經典句子,例如,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一則以憂。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教師可以將其單獨復印下來分發給學生,在課堂上給予學生10分鐘的時間對其中蘊含的道理及精髓進行分析、思考及討論,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及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經典國學的正確認識,提升學生經典國學的學習效率及學習水平。
(三)將經典國學與互聯網教學相結合開展創新教學,提高經典國學教學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用的推廣,現階段的職業技術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已經離不開互聯網教學技術的使用。教師在開展經典國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及信息通信技術的優勢,利用互聯網積極開展創新教學,主要包括互聯網的線上教學及線下教學兩種,線上教學主要包括學生利用互聯網自主預習及學習的環節,通過微課視頻、慕課等形式實現線上針對性學習[6]。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及經典國學的相關內容涉及相應的教學視頻,將其上傳至學生的學習平臺上去,供學生反復點播及網上自主學習。在學生完成線上學習之后,由教師開展進一步詳細基礎知識講解的線下教學,教師在課堂上結合線上學習的實際內容設置線下教學的問題,引導學生采用小組分組討論的方式對經典國學進行進一步的深化及擴展,促進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培養。
如在進行《易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線上視頻中為學生簡單介紹《易經》的寫作時代背景、作者的人生軌跡等基礎信息,并引導學生結合節選的篇章進行深入分析及體會,并在線上布置線下的任務,要求學生收集《易經》中經典句子,并采用網絡搜索的方式分析句子內蘊含著什么道理及文化啟示。學生在線下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與同學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在職業技術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重視經典國學的教學,通過實施營造濃郁的經典國學文化氛圍、選擇蘊含經典國學的章節文章開展精讀精解及將經典國學與互聯網教學相結合開展創新教學等多元化的課堂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形成國學意識,提高學生對國學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經典國學的掌握程度,促進學生綜合素質、道德品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蔣勝男.“三化”策略顯實效,國學經典伴成長:淺談《弟子規》之教學策略[J].教師,2015,32(3):12-13.
[2]王密密.國學經典融入高職院校課堂的實踐探索:以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文教資料,2016,15(19):45-46.
[3]雷洋.國學經典教育在高職教育中的探索與實踐:以中華文化原典課程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6(2):84-86.
[4]熊雨田,張丹.高校思政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以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國學早讀課為例[J].讀書文摘,2016,19(18):166-167.
[5]龍世杰,張緒根,蘇紅.國學經典與少數民族貧困地區高職院校學生人格培養的研究:以銅仁市職業技術院校為例[J].時代教育,2017,10(11):17.
[6]張宇馳,王欣,鄧海燕.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堂融入國學教育研究[J].明日風尚,2018,24(6):261.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