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萍

[摘 ? ? ? ? ? 要] ?在職業教育領域,關鍵能力是指對勞動者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都必不可少的跨職業的基本能力[1],它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目標。目前,很多中職學校仍然只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忽略關鍵能力這一重要的培養目標,導致學生無法適應瞬息萬變的勞動力市場。而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近幾年對口就業特別困難,究其原因也是因為學生的關鍵能力滿足度較低。為了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結合本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實際情況,通過兩年多的摸索、實踐,從“教學”和“主題活動”兩個層面探索出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策略。
[關 ? ?鍵 ? 詞] ?關鍵能力;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174-02
一、相關背景
自從20世紀90年代初招收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以來,我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人數從最初的幾十人到高峰期的幾百人,然后在2000年回落到二百人左右,到2010年之后人數驟減到七八十人。根據我校就業部給出的數據,2010年之后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持續走低,就業不對口率年年上升,就業穩定率也處于下滑狀態。我們經過前期調研發現:企業和學生都迫切希望學校在傳授專業技能知識之外,還應對學生在自主學習、創新、與人溝通等能力方面進行培養,以提升職業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二、相關研究綜述
褚善東認為應該從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綜合能力、競爭意識、創造能力五方面考慮[2];張桂杰認為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應該從三方面入手:在教學中培養、在管理工作中培養、在活動中培養[3];吳秀杰認為應在原有的課程體系基礎上,增加相關的內容作為教學重點,并以整合的方式融入相應課程教學中[4];盧曉春則從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課程資源開發、確定發展途徑和策略、推廣團隊合作教學、建立能力評價體系等方面對關鍵能力的培養進行詳細的論述。
三、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關鍵能力培養的策略
根據我校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本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本專業學生的關鍵能力,經過兩年多不懈的摸索、實踐,探索出一套適應于我校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關鍵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從教學層面來說
1.摒棄“重技輕能”的錯誤思想,樹立“雙目標”培養的理念
摒棄“重技能、輕能力”的錯誤思想,把關鍵能力目標納入教學目標,改變在教學中只注重知識目標達標的教學理念。教師和學生都要培養有關鍵能力的意識,充分認識到關鍵能力在職業教育以及個人今后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能力培養上,除了幫助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外,要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溝通能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2.改革“重教輕學”的教學方式,構建融入關鍵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
改變實際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單向地向學生講授與提問”的教學方式,樹立“以生為本”的意識,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意識到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中心,教師只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協調者。要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心、手、腦并用,教、學、做結合,自行完成學習任務,獲取知識與技能,自行進行反饋和評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等得到鍛煉。基于以上理念,構建基于導學案的“學、探、講、練”四階教學模式。該模式以導學案為載體,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到探,從探到講,從講到練,是層層遞進的一種學習過程。每一階對應相應的教學環節,每一階都滲入了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如圖所示:
■
該模式的操作流程為:
學生:明確目標、自主學習、自我反思、提出疑問、組內交流、獨立思考、互動交流、小組合作、分組展示、交互評價、鞏固成果、觸類旁通。
教師:激勵評價、導入新課、解析目標、巡視觀察、點撥評價、精選試題、知識延伸、檢查歸納。
3.改變“重果輕過”的課堂評價模式,設計學生課堂能力體現評價量表
現行計算機課堂教學只看重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能正確回答問題、操作方法和步驟是否有誤、作品是否能完成、技能是否有掌握,也就是說只注重對學習結果給予評價,而對學生是如何取得這些結果的學習過程卻視而不見,或者說漠不關心。缺少對思維過程的評價,就會導致學生只重結果,忽視過程,對其能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更不利于學生成長和今后的可持續發展。針對目前課堂評價存在的問題,設計學生課堂能力體現評價量表。該表在課前由小組長發給各位成員,課堂上學生根據自己上課的能力表現進行自我評價,教師根據每位成員的能力達成度進行能力評價,小組評價則由其他成員共同商議后給出。課后,小組長收取各位組員的表格進行匯總,計算出總評分,并做好記錄;學期末,小組長將每位成員一學期的關鍵能力總評交給任課教師,作為對學生課堂關鍵能力的評價。
4.重構“重理輕實”的教材內容,開發體現關鍵能力培養的校本教材
傳統的課程強調學科知識,忽略了學生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真實體驗。而校本課程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學習經驗,課程實施中強調學生發展的主體性和主動性,以學生為中心。我校的計算機教材偏重知識和理論,不注重能力培養、實際操作和崗位能力培訓。這種“先介紹定義、概念,后做綜合實踐,把能力訓練擺在第二位”的內容安排不符合中職生喜實不喜理的特點,也無法培養他們的關鍵能力。為了體現職業教育特色,突出“技能+能力”的雙目標培養,我選取了實用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的平面設計課程,開發《Photoshop案例教程》校本教材。該教材以企業需求、學生的認知規律、多年的教學積累為依據,立足于實際能力培養,打破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學科課程模式,轉變為以項目案例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并讓學生在完成具體項目的過程中提升專業技能,培養關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