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偉池
[摘 ? ? ? ? ? 要] ?開展大學新生入黨啟蒙教育是新時代擔負起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重任的民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對民辦高職院校的大一新生存在的自我為中心、入黨動機不端正、自信心不足等特現(xiàn)狀分析,指出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的五大路徑:開展新生入黨教育專題講座、發(fā)揮教工黨員和學生黨員在新生入黨啟蒙教育中的作用、組織新生入黨啟蒙教育工作坊、完善長效機制、主抓學生隊伍等。
[關 ? ?鍵 ? 詞] ?民辦高職院校;新生;入黨啟蒙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008-02
開展大學新生入黨啟蒙教育,為發(fā)展大學生黨員打下堅實基礎,使更多的優(yōu)秀學生通過系統(tǒng)培訓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是作為新時代擔負起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重任的民辦高職院校的一項重要任務。
本文試從分析民辦高職院校新生入黨啟蒙教育出發(fā),提出民辦高職院校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的重要性,結合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現(xiàn)狀,對民辦高職院校新生入黨啟蒙教育開展探討。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2017年2月27日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對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進一步明確了在高校學生中發(fā)展黨員,培養(yǎng)高素質的學生黨員是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重點,作為一所民辦高職院校,與公辦高校一樣擔負起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做好在大學生中發(fā)展黨員工作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
一、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1.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工作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強調(diào)要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要做好在教師青年、高校學生中發(fā)展黨員工作。因此,作為民辦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的入黨教育。要通過對新生進行入黨啟蒙教育等途徑進行培養(yǎng),吸收思想積極、學習上進、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大學生加入黨組織,壯大學生黨員隊伍,發(fā)揮共產(chǎn)黨員作用。
2.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是加強在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建設的重要途徑,也是發(fā)展黨員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對新生進行系統(tǒng)黨的基本理論知識教育,提高新生思想覺悟,增強新生對黨的認識,啟發(fā)新生入黨積極性,為學校開展黨建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3.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是端正新生入黨動機、引導他們樹立堅實的政治信仰的需要;通過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使他們不斷追求進步,不斷糾正和凈化,提升自己,明確努力方向,增強入黨信心和決心。
二、民辦高職院校大一新生的現(xiàn)狀
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首先要對民辦高職院校大一新生的現(xiàn)狀作一個了解。從目前來看,民辦高職院校大一新生的現(xiàn)狀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新生易自我為中心,自我意識強,個性彰顯。有個性、有朝氣是當代大學生共同特點,作為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這一點尤為突出。他們強調(diào)自我,多關注自己本身利益,善于維護自己的“自身權益”,但容易把自己應當承擔的義務忽略了。
2.部分新生入黨動機不端正。據(jù)觀察了解到,大部分新生表現(xiàn)入黨的愿望是強烈的,入黨動機是端正的,從每年不斷增長的入黨申請書的數(shù)量可以看到。但是,個別學生存在思想和理論缺乏明確的認識。對黨的性質、宗旨、目標任務了解不夠。對黨員應履行的黨員義務意識不夠,在入黨的意愿上有從眾心理,有攀比心理,有部分學生是出于“面子”,奉父母之命的一種榮譽,能為今后的發(fā)展提供方便等功利心理,以一種從眾的心態(tài)遞交入黨申請書。
3.思維活躍,見多識廣,但自信心不足。民辦高職院校的一些大學生來自城市和經(jīng)濟比較富裕的地區(qū),家庭條件相對優(yōu)勢,很多學生都是從小在一些所謂“貴族學校”就讀,外出機會多,接觸面廣,社會閱歷豐富,社會活動能力較強,但因為高考分數(shù)等原因而進了民辦高職院校就讀,致使他們的自信心受到挫傷,對自己的今后缺乏自信心。
三、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的有效探索
1.利用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契機,舉辦新生入黨教育專題講座。民辦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大多數(shù)是要求上進的,但因為對黨的認識還不全面。此時,需要黨組織及時指導,幫助教育。我們要把握這種情況,抓住有利時機。利用入學教育,把入黨啟蒙教育融入進去,在新生教育中舉辦入黨積極專題講座。通過開展新生入黨啟蒙專題講座可從加強對黨的認識、端正入黨動機、自覺接受黨組織考察和培養(yǎng)、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黨員和正確履行入黨程序等方面進行專題輔導,向廣大新生講黨的性質、宗旨、原則及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所取得偉大成就,著重講述樹立正確入黨動機的重要性,同時,介紹大學生發(fā)展黨員的標準,明確入黨程序以及入黨應履行義務等,讓廣大新生能第一時間對黨組織有了一定了解,明確了方向,堅定了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
2.劃分黨員責任區(qū),教工黨員、學生黨員與新生班級、新生宿舍結對子,發(fā)揮教工黨員和學生黨員在新生入黨啟蒙教育中的引導作用。根據(jù)實際情況,黨員人數(shù)較多的二級黨組織,每個支部都要求與一個大學生班級建立責任區(qū);責任區(qū)的黨員要有在黨組織的指導下,結合自身成長經(jīng)歷,認真做好新生啟蒙教育工作,如開展“三進”活動,即“進宿舍,進班級,進課堂。”
此外,讓一批高職學生黨員擔任新生成長導生、黨員教師擔任新生成長導師,真正地走進新生,解決學生黨建工作人手不足問題,又接地氣地與新生面對面交流,使廣大新生思想受到黨員的影響。同時又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號召力。使新生感到學生黨員并不遙遠,就在自己身邊,增強對入黨的正確認識。
3.組織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工作坊,通過組織各個學院的大一新生參加主題宣講會、參加參觀研討,熱心投身志愿服務、主題黨日活動,黨建知識競賽等,使廣大新生在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的同時,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和志愿服務,把實踐認識與理論認識相結合起來,從而促進他們在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中成長,在思想上、行動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4.完善制度,使入黨啟蒙教育制度化、常態(tài)化,成為長效機制。作為高校,新生年年有,新生入黨啟蒙教育作為一項幫助新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第一課,也是引導和增進廣大新生對黨的了解和感情,啟發(fā)他們的政治熱情,幫助他們逐步樹立自愿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的決心。因此,開展新生入黨啟蒙教育是加強新生對黨的認識,自覺向黨組織靠攏的重要一課。需要長期堅持開展,并把新生入黨啟蒙教育作為一項制度固定下來,不斷完善,不斷改進,使它制度化、常態(tài)化,從而成為一項長效機制。
5.要以黨建為領航,學生隊伍主抓,專任教師協(xié)同,思政課程引領,國防教育示范,通過加強教育示范,在思政教育模式下發(fā)揮思政工作者引導作用。
(1)發(fā)揮黨務干部、輔導員、專任教師、思政教育對學生思想引導作用。黨務干部在黨課中對廣大新生黨知識的教育;輔導員作為一線思政工作人員注重日常的引領,深入日常,做好思政工作;思政教育在課堂上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學習專業(yè)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入黨前大學生學習全過程,有針對性地對廣大新生進行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專任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引導作用,協(xié)同育人。
(2)充分利用國防教育對廣大新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理想主義、樂觀主義教育。通過知識傳授,陣地參觀,實踐活動使廣大新生樹立崇高理想,永遠跟黨走。
在思想個性化、價值觀多元化的當下,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沒有固定模式;途徑也不能單一,只有在不斷實踐探索中不斷完善新生入黨啟蒙教育的模式,使新生入黨啟蒙教育更加適合新時代黨建工作的要求,適合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要求,才能完成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參考文獻:
[1]李明明.談獨立學院新生入學啟蒙教育[J].劍有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12).
[2]周亞金.淺談新時期青年入黨積極分子培育中的新策略與新方式[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2(3):131.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