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紅
摘 ? 要:隨著新媒體的出現,使得社會各界對我國教育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高校培養的學生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而且還要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觀念?;诖?,本文通過對生態文明教育的簡單介紹,進而分析了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性,之后以此為基礎,探討了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發展思路,以使我國高職院校更好的開展生態文明教育。
關鍵詞:新媒體 ?高職院校 ?生態文明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9(a)-0202-02
科學技術的更新與完善,逐漸擴大了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范圍,逐漸步入到新媒體時代,從而為我國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的開展提供了重要幫助。但深入分析后可以發現,我國高職院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時,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導致這項教育活動開展的效果并未達到預期目標。因此,對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創新發展思路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為提升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的質量奠定良好基礎。
1 ?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對新媒體的呼喚
近年來,我國出現了很多全新的教育活動,生態文明教育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該教育活動指的是人類生存時,為了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并加快生態文明社會的建設步伐,通過教育的手段,轉變學生傳統的思想與理念,使其形成生態保護意識的過程。在生態文明教育內,涉及很多內容,并涵蓋多個層面,如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職業教育等,同時教育的目標不僅是學生,而且還有企業的管理者、普通工人等。在我國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逐漸對生態文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大的這一要求,必須要獲取更多的教學資源、掌握全新的教學方法,從而對新媒體進行了呼喚。
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創新發展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學生作為祖國未來建設的接班人,確保其具有良好的素質可以為我國更好的發展提供重要幫助。而高職院校通過生態文明教育的開展,能夠從根本上轉變學生以往落后的理念,逐漸培養出自律的意識,養成環保的觀念,使其更加了解自然,并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從而為學生綠色生活奠定良好基礎[1]。二是有利于環境保護。當學生養成生態文明理念時,可以拉近其與自然之間的距離,并產生環境保護的理念,使其在生活、學習乃至日后工作當中,和諧的與自然環境相處,減少對環境破壞行為的出現,從而加強了對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
2 ?媒體運用到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中的阻力
2.1 學校理念滯后
作為高職院校運行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理念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培養情況,而且還影響到自身的發展,高職院校只有構建出良好的理念,才會培養出優質的學生,并推動自身向著更加良好的方向發展。因此,高職院校想要更好的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必須要形成生態文明教育的理念。但對我國高職院校進行調查可以發現,在新媒體背景下,大多數高職院校依然存在教育理念滯后的問題,沒有對傳統理念進行改變。對于高職院校大部分高層管理人員來說,并未對生態文明教育產生重視,沒有在校園內部設置出專門負責生態文明的機構與部門,也沒有開展與生態文明相關的課程[2]。即便一些高職院校開展了與生態文明教育相關的課程,但由于學校對該課程不重視,并沒有充分對新媒體進行應用,只是簡單的按照課本教材向學生傳授生態文明方面的知識,導致生態文明教育的開展效果較差。
2.2 教師隊伍綜合素質較低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確保其具有較好的綜合素質,可以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然而在新媒體背景下,對高職院?,F有教師隊伍進行調查后可以發現,大多數高職院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活動時,普遍存在著教師隊伍綜合素質較低的問題。一方面,由于學校對生態文明教育重視程度較低,并未按照生態文明教育的要求,從社會當中聘請專業的教師,通常都是由思想政治、計算機、環保等專業的教師擔任。而對于這些教師來說,或多或少的都會存在一些缺陷。如對于思想政治教師來說,不了解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且計算機能力較弱;對于計算機教師來說,雖然計算機能力較強,可以有效將新媒體融入到教學活動當中,但缺少思想政治、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這樣的教師隊伍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很難真正達到生態文明教育的目標。
2.3 教學資源缺失
在我國,由于生態文明教育出現的時間較晚,只有幾年的時間,導致教學資源不是很充分。在大多數新媒體網站上,都沒有設立生態文明模塊,導致高職院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時,很難通過新媒體的途徑獲取較多的教學資源。同時,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只有很少一部分綜合型大學與農、林有關的學校開展了生態文明教育,但這些課程大多數為選修課,且并未開設網絡生態文明課程,導致這一教育并未體現出最大的價值。
3 ?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創新發展的思路
3.1 融入生態文明教育理念,積極踐行生態文明教育要求
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想要更好的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必須要轉變學校理念,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首先,轉變高職院校管理層人員的教育理念,讓其認識到現代人才的培養,不僅是向學生傳授豐富的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自律、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意識與觀念,以使學生未來學習、生活與工作當中,能夠形成良好的生態文明理念。如可以利用新媒體的途徑,加大對生態文明的宣傳力度,以使社會各界提升對生態文明的了解程度等[3]。同時,高職院校還要根據生態文明教育的要求,構建出專門對該教育活動管理的機構與部門,并設置出相應的課程,以加強對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培養力度。其次,高職院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活動時,還應加強對新媒體的應用力度,通過新媒體的應用,一方面豐富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提高教學效率,確保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能夠真正的達到預期目標[4]。
3.2 以生態文明教育為著力點提升教師隊伍能力素質
由于高職院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活動時,普遍存在教師隊伍綜合素質較低的問題,導致生態文明教育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高職院校為了更好的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活動,必須要構建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首先,高職院校運行的過程中,應針對生態文明教育的要求,加強對生態文明教育教師的聘用力度,不僅要求其掌握豐富的環境保護、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以確保其可以在教學活動時,能夠有效地對新媒體進行應用,只有全部符合要求,才可以將其聘用[5]。其次,對于現有生態文明教育教師來說,應加強培訓力度,通過培訓的方式,逐漸傳遞給其環境保護、思想政治以及計算機等方面的知識,使其在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活動時,能夠有效利用新媒體同來提升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6]。同時,培訓過程中,還可以對新媒體進行一定應用,如開展網絡培訓,收集網絡培訓資料等。
3.3 擴充生態文明教育資源,打造立體化生態文明教育體系
一方面,不論任何類型的高職院校來說,都應在現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加入生態文明教育相關的課程,且將這些課程界定為必修課,并在開展該課程時,加大對新媒體的應用,如利用新媒體收集一些與教學活動相關的視頻,并利用多媒體等途徑將這些視頻播放出來等[7]。另一方面,我國教育者應加強對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視程度,并利用新媒體的方式,收集更多與生態文明相關的教學資源,從而編寫出更多的教學書籍。此外,在自媒體方面,應在現有網站的基礎上,加入生態文明模塊,通過該模塊發表一些與生態文明有關的新聞,從而為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資料[8]。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背景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我國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依然存在一定問題,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觀念。因此,高職院校想要更好的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必須要轉變學校理念,構建高素質教師隊伍,擴充生態文明教育資源。
參考文獻
[1] 齊秀強,屈朝霞.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生態文明行為培育實證研究[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4(4):106-112.
[2] 賀娟.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的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教導刊,2017,25(11):78-79.
[3] 林麗瓊,秦武峰.林業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課程的內容建構與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8(9):94-95.
[4] 謝輝,連嬌.林業高職院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及實踐探索[J].科教導刊(下旬),2018,13(3):68.
[5] 丁寧寧.以生態文明引領綠色高職學校建設[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6):141-142.
[6] 卞觀宇.生態文明視域下高職院校生態教育課程建設的困境與路徑[J].教育與職業,2019(11):99-104.
[7] 張翔堂.生態文明視域下高職文化素質課程體系建設芻議[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2):79-83.
[8] 盧育英.生態文明教育融于新時代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9,21(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