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芬
摘 要:新課改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適應課改要求。本文從小學語文作業的評價方法探討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探索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方法
新課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語文作業的批改中,教師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口頭作業的評價不能很好落實,書面作業的評價忽視了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只給予呆板籠統的“優、良、合格”評價法。作業批改有時甚至成了某些教師宣泄對學生不滿的載體。“×”打得越來越大,留在本子上的印痕也越來越深。作業本上紅色“×”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導致其不良學習情緒的產生,給師生情感交流帶來了負面影響。語文作業改革后,大致可以分為書面作業,口頭、聽力作業,實踐作業三種類型的作業。根據每種作業的特點,具體評價的方法也不相同。新課改下語文作業評價的具體方法如下。
一、書面作業
書面作業一般是以文本形式呈現的。語文的書面作業包括基礎知識的強化練習,如生字、詞語的抄寫類作業;句子、閱讀的一些相關練習類作業;還包括寫作類作業、讀書筆記、日記、觀察報告等。由于文本呈現的只是結果,所以他的評價主要是事后進行評價。具體方法如下。
(一)特殊符號評價法
小學生,特別是小學低段的學生,對一些形象化的圖案比較感興趣。可以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圖案來代替傳統的“√”和“×”,讓評價更具人文性。
1.作業批改中不使用消極的“×”。遇到學生有錯誤答案出現時,在錯處旁點一個小斜線,等學生在原處訂正以后,再補上“√”。這樣,杜絕了教師在作業批改中不良情緒的宣泄,同時,學生面對沒有“×”的作業本可以以一種良好的心態投入新一輪作業,收到良好的作業效果。
2.作業評價中引入學生自評和生生互評。學生作業后進行互評、自評,然后用鉛筆在作業本上以畫“☆”的形式對自己的作業評價,體現了學生在作業過程中主體性,也是一種在作業中自我激勵的好方式。
3.分層布置的作業,采用分層評價。只要學生完成相應層次的作業,便可以得到肯定。例如:全作對的,即可得一面小紅旗;書寫工整的,在小紅旗后面再加一顆五角星;有進步的,再畫上一個笑臉娃娃或寫一兩句評語。這一面面紅旗、一顆顆五角星、一張張笑臉、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勵的話語,使學生產生成就感,更加喜歡做作業。
(二)多種形式評語評價法
對于小學中高段的學生來說,批改時生動形象的圖案已不太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希望與老師進行思想上的交流,這時,教師的評語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1.評語式評價法。現在的學生都很敏感,自尊心很強。在語文實踐活動中,不可能每個學生都能按質按量完成任務。這時,教師在批改作業中不要急于告訴學生正確答案,也不要兇巴巴地打上一個“×”,而是寫上“老師相信,你能行!”“你進步很快,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別灰心,再來一次好嗎?”等評語,提供給學生“再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在老師的評語動力啟發、幫助下改正錯誤,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期待式評語評價。教師應盡量地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以鼓勵的語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作業批改中采用期待式評語評價,提出富有層次性、指導性、針對性的改進與提高的目標,讓學生樹立起再前進一步的信心。如對作業拖拉的、書寫糊涂的學生寫上“老師相信你,今后能按時完成作業的”、“字如其人,你這樣帥氣,相信你的字也會寫得很帥的”、對抄襲作業的學生,寫上“誠實是一種美德,用你聰明的腦子、靈活的雙手去完成作業,肯定會得到‘優級的”“刀越磨越鋒利,腦子越用越靈活,老師相信你,自己能行”,如此類的期待式評語。
二、口頭、聽力作業
對于小學低段來說,口頭聽力作業的形式還是比較多的。特別是學拼音時,課堂中的拼讀訓練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學生在課外進行鞏固練習,多拼多讀。由于練習的面比較廣,而且都需要進行即時評價,所以不可能靠老師一個人來完成。這時,可以讓學生,家長都參與到評價體系中來。
(一)家長參與小班語文口頭作業的評價
要求家長在親子共讀,給長輩讀報等作業以后,實事求是地給孩子打分(同樣用“★”的數目表示),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匯報作業結果。
(二)小班學生自我評價
在閱讀以后,學生對自己的閱讀情況進行評價(也用“☆”的數目表示)。學生為了獲得較高的星數,往往很努力。
三、實踐作業
新課程提倡語文的實踐性。實踐作業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會聯系最為緊密。學生要通過實踐來獲得感受,通過實踐來收集資料。實踐過程,也是學生各種能力水平體現的過程。因此,要對實踐作業進行過程性評價才更合適。實踐作業通常都比較復雜,需要學生、老師、家長、甚至社會的參與。由于是“身在其中”,所以對被評價者的表現也看的更清楚。因此,他們參加到評價中來,才能更全面、公正地了解被評價者的情況。在實踐過程中,老師,家長等可以給予一定的即時評價,使被評價者能夠及時進行調整。
總之,在多方式的作業評價改革中,我感受到無窮的樂趣,作業也由一種沉重的負擔了變成了學生喜愛的事情,她們像做藝術品一樣精雕細刻地經營他們的作業,從而提高了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