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進行了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的初步探究,分析了現有的談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情況并探究了原因,最后對談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中英美文化差異;教學方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一、 引言
教育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小學英語教育質量的提升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中英美文化的滲透,尤其是加強對學生的培養力度,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教育質量。但是現有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的措施不只需要小學英語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更需要家長及孩子或環境的配合,從而提高孩子的英語水平。因此,進行談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的研究對于小學英語的長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 現有的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情況
小學英語教師作為孩子啟蒙教育階段重要領路人,對教學環境的構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教學環境應該受到相應的重視。現有的談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下面就現有的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情況總結如下:
(一) 課程目標設計要有規劃、有具體實施方法地滲透中英美文化差異
無規矩不成方圓,小學英語教育也是一樣的,要想實現良好的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的滲透課程目標設計,就要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體會到中英美文化差異的重要性,就必須制定一定的小學英語培養方案和具體實施計劃。比如在教學課程目標設計時,新版譯林教材中有一個culture time,這部分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中英美文化的差異。例如5A中有提到“Coffee is popular in western countries. Tea is popular in China.”,教師在講到這一環節的時候,可以進行文化的擴充。Coffee的中文翻譯為咖啡,是漢語的外來詞。咖啡是國外引進而來,中國早期并沒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對喝茶禮儀進行一定的講解。在國外,去別人家中做客,將茶或是飲料喝完是對主人的尊敬。而在中國,人們常常會喝剩一點以表示尊重。學生往往會對這樣的環節很感興趣,英語的教育也有了更多的現實意義。
(二) 學生教師與家長里外協調一致,共同促進
小學英語教育是我們當前關注的問題之一,這需要家庭和學校極力配合,培養孩子良好的英語交際能力。同時小學英語教師依據學科主題及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設計適于學生的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學習方式方法。如在寫作文描寫一個人的時候,有學生用black形容一個朋友膚色黑,而white和black都是形容種族的。用這樣的詞去形容別人是不禮貌的,甚至帶有種族偏見的。這是由于學生對中英美文化沒有深入的了解才會產生這樣的誤會。在選擇詞匯描述一個人的膚色時,dark形容膚色較黑的人;fair形容膚色白;wheat形容小麥色膚色;tan形容自然曬黑的棕色膚色。通過引導并幫助學生簡約地經歷、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進一步地揭示小學英語學習活動的意義與目標。
(三) 課堂氛圍十分符合學生需要
尤其是在一些英語識詞教育實踐課程中,更應該加強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滲透,增強小學生的英語能力,讓其和其他同學進行充分的交流,從而促進彼此的學習,激勵小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識詞。良好的氛圍有利于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滲透。課堂上教師應該善于傾聽、給予回應,同時與學生平等地展開討論、設計相互依賴與合作的學習任務。不良好的學習氛圍往往使小學生英語學習效果變得糟糕,不僅打擊了小學英語老師的教學積極性,進而導致小學英語教學目標達不成。
三、 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建議
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占據重要位置,課程目標的設計需要各方的配合,尤其是要充分調動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對教師和學生都具有重要意義,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對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進行進一步地深入探究,下面就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提出以下幾點合理化建議:
(一) 教學方式創新,與學生加強溝通
小學英語教師從事課程目標設計研究時,應該與其他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相關教育工作者進行溝通,全力配合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尤其是在小學英語口語交際中將課程教學理論及對策不具有時效性的方面進行改善。教學方法創新可以通過利用或引進現有教學資源,多媒體等新型教學工具,來激發學生創新興趣,培養學生對小學英語的宏觀認識。比如學生在閱讀短文時候,不理解為什么動物要用he/she來形容。在中文里,我們常常用“它”來形容動物。但是在英美國家,人們對動物的喜愛猶如家人一般,所以he和she就很自然地用來描述小動物們。
(二) 加強教學氛圍的培養
有效且高效地進行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這對激發學生對小學英語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素質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例如在詢問別人姓名的時候,受到中文的影響“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我們通常會用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這樣的回答是十分不地道的,中英美國家的人也很少這么說。通常他們會比較簡單的說Im...孩子們學習英語的目的是要應用于實踐,那么通過中英美文化的感染,就能教授到更地道的英語。
四、 結語
中英美文化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滲透課程目標的設計研究需要學生、教師、學生家長共同配合,從而在具體小學英語課程目標設計時,更好地為學生英語能力提供支撐,讓學生學習動機增強,學習態度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馮冰清.英語拼讀法教學與語音意識培養[J].基礎外語教育,2010,12(2):7-10.
[2]葉朗.中國文化讀本[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3]周如松.重視西方文化的導入 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J].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總第130期.
作者簡介:
唐茜茜,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勝浦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