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旨在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而很多學生的學習目的僅僅是通過學業水平測試,在生活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還不強。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學生不能“學以致用”,我們的教育將是失敗的。在此筆者分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培養學生的運用能力的教學經驗。
關鍵詞: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生活
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論的影響下,筆者對學生的知識與生活的聯系相當關注。為了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我嚴格遵循信息技術知識源于生活歸于生活的原則,圍繞教材但不依賴教材,盡量從學生生活中選取素材,設置教學任務,在教學中強調信息技術知識與生活的關系,引導學生掌握利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信息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的便利,理解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
在教圖片的處理內容時,我將班上同學的生活照片進行加工處理,裝飾成很漂亮的藝術照,在導入新課時展示給學生,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的探知欲立刻被調動了起來。在教第七章第一節聲音的獲取與加工時,教師將自己的錄音配上優美的旋律播放給學生聽,學生一聽是老師的聲音就非常的驚訝,很想知道是怎么做到的,他們的學習的興趣就被激發出來了,學習的熱情可想而知。
二、 設置生活任務,喚起學生思維
信息技術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為“任務驅動法”。這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它要求“任務”的目標性和教學情境的創建,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學習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完制作多媒體作品這一章節后,為了提高學生對本章知識的認知水平,培養學生的理論應用于實際的意識,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我特別設置了一節實踐課。實踐的內容為:為自己班級制作一部宣傳作品,要求里面包含班級文化、班級特色、班級活動、師生簡介等相關信息,其中的班級文化、班級活動要有相應的照片和視頻,照片和視頻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加工、處理。整部作品的制作分任務完成,每兩位學生制作一張,最后將全班同學的作品合成為一部完整的作品。任務剛剛布置下來,學生都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后來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他們漸漸地理清了思路,在各小組負責人的協調下,分工完成素材的準備工作,結果課堂上非常順利地完成整部作品的制作與合成。在這個活動中他們體會到了以前所學知識的用處,明白了多媒體作品制作的流程與技巧,強化了他們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和學習中去的意識。
任務可以強化意識,意識促進思維,思維影響能力,能力可以決定知識的應用范圍。我們教師所要完成的任務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應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 總結生活應用,強化學生意識
這里所講的總結分為兩種,任務總結和課堂總結。
(一) 任務總結
任務總結主要是在完成一個操作任務后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做的總結。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任務中所包含的生活內容,協助學生理解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強化學生將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的意識。
在每節課下課前五分鐘,我引導學生回顧本節內容,并個人總結本節課的收獲,同時小組交流本節課所得與困惑,讓學生理解一個任務設置的意義比讓學生盲目地多做一個任務效果要好得多。意識的強化更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將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
(二) 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是課堂教學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教師引導學生對一節課學習內容等情況的總結與反思。課堂總結中,如果能引導學生總結一下知識在生活和學習中該如何去應用,會強化學生對知識運用的意識,對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近幾年的教學中,我很注重在課堂總結環節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一改以前只總結知識的做法,將知識點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去思考何時何處能用到知識,怎樣去用。比如,在學習“聲音的編輯”時,課堂總結中我引導學生當需要錄音、給錄音配樂或是演出需要配樂而原來的音樂不符合要求時,就可以用GoldWave軟件進行加工處理。學習“視頻的獲取與加工”時,課堂總結中我和學生共同總結出這樣的結論:當獲取到的視頻(尤其是自己拍攝的視頻)中有不需要的內容或是需要將兩段視頻拼接起來,都可以使用視頻處理軟件進行加工處理,有時還可以給已經錄制好的視頻加上特效,增加視頻的可看性。
經過實踐發現,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價值取向都發生了較明顯的變化,信息技術知識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揭開,學生逐步走近信息技術,他們不再認為娛樂是信息技術的主要應用,知道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其實很廣,可以是遠程教育、虛擬生物實驗、辦公自動化、設計制作業、交通監控……部分學生已經能運用所學知識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服務,有時還能幫助家人或親戚朋友解決一些小困難;他們對信息技術課的要求也上了一個臺階,希望每節課都能學習到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學生的知識運用的意識和能力就是在不斷地強化過程中培養和提高的。
參考文獻:
[1]羅明.陶行知文集[C].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9.
[2]情境教學法[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68543.htm,2010,12.
[3]任務驅動法[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70229.htm,2010,5.
作者簡介:
程愛紅,江蘇省太倉市,太倉市明德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