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欣賞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音樂素質培養(yǎng)的基礎。它在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拓展知識、情智互補等方面都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由于音樂的特殊性及學生年齡、閱歷、知識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音樂欣賞課易上得枯燥乏味、失去欣賞的情趣。通過多年的音樂教學實踐,我認為一堂高效的音樂欣賞課,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心中有“標”—有的放矢;手中有“法”—因材施教;目中有“人”—以生為本;關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本。我相信只要我們全體音樂教師解放思想,告別陳舊的教學觀念,就一定能讓音樂欣賞課煥發(fā)出生命的光彩。
關鍵詞:音樂欣賞課;因材施教;以生為本
音樂欣賞教學是一種通過對具體音樂作品的聆聽,及其他輔助手段來體驗和領悟音樂美的教學形態(tài)。它在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拓展知識、情智互補等方面都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
音樂是表現(xiàn)情感的藝術,要求欣賞者必須用自己經歷過的生活和感情去感受、體驗音樂;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過渡,與音樂作品之間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由于學生年齡、閱歷、知識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音樂欣賞課易上得枯燥乏味、失去欣賞的情趣。通過多年的音樂教學實踐,我認為一堂的高效音樂欣賞課,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一、 心中有“標”—有的放矢
這里的“標”就是指的“課時教學目標”,即課堂上要具體操作的教學目標,教科書上沒有的,要靠教師自己來制定??茖W而有效的教學目標必須要合理、適度、可行。我們在制定課時教學目標時,要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例如:在明知學生識譜能力不行的情況下,把識譜唱會作品的主題旋律作為教學目標之一;在學生對樂器的音色還不太了解的情況下,卻硬要學生聽辨出作品運用了哪些樂器等等,這樣的教學目標都是無效目標。當然,教學目標也不能定得太低,那種學生輕而易舉地就能獲得成功的教學目標也是不可取的。
二、 手中有“法”—因材施教
制定好科學而有效的教學目標,就為優(yōu)化教學創(chuàng)造了前提。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強化意識,并使之滲透于整個教學之中。如何圍繞教學目標,把教學內容合理地、有秩序地組織在一堂音樂課中,是我們每個音樂教育者所需探討的問題。結合音樂學科的特點和多年的音樂課堂教學實踐,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 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fā)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zhí)著地去探索。實踐證明,學生對學習沒有濃厚的興趣,學習就會缺乏主動性,就容易厭學。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去激發(fā)學生心靈深處的強烈的探索欲望,這也是應每位教師苦苦探詢的一個問題。在音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中愉快地接受教學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1. 以音樂的美,激發(fā)學習興趣
美的事物不僅能使人獲得美感,而且是產生興趣的源泉。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所以說,在課堂教學中,學習的內容是激發(fā)學習興趣的直接因素。如通過欣賞《森林里的歌聲》感受大自然的美;通過聽欣賞音樂《步步高》感到生活是那么美好;從《春江花月夜》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想象到那個春風和煦,明月當空,山水相連的動人畫面??傊己玫囊魳纷髌沸蕾p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 提升教師魅力,激發(fā)學習興趣
音樂是美的藝術,我們音樂老師應該是美的化身;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老師應該是愛的使者。這種美和愛,單純的學生是最能體會的。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一般來說,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那一門學科,如果每位老師都具有這種魅力,那么學生的學習會是幸福和快樂的。所以提升教師魅力,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
(二) 音樂要素和學科綜合
基礎教育中的任何課程,只要是一門學科,必然會有系統(tǒng)的知識和技能體系。因此,對于基礎音樂教育來說,知識與技能的教學是必要的,這既是人的整體素質中的音樂文化素質的需要,同時也為學生進一步學習音樂奠定了基礎,為學生在音樂上的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平臺。我的觀點是在音樂教學中,不能單純地“走馬觀花”地欣賞,而是要充分揭示音樂的要素(節(jié)拍、節(jié)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音區(qū)、音色、調性等)在音樂中的表現(xiàn)作用,要把音樂要素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
總之,音樂欣賞課堂教學要做到:心中有“標”、手中有“法”、目中有“人”,關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本。我相信只要我們全體音樂教師解放思想,告別陳舊的教學觀念,多思考一點,多付出一點,將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到初實處,就一定會讓音樂課煥發(fā)出生命的光彩。
參考文獻:
[1]藍江平.探索藝術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方式[J].科教文匯(下月刊),2009(3).
[2]佐瀨仁.音樂心理學[M].張前譯.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年.
[3]義務教育教科書《音樂教學參考書》五年級下冊[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許波,小學音樂一級教師,廣東省東莞市,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zhèn)石龍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