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立足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適應世貿組織規則、保護農民利益、支持農業發展和“擴面、增品、提標”的要求,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政策,提高農業保險服務能力,優化農業保險運行機制,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三農”領域日益增長的風險保障需求。
更好發揮政府引導和推動作用,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強化業務監管,規范市場秩序。
與農業保險發展內在規律相適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需求為導向,強化創新引領。
不得強迫、限制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參加農業保險。結合實際探索符合不同地區特點的農業保險經營模式,調動農業保險各參與方的積極性。
加強協同配合,統籌兼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農戶,既充分發揮農業保險經濟補償和風險管理功能,又注重融入農村社會治理,共同推進農業保險工作。
提高農業保險服務能力
2022年
三大主糧作物農業保險覆蓋率達到70%以上,農業保險深度(保費/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1%,農業保險密度(保費/農業從業人口)達到500元/人
2030年
總體發展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補貼有效率、產業有保障、農民得實惠、機構可持續的多贏格局。
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提高農業保險保障水平拓寬農業保險服務領域落實便民惠民舉措
加強農業保險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保險條款和費率擬訂機制
加強農業保險信息共享
優化保險機構布局
完善風險防范機制
優化農業保險運行機制
明晰政府與市場邊界
完善大災風險分散機制
清理規范農業保險市場
鼓勵探索開展“農業保險+”
做好組織實施工作
強化協同配合
加大政策扶持
營造良好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