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補貼成熱門
近年來,惠農政策不斷在我國各省市地區實行,不僅補貼金額力度高,補貼項目也十分廣泛。目前,農產品加工業正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加工業,一些項目及補助政策中不乏對農產品加工業的相應補貼。
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采取“先建后補”方式,本項目往年補貼比例為總投資額的30%,自2016年起,國家在全國范圍內對項目對象實行定額補貼,標準為1萬—34萬元。
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設施包括:貯藏窖、通風庫、簡易冷藏庫、組裝式冷藏庫、燃煤加熱式熱風烘房、電加熱式熱風烘房、熱泵加熱式熱風烘房、熱泵控溫控濕式熱風烘房、多功能烘干窯
申報時間:5月
以財政補貼和貸款貼息的方式支持合作組織和涉農企業發展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初加工建設。
申報對象及金額:合作社類財政補助項目中央財政資金額度為30萬—80萬元,涉農企業類財政補助項目中央財政資金額度為50萬—100萬元,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財政補助項目中央財政資金額度為20萬—40萬元。
國家扶貧開發資金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對貧困地區帶動增收效果明顯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給予支持。2004年開始,國務院扶貧辦在全國范圍內認定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并給予貸款貼息支持。
項目資金:200萬—500萬元
2008年開始,中央財政設立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把支持農產品加工、推動建立一批集優勢產業生產和加工于一體的現代農業企業群體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成為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資金來源。
項目資金:30萬—150萬元
畜禽水產調理制品,蔬菜調理制品,生制或熟制菜肴調理制品等的加工生產等,從事主食加工的企業可以申報。
申報時間:4月
項目范圍:糧食、果蔬、畜產品、油料、水產品、食品、液態奶、酒花麥芽類等。
項目要求:對企業年內新增固定資產有要求,具體各地要求不一致。
項目補貼:20萬—50萬元
項目范圍:種植養植、加工、農產品流通銷售、休閑農業等,原則上不支持純農業生產類項目。
項目要求:省級以上示范社和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
項目補貼:農民合作社試點項目中央財政資金補助規模不超過200萬元,農業龍頭企業試點項目中央財政資金補助規模不超過300萬元。
項目范圍:
(一)糧油加工、果蔬加工、畜產品加工、水產品加工和特色產品加工等。
(二)農產品加工專用原料基地。
(三)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
項目支持:國家開發銀行將根據農產品加工企業需求提供各種類型的貸款產品。
對糧食、果蔬、棉麻、油料等農作物生產及其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進行飼料化開發,挖掘農副資源飼料化利用潛力,推動糧食作物飼料化利用方式轉變,促進農業廢棄物飼料化利用。
申報主體:農民合作社,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或飼草料加工企業。地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優先支持。
項目要求:合作社成員戶數50個以上,企業注冊資本應達到500萬元(含)以上。
項目補貼:300萬-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