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勇 高涵茜
(南京工業大學,江蘇 南京 211800)
隨著社會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家長更加關注兒童的成長與學習, 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孩子們能夠在玩中學習到知識, 電子設備的普及也使得家長十分頭疼。 兒童產品與成年人的相比有很大不同,不僅要符合兒童的特性有優質的內容, 還要兼顧教育和娛樂的屬性。 正文通過產品系統設計理論的要領探討出一款幫助兒童摸索探究世界、 并且可以提高其使用率和再次利用的相機。 讓兒童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學習也更加有趣主動。
產品是系統的、產品的生命周期是系統的、產品設計的過程是系統的, 產品系統設計應該包括產品的多個周期管理, 每個設計階段都應該有要重點考慮的方面。 產品系統設計是從產品項目情況、設計調研、產品個要素的設計和產品的測試生產的過程, 把要研究的對象當做一個系統,探討系統、主元素、環境的互相關聯。 產品系統設計下的產品的功能之間應具有關聯性, 它的某個功能可單獨施展作用, 產品中的各個功能相匹配會產品更強的功能, 產品中的功能可以進行互換以產生不同的功能。
產品系統設計理論指導下的產品具有實用性和精神性。 產品設計不僅僅是對企業項目有意思, 對我們消費者我們的生活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產品的設計早就一點點一層層地與我們的生活相融合。 大到火箭飛機高鐵, 小到生活用品都與產品設計存在聯系, 產品設計在慢慢改善我們的生活, 也潤物細無聲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消費者在實際生活中是需要產品設計的參與的, 消費者的需要是與產品的基本功用和物質好處互相關聯的需要, 當購買者為實用需要所驅動時,其選擇行為一般相對理智, 需求的偏好的強弱一般來說可以明確界定, 產品價值的規定, 如質量好, 有保障,便于消費者的日常維護和使用等。 在設計當中,產品的外觀要得體美麗, 在價格是還要合適, 功能方面就更不用說了, 如生活用品方面設計, 有時只要小小的改進就能贏得眾多的消費者。 例如日本設計師村田智明設計的卷尺, 只是添加了手持的你捏口出、 深澤直人設計的電飯煲只是將蓋子做成了扁平狀并且增添了一個放飯勺的隔檔, 使得我們的勺子在放置時不會碰到蓋子就獲得了眾多人的喜歡。 產品設計就是查獲消費者的需求信息, 進而使產品的造型, 色彩以及整體風格更符合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使所設計的產品讓消費者更加滿意并樂于購買, 這就是滿足了消費者的生理需求。
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可以說是一種享受需求的表現, 它來自消費者獲得愉悅, 尊重與地位表現自我的愿望例如一些豪車、 限量版包包等等產品的設計,購買這些物品成為了他們身份和社會地位的象征。 當一種新產品設計出來時, 他所代表的是一種潮流和時尚。 總之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候,需要以人為中心,在滿足基本功能的情況下, 也應該考慮人們精神心理上的需求。
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所接觸的每一個產品都有著設計的思維存在, 我們的生活包括方方面面的事物, 而這些事物都需要使用到設計的方式方法。 同樣每樣產品的設計都在訴說表達著這個時代的實力,包含著經濟、技術、文化等等。 產品設計的重要性由于產品設計階段要全面確定整個產品策略、外觀、結構、功能,從而確定整個生產系統的布局,因而,產品設計的意義重大,具有“牽一發而動全局”的重要意義。 假設一個產品沒有系統的設計觀念, 那個后期將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 相比較而言好的產品設計, 不僅有著良好的功能體驗, 而且回相應考慮制造過程當中的問題技術用材, 便于制作又節約了成本, 這樣會使得此款產品擁有更強大的競爭力。 在產品系統設計理論指導下的產品通過調研可得出目標人群的消費水平, 從而在選材和制作上控制利潤成本, 定制更合理的價格, 從而達到更好的經濟效益。
3.1.1 前期競品調研
通過對國內外品牌的兒童相機的價格、外形、評論等方面的調研發現此產品可設計改良、 創新、 突破的方面。
3.1.2 周邊產品分析
通過對手持類的兒童產品例如碗筷鉛筆等的分析發現就產品采用的外觀來看, 基本都是使用具象的卡通形象有著圓潤的外觀, 為了產品能夠便于兒童的手掌抓握, 在握手出都設計了明顯的凹凸。 配色方面基本以大面積的純色為主, 色相清爽淡雅柔和, 色調上為高純度、跳躍、鮮明的。 調研的電子類的產品例如早教機,此產品的配色以藍色、粉色為主,造型圓潤、憨厚、呆萌、大多以動物外形為設計靈感來源。 功能方面有詩歌故事、語音交流、說話、跳舞等等。 使用方式基本采用觸摸屏, 為防止兒童誤操作還設置了長按播放鍵實現童鎖功能。 兒童畫板類的產品顏色大多以糖果色為主,外觀具有親和力,圓弧邊角,避免尖銳,表面制作光滑。 還配有可愛印章,圖形磁鐵,以次來增加兒童對圖案認知能力。 配色方面選擇多彩色塊, 趣味十足。 兒童手機類的產品顏色大多以明快亮色為主,外觀具有親和力,趣味性,多采用鮮活動畫形象。 功能方面有通話、短信、定位等,操作都比較簡單。 通過對周邊產品分析后后可得出相機產品可改良、 創新、 突破的各個方面。
3.1.3 流程剖析
此方法為通過對整個兒童相機的流程模擬而得出可改進的或需要注意的設計方面。 比如考慮孩子手掌的尺寸相應調整相機大小的尺寸, 考慮孩子手持東西的不穩定性的問題可添加雙手柄或在手柄處做凹凸處理,考慮孩子不認識字等因素、減少按鍵,可考慮僅設置開關按鍵和確認拍攝按鍵, 考慮有些孩子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完成拍攝, 可增加語音提示音。 考慮孩子有時會丟三落四,可設置掛脖或斜跨的方式等等。
3.2.1 用戶專訪
通過線上調研、用戶專訪、調查問卷等方式,可從被調研者處得到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反饋和建議。 例如鏡頭易磕碰、孩子不了解時候會戳,咬等、孩子握持的時間不定、 外殼太光滑導致寶寶拿不住、 寶寶小不認識字操作需要幫助、 寶寶好奇心重易誤操作、 相機與寶寶的互動少、 按鍵硬等等。 因此產品可使用硅膠材質增加凹凸添加游戲手柄, 按鍵方面可放大確定鍵、按下后有咔嚓聲, 減少按鍵數量僅保留拍攝和開關機鍵、有語音小提示、按下快門鍵時的有語音鼓勵等等,讓兒童產品更有人情味。
3.2.2 材料調研
因對國家對兒童產品的規定、 兒童在使用時的習慣等的考慮,我們得出如下結論:金屬耐摔打硬度高、硅膠輕巧不易變形、TPU 耐霉菌再利用性好、Tritan 耐磨耐老化。
通過綜上的調研,兒童相機的設計亮點為1:針對兒童喜歡發文為什么, 家長攜帶兒童游玩時兒童面對新世界問題更多,有時候家長也無法解答。 (一款通過拍照就能解答兒童“十萬個為什么”的相機)(科普主動探索世界)2:通過觸覺感官,增加兒童拍照的操作感,比如類似于siri 的拍照語音小提示,拍照前語音小提示, 按下快門鍵時的鼓勵, 讓兒童拍照這個過程變得更簡單更有趣。 (互動)3:更換相機“外套”,每天擁有新心情和新相機。 (可脫卸手柄可以使得操作更穩)4:更換后的手機殼可二次利用。 綜合調研后,總結了三種方案, 第一: 較認可方案一的可更換相機套的設計點。 要求:相機身太普通,考慮提升相機外形特征。相機殼材質選擇。 更換后可做相冊儲存盒或者支架。第二: 較認可方案二的外形簡潔, 手持位置較符合兒童的手掌的人機,按鍵做到了精減。 第三:造型更加貼合探索認知世界的主題。 要求組裝工藝需要探索。 按鍵的設置需要考慮,拍照方式可探索。 考慮便攜,需要防止丟失。 外機材料需分析。
最終確認的相機造型為卡通造型,顏色明亮,同時可更換不同的硅膠相機殼, 對著感興趣的物品拍攝后可有提示音解讀, 實為一個兒童可以用用來探索世界的百科相機。
產品系統設計理論有助于我們更全面有依據地設計出優秀的產品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大眾的需求,此次兒童相機的設計還有許多需要修改和更進的地方。還有待更加深入的調研實踐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