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扎特古麗·熱西提 金夢楠 阿爾祖古麗·麥麥提敏 王思源 穆拉提·麥麥提
(江南大學 商學院,江蘇 無錫214000)
隨著大眾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個性化大規模定制的模式具備了相應的經濟基礎和技術可能性,通過互聯網技術使得消費者通過自主設計并直接對接制造商,實現了消費者追求個性化的需要。 眾多企業紛紛進入這一行業,進行私人定制模式的嘗試, 推出C2B、C2M 私人定制業務; 例如C2M 領域平臺的好買衣、衣幫人等。 諸如此類的各種嘗試極大地拓寬了服裝行業線上個性化搭配服務行業的市場,為消費者提供了專業且便捷的搭配服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客戶對于現有個人造型不夠滿意的問題。 既滿足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又拓寬了服裝行業的相關產業鏈,從而促進了服裝行業的整體進步。
據一項調差報告顯示, 大部分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穿搭服務的相關需求。 其中女性在搭配服務需求中占據主導,特別是年輕人對自我穿搭的品質感要求較高, 同時中低收入人群對于時裝搭配需求量較大;個性化需求突出, 價格因素在服裝搭配中的影響程度下降。 “品牌”和“設計師”因素越來越被重視。 同時,隨著經濟實力的普遍提高,多數人表示,在經濟允許的最大范圍之內,愿意在服務滿意的條件下支付相應價格,而不是根據價格挑選相應的服務。
企業提供的服裝搭配方面的咨詢通常以購物為前提,抑制了顧客的消費欲望; 設計師的單獨咨詢服務花費昂貴,多數人承受不了高昂的成本,不愿去做專業咨詢。
諸如“勁霸配裝顧問”、“海瀾之家私人訂制”等網絡咨詢通常是以銷售本企業服裝產品為目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單獨提供。 因此許多消費者不能享受到此類服務。
網絡咨詢多為小型網站且規模較小,不能滿足大眾的服務需求,且多為私人定制服務,一對一服務花費過高,同時企業服務捆綁現象嚴重,相關市場監管并不完善,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感。
將服裝搭配服務如設計咨詢等獨立出來,提供一個自由交易,公平往來的平臺,通過“設計師專門定制服裝,專門設計師人工搭配”的相關模式,并通過互聯網平臺的集中化和便利化等優勢降低各方成本, 真正實現多方共贏的理想格局,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擴大供給,在利用互聯網進行供給側改革的同時滿足了更高層級的需求。 支持有條件的大型企業電子商務平臺向行業平臺轉型。
在服裝搭配和個性化服務市場,形成一條以消費者為主體,設計師為載體,相關制造企業為客體的行業價值鏈。 在以互聯網為媒介的線上服務運行的同時,行業參與者也可以通過服務模式、組織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利用云設計等相關技術,探索出與行業各方緊密聯系的內部開放創客工廠, 協同一致以實現行業模式的轉變。
由于服裝搭配需求的主體為中低收入人群中的女性消費者,故應當對此受眾群體進行需求分析并找出適合她們的相關服務針進行針對性調整,在滿足主要消費人群的基礎上再拓展到其他人群。 時裝搭配還要站在客戶的經濟、年齡、性別的角度上考慮并進行推薦。 對于低收入人群,主要推薦性價比高的時裝。
加強與消費者的互動交流。 在互聯網時代,與消費者溝通的工具有很多,利用行業自身的微信、微博、論壇等均可,在搜集方法上,既可以通過大數據等手段進行分析,也可以發動消費者進行線上討論,引導他們對新產品提出一些好的創意或觀點。
國內服裝市場的互聯網搭配服務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仍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 比如缺少相對獨立的發展空間。 為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行業的共同進步,必須要針對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應用互聯網、 云計算、 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進行動態化分析, 整合一些現有資源包括服裝設計者和制造商等線下服務資源, 搭建開放性服裝搭配與個性化設計的供需管理平臺, 支持有條件的大型企業電子商務平臺向行業平臺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