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沈麗
當前會計行業 不斷發生變革,財務機器人問世等會計行業大事件打破傳統會計行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從事基礎會計核算工作的局面,從事出納、會計核算等低端會計人才供大于求,而財務總監、稅務籌劃等高端會計人員則緊缺。會計人才的培養需要發生轉變。傳統的會計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會計教學應當從一味的強調會計手工、珠算能力等轉變為重基礎的同時兼顧培養學生高層次的會計能力和會計視野,包括數據分析能力、會計預測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溝通能力。ERP沙盤模擬企業經營課程有助實現以上目標。
沙盤模擬企業經營課程是通過構造一個虛擬的市場,學生分為若干組,以組作為一個經營組織,在市場中進行經營活動,最后通過比較經營結果的好壞(權益多少)評判優劣。課后,中職組的沙盤模擬比賽賽項日益成熟,它對于培養鍛煉中職生正確的經營思路和綜合商業知識的運用分析能力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
沙盤模擬比賽融合戰略管理、財務會計、市場營銷、生產管理、物流管理等多種學科 的知識為一體,它是一種綜合訓練。
團隊合作通常劃分為如下四個崗位:營銷總監、財務總監、生產總監和采購總監。各個崗位的同學需要緊密配合,最終需要依靠四個崗位同學團結合作才能去得成績,任何一個崗位出現的失誤都可能導致整個團隊經營不善。營銷總監主要需要運用戰略管理、市場營銷、財務會計相關的知識和技巧,生產總監重點需要掌握生產管理、財務會計相關的技巧,采購總監則是需要物流管理、生產管理和財務會計相關知識,財務總監則需要全面扎實地掌握財務會計、戰略管理等相關知識。
財務會計知識掌握的好壞對于整個經營好壞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上面關于營銷總監、財務總監等需要掌握的技巧來看,扎實地財務功底能夠幫助企業賺取更多的利潤。通常,財務基礎薄弱的團隊往往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出現預算錯誤、報表填制失誤等多種錯誤導致現金流斷裂最終破產等嚴重后果。
中職生在學習沙盤課程中表現出優點:中職學生初次接觸沙盤盤面,對其充滿好奇心,愿意多接觸盤面,樂于動手嘗試擺盤。學生之間愿意相互溝通交流,互相配合,學習氛圍較為濃厚。中職生學習沙盤課程中表現出不足之處:中職學生財務基礎知識薄弱,他們雖然學習過基礎會計的相關知識,但是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不夠準確。比如在填制資產負債表的過程中,中職學生常常認為只要表中資產期初數額等于權益期初數額,資產的期末數額等于權益的期末數額,那么資產負債表就是填寫正確。學生沒有正確理解試算平衡這一知識點。在計算資產負債表項目中,資產數額等于權益數額,資產負債表不一定填列正確,但是,如果資產數額不等于權益數額,資產負債表一定填列錯誤;中職學生數據分析能力不足,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數學成績通常不太優秀,他們對于數字缺乏敏感度,在沙盤課程中數據分析中不太敏捷;中職學生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困難常常會知難而退,中途放棄,動力不足,在后期,對課程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大幅度下降。
期初,沙盤模擬課程教學難點在于如何讓學生盡快熟悉掌握企業運營流程,做好生產計劃和投放廣告。ERP沙盤課程中后期,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適應電子沙盤,培養學生財務預測能力和數據分析分析能力用來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和運營規則。
針對學生在期初對沙盤模擬企業運營規則和流程不熟悉的情況,依據具體的沙盤規則給出較為詳細的沙盤經營方案和操作步驟,指導學生按照具體的經營方案進行操作。通過反復訓練,讓學生熟悉沙盤模擬企業的經營流程與報表的填制。企業運營表的填制根據企業經營流程填寫。綜合費用表的填制根據企業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進行填制。利潤表的填制根據: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與所有者權益無關的,預期會導致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增加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在沙盤模擬企業經營過程中,出售庫存商品產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入不能夠計入商品銷售收入。在會計中,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而顯然緊急出售庫存商品并非企業日常經營活動。在沙盤比賽中,緊急出售售價偏低,產生的損失計入綜合費用表中的其他損失。違約訂單產生的違約金同樣計入綜合費用表中的損失。綜合費用的總額最終計入利潤表中的綜合費用欄目。所得稅的計算在利潤表中運用利潤表的填制中最常見的錯誤就是所得稅的計算錯誤。 所得稅的計算總是讓學生感到困惑。計算所得稅,首先應該理解會計中所得稅的概念。企業依據盈利部分繳納所得稅。很多中職學生不能正確理解盈利,有時候會錯誤把盈利理解為毛利。這里,盈利是指稅前利潤(稅前利潤=毛利-綜合費用-折舊-財務費用)。交稅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一是當年盈利為正數;二是彌補了前面最多五年虧損后,仍然盈利。如果前面幾年出現虧損(第一年和第二年出現虧損經常遇到)而今年正好盈利,那么需要把今年盈利扣掉前面的虧損所得的凈額(累計利潤)作為基數,再乘以比率計算所得稅。如果累計利潤為1W,計算的所得稅為0.25W(四舍五入不足1W),當年不交,1W的應稅利潤累計到下一年度。資產負債表的編制中注意生產線的折舊后的凈值數額、在產品的成本計算等問題。
針對學生后期對沙盤運營流程和沙盤盤面較為熟悉,可以脫離盤面在平臺上進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而充分利用商戰軟件平臺,翻轉課堂進行教學活動,提升學生數據分析能力、財務預測能力,培養學生決策能力和綜合商業素養。
1.課前教師活動。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通過商戰平臺下發企業經營規則和市場預測表格,要求每個小組在上課之前根據經營規則和市場預測制定好本小組的經營戰略,并依據經營戰略方案作出前三年的預測經營表格。課前學生活動:與同學溝通協作組成小組,根據企業經營規則和市場預測表格分析判斷市場情況,選擇產房、生產線和產品種類,預測投放的廣告費和拿到的訂單,估計前三年的經營表格,估算出前三年企業的運營狀況。
2.課中教師活動。企業經營活動開始后,分析觀察各小組的經營狀況,對運營速度較慢,經營活動出現困難的小組給予相應的關注和提醒。當年企業經營結束后,教師講述相關財務指標,指導學生針對本組運營的情況進行分析,改善運營過程中的不足。盈利指標主要有毛利率、利潤率、總資產凈利率、銷售利潤率等。通過分析經營能力指標幫助企業判斷目前銷售情況。償債指標有:流動比率(期末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負債)、速動比率(期末流動資產-期末存貨/期末流動負債),通常流動比率大于2,速動比率大于1比較好,償債指標主要反映企業有沒有足夠的現金償還債務,考察財務總監對現金流的制的好壞。償債指標偏低意味著企業有發生現金斷流的情況。投資回報率: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學生對于選擇何種產品,采用何種產品的選擇問題上,可以計算產品的研發投資費用/該種產品的毛利,通過四種產品的投資回報率比較分析哪一種產品的前景更好,利潤更高。在生產線的選擇上同樣可以用這樣的公式,通過計算某種生產線一年的折舊維修費/一年的產出量來衡量哪一種線更實用。當然,這些指標只是一個參考,很多時間還需要綜合其他指標一起考量。課中學生活動:企業經營活動開始后,學生開始在商戰平臺按照本組的戰略進行相應的操作。根據部分財務指標分析企業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3.課后教師活動。利用商戰平臺下發各小組的報表,對最后權益最高的小組進行表揚,同時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各小組的同學對本組表現情況進行總結。課后學生活動:完成本組的表現情況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