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作為辦學的責任主體,學校層面對護理專業的辦學宗旨和辦學行為決定了辦學的成敗。因此,本文通過探討護理專業的辦學理念與工作定位、管理和服務、“雙師型”師資隊伍、校內外實訓基地等方面的建設,以為護理教育更好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就業導向;護理;學校層面;辦學行為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9-002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9.016
要辦好面向社會且以就業為導向的護理教育,除了國家和各級各類教育行政部門的頂層設計以外,學校作為辦學的責任主體,學校層面對護理專業的辦學宗旨和辦學行為也決定了辦學的成敗。下面重點探討一下學校層面辦學行為的建設。
一、積極參與市場調研,明確學校護理專業的辦學理念與工作定位
學校要以社會對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作為指導,積極參與市場調研,保持前瞻意識,了解市場的現實崗位需求,也要分析市場的未來發展動向,主動接受市場的調控,從而明確學校護理專業的辦學理念,并指導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實訓建設、師資隊伍、教育教學、校園文化和管理等工作。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合理安排護理招生人數,切忌盲目追求經濟利益擴大招生規模,引發就業的供需失衡,導致畢業就等于失業悲劇的發生,增加了社會不安定因素。只有根據市場合理調配資源,才能真正發揮學校服務社會的功能,護生就會不斷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學校也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處于有利地位,給學校的發展也會注入無盡的動力。
二、做好護理管理和服務的保障工作
1.必須要有健全的管理機制和管理隊伍。首先,學校要建成健全而結構合理的護理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機構包括教務處、教研處、護理系等部門,要有明確的分工,同時要保持工作的協作性和互補性。其次,必須建立一支具有高度戰斗力的管理隊伍。管理隊伍的領導能力、決策能力、創新意識以及領導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直接決定了工作效率。最后,要加強責任和危機意識,實行責任負責制,落實好各部門的責任和義務。各部門要簽下軍令狀,做到逐級負責。
2.做好職業化校園文化的宣傳建設。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是職業學校師生培育良好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規范的過程。學校要以就業為導向,在軟硬件上面搞好校園文化建設。無論是學校的環境布局、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都應與臨床接軌,與醫療機構文化兼容,為培養適合于護理崗位需求的能力服務。此外,還要發揮好校刊、標語、條幅、板報、輿論、廣播、電視、校園網、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等各種主導性載體和平臺的作用,體現人文關懷,在教室、實訓室、生活區、通道、走廊等各個場所和角落進行“潤物細無聲”的熏陶,凈化護生的心靈,提高護生的職業素養。
3.建立現代化的網絡資源平臺。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醫護理論和教育教學理論的發展,網絡資源的共享和應用日益加強,對實現學校教育的現代化和信息化具有戰略性意義。學校一方面要做好現代化內網和外網建設,另一方面做好硬、軟件平臺建設,并做好維護與保障工作,將網絡資源覆蓋至辦公室、圖書館、教室、實訓室等各個所需角落,甚至延伸至宿舍和師生家里,不能簡單的建造幾個多媒體教室就行,要盡可能將所有教室建成多媒體教室。
對于護理專業而言,網絡的應用體現在許多方面。可用于校際間、學校與實訓單位業務之間的交流,也可用于學校和護理部門的現代化管理和辦公,通過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可以提高護理教師的理論、科研和教學水平,為教師的教研教改、課件和視頻的制作、網絡和多媒體教學、試題庫建設、學生的網絡學習等提供了強大支持。
三、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建立高素質的“雙師型”護理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的建設必須堅持內培與外引相結合的原則。一種是學校內部挖潛。學校、護理系及各教研室應加強教師的培訓,制定實施護理教師的“臨床輪轉制度”,實施院校合作的方式,有計劃定期到醫院、社區等機構進行護理實踐,使得教師具有較強的臨床應變能力,掌握本專科最新的發展前沿,培養臨床護理專家型的教師,實現教學與臨床零距離。另一種是大力利用外來力量。除加大高學歷、高職稱人才引進的力度外,聘請外校和醫院護理行業的專業知名人士來校參與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也可開展學術交流,將他們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帶入學校和課堂,以彌補本校師資隊伍的缺憾。
四、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
實驗室是護生在校內的重要實訓場所,是縮短教學與臨床距離的橋梁。為了使護生盡快適應臨床護理工作,需要模擬醫院等醫療機構的工作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建立模擬護士站、普通模擬病房、ICU模擬病房、母嬰模擬病房、心肺復蘇室、健康評估室、模擬手術室等仿真實驗室。學校要加大硬件投入,跟上了護理學科發展的步伐,做到設備齊全而先進,同時做好軟件配套設施建設。學校除了加強校內的實訓基地建設外,也要積極開辟校外實訓基地,實現學校與醫院、社區等醫療機構聯合辦學的模式。學校要利用自己的場地、師資、專業、科研等優勢投入到辦學活動中,醫院等機構則以自己的設備、資金、管理、技術等長處也投入到辦學之中,從而打造出“教學做合一”和“產學研合一”的雙贏育人機制。
參考文獻:
[1]宋鵬生,張茉.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9(1).
[2]趙麗敏.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J].職教論壇,2011(22).
[責任編輯 張翼翔]
作者簡介: 周漢鋒(1974— ),男,江蘇南通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職業教育課程教材教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