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年級是小學生作文教學的起始階段,而寫景作文是引導學生作文積累,培養學生思考與觀察能力,訓練學生語言與文字表達的主要作文類型。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立足寫景作文教學,引導學生準確、流暢地表達情感。本文從小學三年級寫景作文教學的現狀,對相關的教學對策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生;寫景作文;現狀;對策
一、 引言
寫景作文是小學三年級作文訓練的主要類型。所謂寫景,就是用語言文字把人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各種自然景物具體地、生動地描繪出來,以此來烘托環境氣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襯托人物的心情,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三年級是小學書面作文的起始階段,然而“萬事開頭難”,許多學生在開始時沒有扎實掌握閱讀積累與寫作技巧,常常在寫景的過程中頭痛不已,影響了以后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的提升。
二、 小學三年級寫景作文教學的現狀
雖然景物描寫對于小學生來講并不陌生,但是用條理清晰的語言和豐富真誠的情感將句子整合成作文卻讓許多學生力不從心。在三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發現許多學生不會用筆描繪自己觀察到的生活,對于寫作任務敷衍應付,甚至直接抄襲;作文字數不足,存在湊字情況,對景物描寫存在畏難情緒;言語空洞,情感缺乏,存在胡編亂造甚至盲目拔高等問題。
這些寫作上的通病背后有著比較復雜的原因:第一,學生的積累不足。無論是在日常表達還是作文創作中,都難以準確而生動的運用文字、詞匯、表達手法等,所謂“胸有成竹”,學生由于缺乏閱讀與實踐積累,胸中沒有“竹子”,在寫作中自然困難重重;第二,缺乏對生活的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基礎,即使是天馬行空的幻想類文章,其立足點依然是現實的生活。但是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而言,生活對他們來講更多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缺乏實實在在的體驗,自然也就難以從這座生活的寶庫中汲取寫景創作的靈感;第三,情感匱乏,盲目模仿。三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情感發展的關鍵時期,但無論是在教學中,還是在生活中,正確的情感引導都是十分匱乏的,這使得學生對生活、自然缺乏自己的情感體會,難以在文字中呈現出真情實感。針對當前小學三年級學生在寫景作文創作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從寫作教學的實際出發,為學生探索、設計有效的教學策略。
三、 提高小學三年級寫景作文教學效果的相關對策
(一) 拓寬閱讀途徑,做好語言積累
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寫景作文教學中,幫助學生做好語言積累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基礎。三年級的學生識字量、閱讀經驗都有限,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為學生制定語言積累方案,并督促學生閱讀,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在閱讀理解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經典句子、段落反復閱讀,并對好詞佳句進行摘錄,以反復咀嚼消化其中含義;增加古詩詞積累,感受語言的韻律感,從古人的寫景詩中尋找靈感。
(二) 深入觀察生活,把握寫景特征
現實生活中的自然之景隨處可見,但是要想將美景用文字表述出來,就需要深入細節的觀察。在寫景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立足生活,從生活中汲取自然景色,哪怕是一花一鳥、一草一木都能夠在文字中煥發生機。例如在描寫春日風光的時候,教師應啟發學生思路,幫助學生把握寫景特征,從不同地點、不同階段中春天的色彩、景觀、形態、聲響、變化等入手,細心觀察,并在此之上展開豐富的聯想,這樣的創作必然會細致入微、真摯生動。
(三) 注重互動溝通,交流寫作情感
同一個景色,在不同的筆下會呈現出迥然有別的特點,因此,在小學三年級寫景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構建開放、寬松的課堂交流時間,讓不同的想法能夠在空間碰撞,以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例如在描寫秋天景象的時候,有的學生看到的是日漸干燥的泥土,有的學生敏感于凋零的鮮花,有的學生感受的遼闊的天空和清爽的氣候,有的學生看到的是南方的候鳥……不同的景色都在訴說這秋天的魅力。這些學生在互動中各抒己見,不僅能夠交流情感,更能夠拓寬其思維視野。
(四) 注重方法指導,滲透寫景規律
作文創作是存在一定的規律的,在三年級的小學寫景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寫作規律幫助學生清晰觀察與創作思路,并在理解規律、運用規律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提高寫作水平。例如文章的結構鋪排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空間順序可以有上下、前后、左右等;時間的刻畫可以按照先后,也可以進行倒敘等;地點的轉換可以采用移步換景,讓讀者跟著作者的視角移動;在描繪中應動靜結合,讓靜止的畫面生動起來……這些寫作規律需要滲透在教學的點滴之中,這樣學生才能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提升。
(五) 加強作文訓練,提高寫作能力
在三年級寫景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日常訓練,讓學生多看、多聽、多說,這樣才能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在寫作中的短板,并在練習中加以糾正。例如教師要鼓勵學生記日記,將自己一天中的所看、所感,用文字表達出來,進而培養其觀察生活的習慣;在寫景詩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擴寫任務,讓學生發揮想象,將簡潔凝練的古詩詞用現代語言描寫出來;組織口頭訓練,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即興創作,運用不同的修辭手法進行景物描寫等等,這樣才能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讓學生順利過渡到寫景創作中來。
(六) 組織作品展示,激勵創作熱情
展示、欣賞、評價是教學激勵的重要手段。在小學三年級寫景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出學生中的優秀作品,用多媒體展示給全班同學欣賞。鼓勵學生發言,分析其中景物描寫的優缺點,進而讓同齡人在對比中,激發更有深度、廣度的思考,調動學生參與寫作教學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王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5):241.
[2]龔敏.小學作文教學現狀及其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8):178.
作者簡介:
謝金旗,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霞拔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