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效的教學課堂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使教育教學過程達到最優化,教育效果最大化;還能夠充分啟發學生的思維,積極地開展數學活動,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效;鉆研;優化;情境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改革處在一個轉折時期。高效的教學課堂是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夢寐以求的目標,它能夠使教育教學過程達到最優化,教育效果最大化,它既能夠減輕小學生的學習負擔,充分啟發學生的思維,積極地開展數學活動,又能夠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在課堂內較好地完成數學教育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成為教育工作者所要探索的問題。
一、 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條件
數學教育家波利亞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在課堂上講什么當然是重要的,然而學生想的是什么卻更是千百倍的重要?!庇行У臄祵W課堂教學既要考慮到教師的“說”(講解、導入、總結等),又要考慮學生的“想”,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解決數學問題的交流活動之中,學生會想些什么。鉆研教材是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在課前的教學設計中,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教材,領會教材編排意圖,根據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的內容在單元組當中的重要性,在本冊小學數學教材中的作用以及在小學階段中的數學地位。再根據本班的學情,選擇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做好多方面預設,為打造高效課堂提供有力的保障。
“不做準備,不登講臺”,沒有充足的課前準備,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備課是將教材中的知識經過加工轉化為教學內容,而不是直接照搬教材上的內容,抄進教案就可以了,它是教師對教材再創造的一個過程。每位老師對教材的處理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位老師,面對不同的學生,他所做的教學準備也是不一樣的。因為教學的對象是不確定的個體,備課除了要備數學知識,準確地把握教材,正確地理解數學概念,還要善于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利用學生的生活常識、經驗或者已有的數學知識來解決課堂中的數學問題。只有充分地把課前教學設計準備妥當,教師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在師生互動,學生的自主探究、交流討論中靈活機動地調整教學狀態,處理好課堂中“偶發”的生成數學問題,避免徒勞,課堂生成的種種狀況中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教師在預設的情境中就要多一些設想,多一些準備。做好如何應對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問題,保證課堂教學的進程有序地進行,才能夠讓數學課堂更加高效。
二、 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優化教學過程,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贊可夫認為,智力活動是在情緒高漲的氣氛里進行的。高效的課堂需要師生在教學活動當中散發出適當的激情,因為激情可以激起學生渴望求知的強烈欲望,可以調動學生主動參與交流、積極探究問題的熱情,大大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創設的問題情境,要能夠調動小學生的情緒,設計的數學問題情境要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改變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的傳授方式,讓情境成為承載數學知識傳授的一個良好的平臺。
1. 創設具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樂于學習的情緒
小學生學習知識,興趣越高學習效果越好,教師問題情境的創設應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心理出發,用兒童的眼光去尋找與學生生活背景密切相關的素材,并運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將數學知識融入所創設的富有趣味性的情境。誘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使學生樂于接受,樂于學習,對學習充滿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來,在不知不覺的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
在富有趣味性的情境的創設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起著重要的作用。課堂上教師用抑揚頓挫的教學語言調控課堂氣氛,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學生;通過高低不同的語調,輕重緩急的語氣,快慢行止的語速,時時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喚起學生的學習的熱情。但是,小學生很多時候容易興奮“過度”,無法把握課堂活躍氣氛的“適度”,教師在調動學生情緒的時候,要注重學生的反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體驗,不要因為課堂中趣味性過濃,學生群情激昂,課堂次序處于失控狀態。如果小學生在課堂上因為過度興奮,進行沒有必要的爭論、喊叫,就無法進行更深層次的數學思維活動,這樣不僅不利于數學活動的開展,而且影響了數學教學內容的完成。要讓學生的情緒處于一種中性狀態,過于冷靜和過于興奮,都是不利于學習的,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高效課堂當中所不允許的。
2. 創設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進行自主探究活動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具有挑戰性的新鮮事物、問題都比較感興趣。教師在課前教學情境的預設時,就可以充分利用兒童的這一心理特征,在情境中讓學生充分扮演數學知識的探索者,發現者。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確定好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有可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都有進行獨立思考的機會,動手嘗試、體驗挑戰、探索新知的機會。
如,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教師在課的開始就創設出這樣的問題情境:在海邊的一個小村莊里住著爸爸和兒子兩個人。暑假里他們計劃從7月1日起開始打魚,爸爸說他連續打5天就要在家休息1天,兒子說他連續打3天就要在家休息1天。家住外地的媽媽想在他們一起休息的時候去看他們,可她就是不知道哪天去才能碰到他倆同時在家休息??纯茨奈煌瑢W們能幫媽媽算出來?這樣的問題情境創設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探究知識的動力,并在探索的過程當中學會數學的思維方式,對培養的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 結束語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是課前、課堂教學中諸多因素的有機整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樹立服務學生的理念,以教學理念作指導,將每一步的工作做細、做實,勇于探索、不斷總結和創新,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靜梅.淺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10):129+131.
[2]唐小安.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模式初探[J].現代交際,2016(9):201.
作者簡介:吳文靜,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