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越來越受到學校老師們的重視。那么什么是學習習慣呢?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行為傾向。學習習慣有好壞之分,如: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等都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反之,一個人如果養成書寫潦草,做題馬虎等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僅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而且有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都非常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曾明確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問題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下面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從小抓好學習習慣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的改進,所以盡早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學生年齡小時,習慣既容易建立,也容易鞏固,不良的學習習慣若被及時發現也易于糾正,等到不良習慣越積越多并穩固定形時,既影響良好習慣的建立,又不易糾正。如有的學生有上課不專心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壞習慣,即使在老師的教誨下有了改正的決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才能徹底改掉。很多人認為小學低年級要讓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級習慣自然就養成了是極其錯誤的,所以從小學一年級,甚至幼兒園起,就要開始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強化訓練,從而形成穩定的自覺行為。
二、激發學生對所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小,對五彩繽紛的世界有很強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應力求激發學生對所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例如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具、豐富多彩的活動、循循善誘的啟發、創設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主動學習。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增強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效果。
三、循序漸進,逐步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一朝一夕養成,也不能一下子養成,它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結合能力增長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如在小學低年級,要讓學生養成上課專心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等簡單的切實可行的學習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水平的提高,知識的不斷更新,到了小學高年級乃至中學,就要在簡單的學習習慣基礎上逐步訓練養成高級的學習習慣,如閱讀習慣,獨立思考習慣、勇于創新習慣等。
四、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形成能力、思想品質、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過程。但是,很多一部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并沒有養成,這就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要培養學生上課記筆記的習慣,就要教給學生怎樣抓重點、記難點等記筆記的方法;要培養學生閱讀的好習慣,可把比較科學的讀書步驟編成口訣,讓學生熟記下來,切實照著做。“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為習慣”。學生一旦熟練掌握了好方法,就會將這些方法靈活運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便會逐漸養成。
五、樹立榜樣,啟發自覺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家長、教師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況下形成的,所以設身處地,樹立榜樣,不僅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就是對高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要多樹立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榜樣。如在班上多表揚一些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工整,遵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學生自覺模仿,形成習慣,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為,教師不僅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在班上營造一種良好的議論氛圍。同時家長和教師,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傳染到孩子的身上。對高年級的學生則要給他們多講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導他們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從中感受良好習慣對一個人成材的重要影響,從而自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師生間平等相待建立感情
教師只有用學生的心靈,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學生才會樂意與老師合作,尊重老師的勞動。學生一旦與老師有了感情基礎,上課就能認真聽課;課間就愿意與老師一起玩一起游戲,有心里話就向老師說。在取得孩子的信任后,教師可利用這些機會把學生的不良習慣善意地提一提,這樣學生既樂于接受,也不厭煩。
七、同伴之間互相幫助
學生與同伴的交互作用,對學生理解、掌握所學內容及能力、習慣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觀察、了解同學的學習習慣,既能發現同學習慣的不良,又能及時提醒、幫助、督促同學糾正不良習慣。如發現同學修改作業不認真,隨心所欲,有同伴給他指出比老師指出其接受性要好的多。互相糾正時,學生如果把存在的問題和改正的措施等進行反思,又便于更有效地改正不良慣。
總之,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學習自覺化,提高能力,健全心智,張揚個性,成就特長,都具有重要作用。學習習慣的培養應成為課內外教育教學指導工作的重要任務。還要與學校,家長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作者簡介
何麗梅(1972.09.12—),姓別:女;民族:彝族;籍貫:云南玉溪;學歷:本科;職稱:小學一級教師;工作單位: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第一集團三小校區;主要研究領域:小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