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期刊編目的不規范現象非常普遍,其主要是由出版物不規范,如刊號、郵發代號的混亂,期刊更名,期刊出版周期發生變化,出現期刊的附刊、合刊現象等,及編目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如期刊信息揭示不完整,重復著錄或著錄錯誤,缺少主題標引,分類號不統一等現象造成的。期刊編目規范化策略主要有:實現在版編目、抓住著錄要點和及時進行著錄校對。
關鍵詞:圖書館;期刊編目;規范化;出版物
1 引言
早期的傳統管理期刊收集卡,一般只有標題,數量,價格和其他簡單的標志,期刊標題的變化,統一的發行號變化,出版周期的變化,出版物,聯合出版物,分拆未及時記錄出版物和其他信息。自然會影響數據庫的質量和未來圖書館的數字化發展。因此,大多數圖書館都會遇到期刊回顧性數據庫建設和書目數據的重新序列。通用圖書館期刊書目數據庫由原始編目數據和整理數據組成。自編輯和書目數據的正確性和標準化成為數據庫評估的重要指標,不僅影響了讀者的搜索和精確度,而且影響了讀者的關系。圖書館綜合管理系統的有效功能與未來的共享書目數據資源。本文結合期刊中編目現狀問題,對期刊編目的規范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對策。
2 期刊編目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1999年國家新聞出版局的規定,雜志的出版必須符合第一版和第一版的規定,并使用出版期更改未經許可添加版本。在著錄過程中,出版和發行期刊存在許多問題。在編目過程中,對期刊和業務編目級別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這導致中國的期刊編目工作仍然在他們各自的事務和分類中。期刊的名稱是期刊的標識,其他名稱和文本不應與標題并列。期刊的標題不應該用標題或其他詞代替。此外,郵政編碼也必須是第一個問題。但是,在著錄編目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期刊出版不規范的現象。
2.1 期刊出版周期
為了生存、創收、適應市場需求或迎合讀者,期刊出版社會改變期刊的出版周期,但這些變化,并不是每期都有記錄的。例如,2001 年前的《家庭醫生》是月刊,2001年1月始改為半月刊;《讀者》從2000年起由月刊變為半月刊。諸如此類的情況很多,編目人員很難及時掌握這些變化情況。
2.2 刊號、郵發代號中存在的問題
在著錄中經常會遇到不同期刊同一刊號或同一郵發代號、同一期刊不同刊號的現象。有些期刊刊號相同,主要通過郵發代號來區分,例如,《讀者》的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為ISSN1005-1805、國內統一刊號為CN62-1118、郵發代號為54-16,《垂釣》的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為ISSN1009-7910、國內統一刊號為CN21-1445、郵發代號為 8-205。這樣的問題必然給著錄工作帶來很多不便,也給期刊信息的檢索造成障礙。
2.3 缺少主題標引
目前,大多數期刊目錄缺乏主題索引。目標,由于期刊涵蓋了廣泛的內容,編目人員很難對期刊進行索引。但是,如果沒有主題索引,只有類別或讀者的標題和出版物不為人所知,如《十月》 、 《探索》、《人之初》等,從標題中很難確定其內容和主題。因此,主題索引是必要的。如果圖書館各自編目,因為編目人員對期刊的理解不同,即使同一個人對同一出版主題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時間段,相同的期刊將被不同的關鍵詞索引,不一致的主題索引。
2.4 分類不明確
新華文軒出版傳媒有限公司2017年期刊征訂目錄中,對《愛情婚姻家庭》、《超級小神探》、《車迷》、《讀天下》、《法制與社會》等多個期刊沒有分類。同時,對部分期刊分類較廣,并沒有明確的分類,如《百科探索》、《人之初》等。分類不明確給期刊編目的規范化帶來了很多不便。給編目人員工作上來了較大的阻礙,也讓讀者在選擇期刊過程中產生誤解與花費不必要的時間。
3 期刊編目規范化策略
針對目前期刊出版、發行不規范和編目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圖書館采編部門一方面要探索出版物規范化的途徑,另一方面需要提高編目人員的業務水平,從而在現有情況下提高編目質量。
3.1 實現期刊的在版編目
版本目錄由具有較高商業技能的專家根據國家頒布的分類和記錄規則進行分類和索引,并經過國家出版局和出版信息中心專家的篩選,因此具有高度標準化已經完成了。可以看到,使用版本控制目錄數據可以提高期刊編目的標準化和標準化。在編目中出版物正在出版,圖書館或其他部門根據特定標準使用出版商提供的樣本對其進行編目,然后在標題頁上發布已出版的書目數據。它用于出版機構,圖書館,圖書發行部門。
3.2 在編目工作后及時校對數據
查重是校對工作的關鍵,也是數據質量控制編目的主要手段。可以通過姓名,郵政編碼,ISSN號及索書號等進行檢查。對于重新錄制的期刊,很明顯重復的是由相同數量或操作錯誤引起的,并且針對不同情況檢查原始發布,修改記錄和冗余記錄的刪除。編目工作完成后,校對也同樣重要。由于工作人員素質的差異或不同時期不同工作人員對日記標準規則的理解,編目工作中的錯誤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編目工作也是如此。應通過自學,互校和試點抽樣來驗證,修改,添加和刪除數據,以減少錯誤并提高編目數據的質量。
3.3 把握期刊著錄重點
根據中國文獻編目規則,期刊負責人應該記錄責任團體和個人,同時具有檢索的意義。第一責任人應該表明贊助人應該使用具有搜索意義的短語。如果期刊的負責人的解釋直接記錄“期刊編輯部”,在搜索中會出現檢測率低或無效的情況;分割方法是最常用的,并且重命名的日志將用作新的書目實體以建立新的樣式。并且具有相應分類號的舊標題項。在著錄過程中,加強對著錄要點的把握,必然會提高編目質量。著錄要點是標題描述,責任者的記錄和期刊的重命名。期刊的標題大多在封面上,更容易識別,但標題不能簡單地通過字體確定大小,深度和位置。一些期刊的封面太花哨,標題被削弱;或廣告語言很受歡迎,難以區分小學和中學;或者副標題得到加強,而標題隱藏在封面的一角;或者縮小了“月刊”這個詞。在標題之后,不可能確定它是否是標題。在這些情況下,就應該去編輯出版社查找。
4 結語
期刊編目是圖書館的基礎工作和文獻處理的最基本部分。標準化和規范化是保證書目數據可以共享。實現統一格式,統一標準和通用信息交換協議來實現數據共享是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基礎和重要保證。期刊編目是圖書館期刊自動化管理系統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從期刊編目工作的現狀來看,遠遠不能滿足數字圖書館建設和資源共享建設的要求。數據的質量不僅影響圖書館文獻管理的管理,還影響讀者文獻的檢索和使用。編目是圖書館基本業務工作的核心部分之一,也是向讀者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基礎。期刊編目工作能夠最好地反映期刊管理和資源建設的質量水平,是期刊信息資源數字化建設的核心。我們必須順應信息數字化,網絡化和電子化發展的潮流,不斷拓展期刊編目工作的新內容。
參考文獻
[1]趙麗華,孫月梅.實行期刊在版編目的構想[J].圖書論壇,2009,29(04):115-117.
[2]吳靜珍.期刊編目工作分析[J].晉圖學刊,2009(04):62-63+79.
[3]張立亞.西文電子圖書、期刊編目再探索[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27(01):76-81.
[4]侯曉敏.淺談中文期刊分類編目問題[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6(06):189-190+169.
作者簡介
宋鋒(1979-),男,四川省威遠縣人,大專,畢業于中央電大,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期刊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