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薈
摘 要:本文分析了南向通道對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的影響,并對北部灣經濟區的未來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議。
關鍵詞:南向通道;北部灣經濟區;發展建議
《關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協議》的簽署,把北部灣推向了“一帶一路”重要支點的位置,北部灣港成為陸地運輸與海上運輸轉駁的結合地,裝船入海可將運載的標的物運往海上絲綢之路的各個國家,同時也可以將海上絲綢之路運來的貨物轉載到南向通道的回程列車,通過鐵路經過廣西、貴州、四川、重親、河南、甘肅再搭上中歐班列運進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歐亞沿途國度。
1 北部灣港戰略地位的提升,勢必對當地經濟的發展帶來以下影響
首先是港口的運營和附加業務的振興,運量的增大,減少了貨物的積存量,提高了貨物的運送效率,徹底改變貨物積壓時間長,不能及時運出的現象,改善港口經營管理,提高碼頭的使用效率。
第二是物流運輸業,周邊各省的資源為搭乘南向通道通過公路交通、水陸交通運抵北部灣港,促進了北部灣港人流、物流的增長,從而引發北部灣物流行業的智能化全方位升級,物流互聯網平臺建設與上線推廣,智能化搬運系統、倉儲管理系統、報關服務系統的使用,促使物流行業就業機會暴增。
第三是倉儲行業,等候運輸的安排造成貨物集聚,就需要建設適應各種貨物儲運的倉儲中心。在正規的倉儲中心完工之前,大量的閑置土地和底層房屋都會被緊急租用,以方便貨物的保管。
第四是酒店業,臨時涌入的人流中勞心者需要入住酒店,勞力者需要租住民房,因目前的酒店建設需要時間,必然引發酒店價格和房屋租賃價格的上漲。
第五是房地產業,經濟預期誘發土地價格暴漲,新增就業人口對房產的剛性需求驟然上升,房地產價格出現暴漲趨勢,又會引誘投資人士買房趨利,嚴重的供不應求導致房地產價格大幅上升。
第六是金融行業,各行業的向好導致對資金的需求增長,金融業會全面介入房地產按揭、各產業項目貸款,對朝陽產業明星企業的包裝,跨國貿易的不同貨幣結算,工程墊支以及供應鏈金融等業務。
第七是城市公共建設,為了給大通道建設增添光彩,支點城市要把城市風貌展現給中外客商和各路精英,城市規劃先導,道路加寬,燈光亮化,公共交通(地鐵、公交)全城市覆蓋,公共資源(醫院、學校、菜市、商場)全方位提升。
2 北部灣經濟區為了更好地對接海陸運輸帶來的機會,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各級政府要重視南向通道給北部灣經濟區和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個城市的機會,改善政府行政效率,給往來的各國、各省市自治區的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提高海路運輸的貨物量和倉儲量,把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南向通道的重要物資集散中心。
做好北部灣經濟區建設規劃,按照國家批準的北部灣經濟區戰略規劃和南向通道給予北部灣的“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重要地位,高屋建瓴做好各個相關城市的規劃,預存土地儲備,并規劃好每一塊土地的用途和經濟指標,使國有土地地盡其用。合理配套城市公共設施,按國際標準配備醫院、中小學、幼兒園、職業技術院校、高等院校,甚至開設研究院和博士后流動站,為城市建設引進智慧的大腦,提升整個北部灣經濟區的智慧水平。
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布局相關產業園區,注重兩化融合,加強信息化建設和城鎮化建設,建設東盟信息港和中馬產業園以及南寧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北海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等產業園區,注重研究產業空間集聚及虛擬空間集聚,加強產業之間的相互融合,充分利用南向通道的集散作用發展北部灣經濟區的工業、服務業,實現區域產業智能化升級。
繼續推進沿邊金融改革示范區的建設,做好廣西與東盟之間貿易的結算工作和提高人民幣在相關國際貿易的結算地位,為廣西邊境貿易和跨國貿易提供資金支持,加強國際電子交易平臺的建設和使用。
繼續推進北海港、防城港、欽州港的一體化建設,不僅做到企業集團行政管理一體化,同時也要做到運營的一體化,稅收也可以由北部灣開發辦統一管理,然后再分配給這幾個相關城市,避免城市之間為了港口建設與經營的稅收扯皮。
在經營北部灣城市群的同時,注意保護北部灣經濟區的生態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因此產業布局一定要環保把關,避免行政干預。
經濟區的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除了引進高學歷的人才之外,北部灣經濟區要加強自己的人力資源培養,國外比較流行“干中學”模式,我們則提倡產教融合、工學交替。北部灣職業院校資源豐富,尤其是擁有一批了民營職業技術學院,民營職業技術學院辦學靈活,適應力強,這些學校可以針對北部灣各個產業對口調查,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哪些崗位需要哪些人才,然后針對崗位設置課程和實訓,針對崗位需要建設課程內容,引進企業在崗工程師和管理人員成為院校的兼職教師,直接到學院給未來的同事授課,培養自己的徒弟。
南向通道的建設誘發了北部灣經濟區的快速增長,北部灣經濟區的財政增長又不斷為南向通道的海陸順利轉駁提供資金保障和后勤服務保障。碼頭和經濟區各功能區的建設必須符合國際標準和規范,經營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并在具體運營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為同行業提供借鑒,把經驗上升為企業標準、地方標準,從而進一步提升經濟區內各行業、各企業、各服務機構的運營水平、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藍永信.南向通道:“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化創新工程[J].廣西日報,2018.10.23(10)..
[2]潘欣.以“一帶一路”南向通道建設推動西部大開發新格局[J].中國經貿導刊,201806(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