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積
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寫作是學生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教師要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理論為指導,對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訓練。下面對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進行探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學習內容能吸引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能激起學生的感情共鳴,更能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水平。教師要將學習和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觀察者,并將課本知識與寫作和課外閱讀相結合,注重情感的滲透,有助于引起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讀寫興趣。比如在講解《她是我的朋友》這一課,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阮恒對朋友的忠誠和無私,體會“朋友”的含義,通過朗讀充分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感,通過精讀課文掌握基礎知識,要將朗讀和寫作教學結合,以“我的好朋友”為題讓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或自己的親身體驗寫一篇作文。這篇課文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在寫作中,更能引發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己與朋友間的友誼。在寫作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自己的好朋友,聽一聽別人口中的自己。也可開設閱讀課,讓學生閱讀關于朋友和友誼的文章,閱讀完之后相互交流,互相表達所思所感。然后再進行寫作訓練,通過寫作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要重視作文點評課,讓學生朗讀自己的作文,同學之間相互評價,教師給予及時鼓勵。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具有樂善好學的精神,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讀寫感興趣,才能提高語文核心素養,不斷提升學習效率。因此,語文教師應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在寫作中積極運用各種學習方法。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能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是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之一,而語文教學就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載體,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學生只有通過閱讀才能吸收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理論為指導,促進學生的文化發展,讓學生發展成為有寬厚文化底蘊的人。
特別是對于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來說,要訓練他們的寫作水平,就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注重學生的朗讀,讓學生一邊讀,一邊體會,同時展開豐富的想象,讓學生積極創作,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閱讀時需要關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部分,好的開頭結尾往往能讓人眼前一亮。開頭和結尾一般都包含文章的中心句和主要思想。每自然段第一句大多蘊含著這個自然段的主旨,學生要學會從每個自然段第一句了解段落大意。學會精讀和略讀,略讀就是快讀閱讀,能快速把握文章主旨,精讀時間長,能讓學生全面了解文章內容。對低年級小學生來說,要訓練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看圖寫話的興趣,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要有規律地觀察,或從上到下,或從遠到近,或從左到右。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還要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在日常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表達,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切莫因重視學習成績而一味給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只重視課內知識的傳授,而忽視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教師要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讓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共同進步,讓班級充滿濃郁的書香氣。閱讀能力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能幫助學生積累詞匯,解決下筆難的問題,沒有扎實的閱讀積累,學生在寫作上就會舉步維艱。要給學生推薦必讀書目,提醒學生每天都要閱讀。每天寫讀書筆記,將優美的句子摘抄下來,教師要及時提醒學生經常閱讀讀書筆記,做到“溫故知新”。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將每天的所見所思寫下來,養成每日寫讀書筆記的習慣,為寫作打好基礎。
語文學習的過程也是模仿學習的過程,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是在模仿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提升的,通俗來講,仿寫是指學生在理解范文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寫出在形式上與范文相似的句子。學生在學習階段具備較大的學習潛力,正因如此,中學語文教師應該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正確的引導,激發出學生更多的寫作潛力。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擴寫與仿寫。比如,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就訓練學生仿寫句子的能力,為寫作打下扎實基礎。教材是最佳的仿寫素材,在讀完課文之后,教師要訓練學生對教材中的優美句子進行仿寫。在寫作文時,學生可以對教材中的句子和課外閱讀中積累的句子進行仿寫,學生只有擁有扎實的閱讀基礎才能在寫作時進行仿寫,學生要將教材中要求背誦的課文背下來,并養成每日閱讀的習慣,以便于有文章可以借鑒,這對于提升學生自身的語文寫作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幫助作用。教師要教授給學生仿寫句子的方法,首先要注意文章的寫作手法,如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等,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進行寫作能讓作文更加出彩。其次要模仿句式,要判斷這個句子是判斷句還是被動句,是陳述句還是疑問句或反問句,是被字句還是把字句。然后要進行擴句和縮句練習,要學會豐富語言,讓語言更優美、生動,還要表達自己的情感。仿寫之后要仔細閱讀,找出有沒有錯誤。核心素養指出,學生要學會學習,能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在仿寫的過程中可以得到鍛煉,同時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詞語搭配技巧。而擴寫在語文教學中同樣對學生是種有效的訓練方式,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從簡單的句式著手,正確地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讓學生在理解文章后,對文章中簡單的句式做修飾性的擴寫作業,使學生在擴寫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上擴寫教學方式是將閱讀和寫作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重視日常教學中的閱讀訓練和寫作訓練,幫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重視學習和生活的聯系,激發讀寫興趣,提高學生的仿寫水平,培養學生寫讀書筆記和寫日記的習慣。教師要將閱讀和寫作結合,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