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麗芳
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但隨著高考升學壓力的逐步加大,高中語文教學往往只重視知識點和考點的落實,片面強調語文的知識技能,這樣不但忽視了高中生“三觀”的形成,而且忽視了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所以高中語文老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品質就顯得十分重要。非智力品質主要包括動機、興趣、習慣、情感、意志、性格等。為了讓高中生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品質。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因為受到高考指揮棒的嚴重束縛,語文教學往往急功近利,單方面重視智力水平的培養,而忽略了非智力品質的培養。久而久之,學生對具有生命力的語文課失去了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是非智力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品質,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課堂導入的任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點轉移到教學內容上。“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故而每一節課的導入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巧妙的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即將要學的課文情景中。
如在上李煜的《虞美人》時,我以“虞美人”詞牌名的由來導入本詞,即:在四面楚歌時,虞姬在垓下拔劍自刎,后來虞姬血染之地,長出一種鮮紅的花,后人為了紀念她,便把這種花叫做“虞美人”。后人欽佩美人虞姬節烈可嘉,創作詞曲時,常以“虞美人”三字作為曲名,以訴衷腸,“虞美人”因此逐漸演化為詞牌名。聽了這些講解,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被激發了,很快就被帶入課文情境中,課堂也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在課堂問題的設計上費盡心思,如在上契訶夫的《裝在套子里的人》時,我設計了貫穿整堂課的一個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成立一個專案調查組寫一份“專案調查報告”,探討別里科夫是“自殺”還是“他殺”?(專案調查報告內容包括案發背景,現場勘查,死者別理科夫的個人檔案,采訪有關人士如華連卡、柯瓦連科和“我”,結案報告這五個環節)。學生第一次接觸到這種教學形式,頗感興趣,于是開始調查并撰寫調查報告,并在課堂上進行了精彩的分享。這樣的課堂設計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我會根據教學需要,適時組織學生欣賞《孔子是怎樣煉成的》《孟子的智慧》《唐之韻》《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音頻視頻,讓學生真切感受古人的生活點滴或者逸聞趣事。在教學柳永的《雨霖鈴》,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李清照的《聲聲慢》和《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詩經中的《蒹葭》等詩詞時采用古詩新唱的教學方法,這樣既可以訓練學生語感,也可以讓學生在音樂的激蕩中品味古詩詞的意蘊和作者的情感,學生對“古詩新唱”的教學方式很感興趣,學習語文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
情感是非智力品質的核心。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飽含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我們應利用這些內容,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以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
針對一些至情至性的文章,我經常會創設情境,慢慢帶領學生進入情境去學習。如李密的《陳情表》,蘇軾曾這樣評價過“讀李密《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所以我在和學生解讀完文本,了解了李密的孝情后播放了一則視頻《天堂的午餐》,創設情境讓學生深入體會“孝情”,要求學生看視頻后結合課文和自己的經歷談感受,學生看完視頻后情感被觸動,然后真切地表達出自己對“孝情”的理解。
高中階段是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階段,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如在上到杜甫的詩歌時,我以“杜甫的家國情懷”作為授課專題,結合杜甫的經歷和所創作的詩,讓學生去學習杜甫“胸懷天下,心系社稷蒼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博大家國情懷,把這種中國傳統文化里最高的精神擔當和理想追求滲透到學生的骨子里。
我還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觀看勵志的、愛國的、富有人文情懷、弘揚傳統經典文化的視頻,如《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百家講壇》等,這樣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而且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
所謂培養意志,也就是激勵學生養成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培養自制力。在語文教學中,我是這樣培養學生意志力的。
如我在上小說和詩歌單元時會引導學生積累小說和詩歌的相關知識;而成語、俗語等方面的知識,我則要求學生放在平時去積累。近幾年高考古文部分考核文化常識,學生平時對文化常識接觸甚少,所以我就要求學生隨時隨地將接觸到的文化常識積累下來。總之,要求學生養成隨時隨地積累知識的習慣,并且要“溫故知新”。我還要求學生堅持閱讀,堅持做讀書筆記,每個月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活動,拓寬學生視野。通過這些積累活動,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力。
在平時進行作文訓練時,同題作文我會讓學生們從不同角度進行訓練,還要求學生不斷修改自己的作文,把文章進行升格,力爭把每一篇文章寫好,反復這樣做學生的意志力也得到了磨煉。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非智力品質的培養,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而且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