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高強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思想的改變,中學教育的理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大學校把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作為主要的內容。對于學生素養的培養,最重要的還是在于語文的教學方式。因此目前的語文教學需要圍繞學生的個人素養做出一些教學方式的改變。筆者就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初淺的分析。
語文這門學科教學的重要性其實在于對學生長久的影響,而不僅僅是眼前可以增加學生多少語文知識。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發揮語言教學的力量,它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開設語文課的初衷也是為了能夠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交際能力。因此為了能夠有效地促使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可以在語文教學中注重語言教學。首先學校要對語文教材內容進行改進,盡量多增添一些語言類的教學內容,這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交際能力的提升都是十分有利的。例如在教學《雷雨》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班級的人數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讓各個小組派代表輪流到講臺上分角色進行朗讀,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以此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所以要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還必須加強語文教學中的語言教學。
傳統的教學思想總認為,只有數學教學才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卻忽略了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所以,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語文教學的關鍵不僅包括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其他方面的素養進行培養,因而我們不能只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為教學目標。要在語文教學中實現學生思維能力培養這一目標,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學生的寫作課,以及在課堂中組織一些活動。通過增加寫作課,學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以及思維能力,從而發揮好寫作課的作用。在語文課堂中增加一些活動,比如把同學組織起來,進行成語接龍的游戲,可以增強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度,并且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可以得以培養。這種游戲的方式可以緩解學生在課堂上的疲勞感,并且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其語文水平也可以得到明顯的提升。比如教師在講解文言文內容之前,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或者查閱參考書,對課文進行翻譯,然后再由老師進行翻譯講解。這種教學方式將有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其思維能力的培養。因為高效的語文課堂并不在于一節課教了多少內容,而是在于對學生的影響是否重要。
語文學科有著其獨有的特點,它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語言文字所具備的美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水平。然而目前的語文教學方式仍然僅僅側重于對學生語文知識水平的培養,卻忽略了學生個人核心素養的提升,因而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為學生的審美意識也是語文核心素養的一部分,語文教學可以從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這方面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一般在每冊語文教材中都會出現幾篇優美的古詩,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內容來對學生的情操進行培養。例如當講到唐朝詩人楊收的《入洞庭望岳陽》時,其中有“黛色淺深山遠近,碧煙濃淡樹高低”,對于這些內容,我們可以進行解釋,讓學生充分感受這其中的美好,或者利用多媒體向學生進行展示,使學生充分地感受其中的美好。雖然現代的社會與古代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這份美感是相同的,學生通過對這種美感的感受,也會更加容易對現代生活中的事物產生美感,從而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著關鍵性作用。因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深受教師日常行為的影響,教師教學素養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促進核心素養的培養。素養不僅僅是指學生的個人素養,還包括教師的教學素養。因為當下的語文的教學目標與以前有些不足,因而就需要教師對其教學方式及理念進行合理改善,通過語文教學方式的改變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對于如何提升教師的素養,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多給教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與同行專家進行交流,從而可以提升學生素養。教師教學素養的提升,將直接影響到自己的語文教學,并間接提升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水平。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學到多少知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夠帶給學生一個光明的未來,這就需要語文教學要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改革。這也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改變自己的語文教學理念,并不斷改變自己的語文教學方式,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