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化市青少年宮)
對于培養初中學生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需要開設一些創新課程,引導學生增強創新意識培養綜合能力。通化市青少年宮開設的綜合實踐課程對于初中學生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非常好的實踐作用。在電子電工專業、紙藤編織專業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推進STEAM教育,旨在打破學科領域的界限,通過跨學科素養的綜合應用解決實際問題,從探索發現中引導綜合思維的養成,加強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學習方法。
我們旨在以學科整合的方式將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和藝術五門學科聯系起來,強調了知識與現實世界的相互聯系,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去探索,從而進一步解決實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初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使非常有幫助的。學生創新精神與綜合能力的培養已經是當下學校研究的重要課題,這要求教師的教學富有創新意識,課堂教學有靈活性,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以課堂教學為基礎,通過開展STEAM教育,它包括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五大教育元素,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教育理念,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倡導通過協作式學習或基于項目的學習,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讓學生學會設定目標、制定計劃、解決沖突、欣賞別人的優點、團結合作,不僅關注學習的結果,也重視學習的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合作能力,溝通能力、探索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
STEAM是一種重實踐的超學科教育概念。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僅僅依靠某一種能力的實現,而是需要借助于多種能力,如高科技電子產品的建造過程中,不但需要科學技術,運用高科技手段創新產品功能,還需要好看的外觀,也就是藝術等方面的綜合才能,所以單一技能的運用已經無法支撐未來人才的發展。未來,我們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綜合型人才。通化市青少年宮開設的綜合實踐課程倡導讓初中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在探索與實踐中,注重學科之間,相互支撐,相互補充,共同發展。在相互碰撞中,培養各方面技能和認知,鼓勵初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通知中指出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著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養成數字化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信息化面向未來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支撐引領作用。
通化市青少年宮的綜合實踐課程中開展STEAM教育,將物理、化學、美術、結構等多學科有效的融合到實踐教學和實踐活動中。其次,注重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對初中學生的創新精神、綜合能力的培養,走出一條有地方、有少年宮特色的新路子,在推進STEAM教育的同時培養初中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綜合能力。改變傳統教學的單一模型,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讓初中學生在課堂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愉悅健康的發展。轉變現行的單一學科,以教師為中心的傳輸、灌輸,少實踐,少創新的教育模式,逐步減少教學的強制性和一致性,增強教學的實踐性和創新性,實現從教學思想到教學實踐的根本轉變,構建以培養初中學生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為目標的實踐課堂教學模式。
形成有利于初中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綜合實踐能力等均衡、健康、愉悅發展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模式。同時在實踐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使學生真正建立自主探索、自主活動,進而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初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然后設定實踐課程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依據課程目標制定課程內容、課程計劃、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情景模擬、實踐體驗活動、項目活動等形式在電子電工專業、機關王專業、紙藤編織專業等綜合實踐課程中培養初中學生的創新精神、推進STEAM教育,進行物理、化學、美術、數學等多學科知識整合教學,在不斷的研究中進行教學反思、通過論文、活動競賽、公開課等形式不斷規范、完善課程內容,并編寫出相關實踐課程的教案、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