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莉
和孩子們相處的前半年,如霧里看花,眼中盡是美好;這半年,“識得廬山真面目”,優缺點都開始“顯山露水”。
有時候我會覺得和班上45個學生在一起,就像在和45個對象談一場有期限的戀愛。我打著愛的名義,試圖將他們一一收服,不僅要愛我,還要愛我們共同的對象——學習,不動一番腦筋真不行。
我們班有幾個這樣的孩子,他們可以稱之為“籃球癡”,他們對一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都不高,但只要談起NBA就眉飛色舞,他們不打游戲,不早戀,也沒有太多其他愛好,只要有空就往籃球場上跑,哪怕烈日灼灼,哪怕是細雨蒙蒙,哪怕只有晚自習前的20分鐘,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他們向球場狂奔的腳步。他們總會在上課鈴打響的前一秒鐘,氣喘吁吁,全身濕透地坐到座位上,然后大口喝水,大口喘氣,用作業本扇著風,約莫十多分鐘才會平息下來,這樣的狀態如何聽得進去老師講課?
“打球真的有那么快樂嗎?”我問小劉同學。“有。”他邊扇著風邊一個勁兒地點著頭回答我。“我的目標就是北體。”小周同學往嘴里灌了一大口水,十分清晰地說道。“你看你們衣服全濕透了,頭發也在滴著水,就這樣坐在教室里上晚自習,要是感冒了多難受呀。”我試圖打出溫情牌。“沒關系,我們在小學時候都這樣,已經習慣了,不會感冒的。”小杰同學很開心地告訴我。“我每天都會多帶一件T恤衫,放在書包里,萬一濕透了,我就會去換一下。”身為走讀生的小周同學在一旁立馬搭腔。我不甘心,繼續跟他們聊:“那你們回到教室光喘氣兒都要十多分鐘呢,十多分鐘注意力不集中,太耽擱學習了吧?”“我們熱愛籃球啊。”“哇,熱愛,這真是一個相當有情懷的詞,我不是說你們熱愛籃球是錯的,它能強身健體,不是什么洪水猛獸,但你們需要思考的是,籃球與學習有沖突的時候,是不是要選擇讓步呢?”
本以為這場溫情談話,會讓這幾位籃球癡們有所收斂,可事情并沒我想象的那樣,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他們依舊我行我素。
得再想一個辦法。
四月的傍晚,惠風和暢,我約薛老師一起到學校操場散步,球場上依舊是那群熟悉的身影,傳球,進攻,打得不亦樂乎。“要上課了,快進教室。”我提醒他們,有兩個同學收起進攻的腳步,慢慢走向教室的方向,其余的同學依舊在操場上奔忙。第二天我又用同樣的方式進行了提醒,收效甚微。這一回合的交手,以沒收了兩個籃球告終,我以為籃球癡們熱情的火焰被我強行地掐滅了。
我低估了他們的這份癡迷。
4月30號,五一小長假的前一個周末,我剛一回到家,就接到小學部值周教師發來的一則短信:您班男同學翻小學部器材室的窗戶從里面拿出籃球玩,直到值周老師發現才離開。我一聽,這還了得,翻窗入室偷球玩,還有沒有將校規校紀放到眼里?雖然小學部的老師沒有告訴我是哪幾個同學,但是我心里清楚,不過我轉念一想,這也是一個我制服這群籃球迷的好契機,該實施“收網行動”了。
我在家里好好地想了一下,決定將“收網行動”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敲山震虎。我在家長群里發了一則消息:值周老師反映,今天放學,有我們班孩子翻窗進體育器材室拿籃球去球場打。請家長關注此事,下周希望這幾個孩子主動找我。隨即,我將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一段話發在了群里:“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不一致,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沒過多久,我就收到了幾位孩子的家長私發給我的信息。這一步很順利。
第二步:擒賊擒王。我在這些私發給我信息的孩子中選取了兩位,這兩位正是“籃球癡”中的小首領,如果能將這兩位收服,那么剩下的散兵游勇自然不成氣候。我趁機邀約了這兩位同學的家長假期過后來校一起商量商量這件事的處理辦法。
第三步:欲擒故縱。兩位家長來校后,對于孩子打球這事的態度出奇的一致:學習為主,興趣為輔。這讓我很高興:“看來你們家長和我的心思是一樣的,我們從來不否認學生發展興趣愛好的重要性,從不鼓勵孩子死讀書,讀死書,但在是非輕重的問題上,興趣肯定要為學習讓步。”“那是那是。只是我們家孩子是頭倔驢,對籃球不是一般的熱愛,我們在家的說教幾乎不起作用,越不讓他打球,他越要打。”鑒于孩子們對于籃球癡迷的程度,其實我也做好了兩手準備,于是當著孩子家長的面,我說出了對于這件事情的A、B兩種處理方案。A方案,允許孩子打球,但必須在上課鈴打響前10分鐘進教室,做好上課前的準備工作;B方案,合理利用時間,暫時收起對于籃球的癡迷,周一到周四,集中火力學習,利用周末的時間去球場打球,這樣打球更酣暢,也更盡興。方案提出來后,我并沒有立即請兩位家長做出決斷,而是讓他們站在孩子個性的角度,預想孩子們可能選擇的答案,做好思想準備。然后我從教室里面叫出孩子,讓他們和自己的媽媽商量一下,給出最終的答案,要求方案一旦選定不得更改,如有再犯,按自己設定的懲罰措施執行。為了給他們輕松的商討環境,我回避了十多分鐘。果然,堵不如疏,兩種體貼的方案擺到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都很理智地選擇了利于學習的那一項。
理智終于戰勝了熱愛,“籃球癡”終于變形成功。
事后,我在筆記本上寫道:
在干燥的沙漠里,泉水是個好東西,但要是發了洪水,讓人面臨滅頂之災,那就成了禍害。喜歡,永遠都不是什么錯事,節制才能收獲它帶給你最大的好處。
引導學生愛學習,我永遠在路上。
編輯 喬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