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娜
(青島市海倫路幼兒園)
親子關系是我們每個人來到世間的第一個人際關系,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孩子的早期社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與父母親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也證實:早期親子關系對兒童的人格特征、問題行為及心理健康以及以后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親子關系含義
親子關系原是遺傳學中的用語,指親代和子代之間的生物血緣關系。從家庭的角度來說,親子關系是夫妻關系之外的第二種最基本、最重要的關系,是維系家庭的第二紐帶,大多數具有永久性、是不可選擇和不可改變的。
2.親子關系特點
親子關系是人際關系的一種,但是與其他人際關系相比,具有以下獨特的特點。
親子關系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關系,這種關系是其他任何關系都不能代替的。親子關系的缺失,對孩子心理發展和一生成長存在巨大的負面影響。
(2)持久性和不可變更性
只要親子雙方的生命存在,這種關系就永遠存在,無法更改。
(3)不平等性
在親子關系中,父母一方具有先天的優勢,處于主導地位,孩子則處于相對被動和受支配的地位。當親子關系出現問題時,很容易導致孩子心理行為問題,
(4)階段特征性
親子關系從孩子出生甚至從孕育的那一刻就已形成,但隨著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發展和變化,父母需要不斷的調整變化,才能適應孩子發展的需要。
而后,她又相繼出演了許多風格迥異的角色。從愛奇藝自制網絡劇《在線愛》中的女二號杜若西,到傳記電影《畫圣》中姿質豐艷的楊貴妃,再到古裝喜劇《夢回唐朝》中的武順,趙多娜的戲路越來越寬,演技也愈發成熟。
親子間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到來自親子雙方及周圍環境的諸多因素的制約。
1.父母的個性因素,如性格、愛好、興趣等
這些因素對其教養行為有直接的影響,脾氣暴躁的人容易成為專斷型父母,相反,脾氣溫和,性格平穩的父母比較容易接受孩子的行為和態度。
2.父母的教育觀念及對兒童發展的期望
對孩子發展抱有極高期望的父母往往采用高控制的教養方式;那些對子女將來不抱太高希望的父母,則可能放任孩子,表現出過分寬容的態度。
3.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會經濟地位以及夫妻關系等狀況
社會經濟地位包括父母的職業狀況和經濟收入水平,國外一些研究表明,母親是否參加工作,以及從事什么類型、性質的工作,對其子女的交往關系乃至兒童的身心發展,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4.兒童自身的發育水平和發展特點是影響親子交往的另一重要因素
兒童經常性的行為表現,不僅決定著父母采取何種教養方式,而且可能影響父母產生對兒童的某些“成見”,從而影響父母對子女將來發展的期望以及教育方法的運用。
1.引導家長轉變觀念,樹立科學的兒童觀與教育觀
親子關系中掌握主導的一方是家長,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首要問題就是從家長入手,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在教育過程中,家長要與孩子交朋友,在孩子遇到問題或困惑時,能夠與他們平等交流,當與孩子出現分歧或矛盾時,能夠做到與孩子進行民主對話,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寬松的成長環境。
隨著孩子年齡的逐步增長,許多家長感覺孩子開始不好管了,不像小時候那么聽話,其實,從成長的角度而言,這表明孩子開始學會獨立思考,不再盲目服從,這就要求家長采用溝通辦法,放下架子,蹲下來和孩子講話,減少居高臨下的批評作風。在父母的重視與尊重中,幫助孩子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孩子理性的思維習慣。
2.父母與祖父母的教養態度力求一致,不要讓孩子無所適從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家庭仍是“4+2+1”的核心家庭模式,許多祖父母參與到了撫養孫輩的過程中,與父母不同,祖父母往往觀念老化,在學習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上相對遲緩,他們更多關注的是孩子是不是吃飽了、穿暖了,上學有沒有被同學欺負等外在的身體成長發育方面問題,但容易忽略對于孩子性格、品質的塑造與養成。這種教養方式不一致,容易導致孩子規則意識淡漠,無法養成正確的行為模式,產生迷茫感和困惑心理。還容易使孩子與父母關系生疏,無法建立起應有的親密感,導致他們在潛意識里感到自己是空虛寂寞的,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和對父母的信任。
3.身先士卒,父母做孩子良好的榜樣
身教重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最有說服力的,父母要“善為子師”,在教育和生活的各個方面為子女做出榜樣,使孩子學有目標,行有示范。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做好,這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發展至關重要,與此同時,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模仿者對于被模仿者具有強烈的情感鏈接,這種正向積極的情感,可以成為親子之間關系的潤滑劑,促使親子關系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4.父母要了解子女的心理特點,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每個孩子的心理特點,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一樣的,即使在同一年齡階段,也還存在性別上的差異以及其它身心差異。一般來說,未成年的孩子在家庭中都有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征: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強烈;好動,渴望交往,喜歡活動;易沖動,興趣容易轉移。對未成年孩子的這些特點,家長應當予以理解,并積極采取措施,適當地加以滿足,及時地進行引導,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敞開心扉,尋求充滿愛的有效的溝通方式
許多家長反映孩子有話不愿意和自己說,覺得孩子有許多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孩子也反映自己根本無法與家長交流,家長根本不理解自己。家長和孩子都因無法交流和溝通而困惑不已。家長應該抽出充足的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一起去旅游,一起去欣賞大自然,一起做游戲,一起看孩子喜歡的電視節目等等,了解孩子現在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只有這樣,雙方才能有共同語言,才能溝通和交流。
親子關系對幼兒早期發展乃至對人一生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親子關系的質量決定著社會化過程是否順利、是否發生障礙或缺陷。因此,家長要身體力行,轉變觀念,樹立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努力營造和諧的家庭情感氛圍,采用科學的家庭教養方式,積極探索有效的溝通方式,建立起和諧的親子關系,讓孩子真正在健康、民主、平等的家庭環境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