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如珊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第三小學)
在目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教學階段各學科的統一目標,就是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和實踐能力,那么實踐活動不單單是少先隊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方式,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和途徑,其在培養學生先進的思想觀念、良好的道德品質等方面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針對實際教學現狀,教師要將語文教學和少先隊教育進行有效的整合,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有效落實少先隊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更好地實現語文教學的目標,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道德素養,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
眾所周知,語文實踐活動不是單一的面向某一位學生,而是直接面向整個班級學生的個性發展的,其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這就表示其具有較高的開放性特征。由于語文實踐活動是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的,這就導致其內容也具有較高的開放性,語文實踐活動更加強調個性化的學習活動過程,少先隊的目標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通過創新性的開展相關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體驗教育活動、啟明星科技活動和手拉手互助活動等,語文實踐活動同樣也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學生通過實踐,不斷提升其創新和探究意識,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提升其綜合運用相關知識的能力。比如,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等,學生通過參與相關的實踐活動,直接在實踐中進行學習、合作與交流,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好的體驗生活,從而獲得正確的價值觀、情感態度、知識和能力。
人是社會的人,因此在開展學生實踐活動過程中,必須要清晰的了解學生當前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將真實的世界和社會告訴學生,帶領學生在現實社會活動中進行實踐。當然由于小學生本身年齡較小,認知不夠全面,教師如果生硬的向學生進行灌輸,可能會讓學生認為接受了虛假的東西,后期會認為自身受到了欺騙,從而容易出現逆反心理。那么,少先隊活動和語文實踐活動,就是帶領學生以社會為大課堂,真正面向社會,依據社會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校門,學會接觸社會和自然,深入了解生產勞動和現代科技,讓學生在實際實踐過程中,來認識社會、認識自我。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主張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出戰,也是為了將生活的權利更好地交還到學生的手中,將學習過程進行延伸和拓展,不斷加強學校教育和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少先隊活動是學生的活動,學生就是整個活動的主體,少先隊活動尤其注重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動手動腦,有效積極全體隊員的活動積極性,從而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同樣,語文實踐活動中的主體也是學生,其尤強調學生的主體體委,只有通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展現主體的個性,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實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學生的親身體驗是他人無法代替的,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和輔導員只是一個資源的提供者、情境的創造者、方法的指導者。其通過利用特定的方法,來進行相關的行為,通常有參觀、調查、讀書、辯論、勞動、實驗、發明等,這些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來,從而得到發展。同時輔導員和教師能夠避免將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是通過多種手段啟發學生,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逐漸認識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自我,真正實現學生的科學發展。
自新課改和素質教育深入推進以來,教師隊伍的培訓活動也在積極開展,當中也涵蓋了多個學科,上級主管部門也提出了先培訓、后上崗的要求,但由于教師培訓力度還不夠,導致其無法有效跟上教育的形勢。尤其輔導員作為少先隊相關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更是活動的直接輔導者,可以說,輔導員自身素養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少先隊活動開展的效率和質量。通常一個班級的班主任是誰,那么這個中對的輔導員就是誰,這就導致很多教師往往身兼數職,要想有效整合少先隊活動和語文實踐活動,就要不斷加強教師培訓力度,提升整體教師隊伍的素質。因此,各級教育部門要不斷加強教師的培訓,提升其職業道德素養、知識素養,積極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這樣才能夠奠定少先隊活動和語文實踐活動整合優化的基礎。
本身少先隊活動和語文實踐活動都屬于活動課程,這兩者在活動內容上都涵蓋了學生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且這兩者所涉及的領域也基本相同。比如,在本校開展的“綠色校園”活動中,就明確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語文教學的資源,開展一系列環保語文實踐活動,這也正和少先隊思想道德教育中人與自然相一致。那么,就可以通過開展“保護家鄉河流”這樣的活動,將全體學生分成若干個小分隊,對家鄉的河流進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通過開展類似的活動,帶領少先隊員們來了解本地的水污染情況,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保護水資源的重要作用,也帶領更多的人,都來關心、愛護家鄉的水資源,通過這樣的活動,不斷提升隊員們的團隊合作意識,感受與人合作、交流樂趣。
通常少先隊的傳統活動形式主要有:隊會、游戲和陣地活動等,但由于應試教育的理念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導致少先隊的活動也被學校和教師所忽視。再加上校外活動的安全問題得到不到保障,就導致少先隊的活動空間、時間都受到限制,由于人們都認為少先隊活動不是課程,可有可無,從而導致少先隊活動流于形式。那么新課改要求語文實踐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這就為少先隊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語文實踐活動課程尤其要注重學生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方式,轉變原本學生單一的理論知識傳授方式,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強調學生對活動過程的體驗。
總而言之,只有有效整合少先隊活動和語文實踐活動,才能夠有效拓展課程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擴大教學活動的范圍,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和閱歷,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和境界,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