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青嵐中心學校)
1.家庭的原因
農村學生的情況令人唏噓:單親和留守兒童比重大,家庭完整的孩子,父母長年外出打工,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看的情況比比皆是。他們自身的文化素質較低,沒有時間和能力指導孩子學習英語,導致對大部分學生監管不力,自由放任,甚至連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都不能完成,更談不上復習鞏固,課前預習了。
2.學生的原因
(1)缺乏英語學習的興趣
首先大多數農村初中生生活在比較偏僻的地方,沒有英語學習環境,學的是啞巴英語。學生很快喪失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在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對遇到的困難沒有質疑的習慣,更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主動學習的動機,最終造成英語學習困難。
(2)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困生在英語學習中被動聽講,不主動參與英語教學活動,也不注重課后的復習鞏固,導致不能熟練掌握所學知識。在記憶單詞,句型和課文時死記硬背,未能進行系統的分析、比較和歸納
(3)教師的原因
農村學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斷下降,年富力強的骨干教師越老越少。多是些年老體弱,安于現狀,教學方法傳統的老教師。他們已不能適應和勝任新的教學理念,使學困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
(4)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落后
課堂教學是學生與教師交流的平臺,教師承擔著引路人的角色,即把學生引到哪里去,怎樣引的角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狀態。
1.教師要轉變觀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首先,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學生觀與育人觀,尊重學困生的情感與尊嚴,挖掘非智力因素,用期望的春風融化覆蓋在學生心靈中的凍土,從而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和戒備心理。對學困生的教育要因人而異,教師首先要以真誠的愛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使師生零距離接觸,從而產生心靈的共鳴,達成心靈的溝通。其次,教師還要同這些學困生常談心,除了談論學習上的事外,還可以拉家常,從而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多表揚,少批評,盡力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教師只有對學生親如家人,學生才能信任你,學習上有困難,生活上有問題才敢于找你解決,喜歡上你所教的學科。所以教師務必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學困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切忌使用訓斥、侮辱人格和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語言。
2.活躍課堂氣氛,激起學困生的興趣
興趣愛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它是學好英語的首要條件。教師可以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首段,將教材所設置的情景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利用直觀手段,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化難為易,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將其引入特定的情境,在具有游戲性、趣味性、探索性、競爭性等各種活動中獲得樂趣,增長知識。
3.幫助學困生做好課前的預習
在輔導課上,教師應該先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預習,要對學困生的課前預習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在課堂上通過提問檢查預習效果。開始時學生可能沒有提問題的習慣,有問題也不問;有些學生不動腦筋,提不出問題;也有些學生虛榮心強,不好意思問。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一方面要對學生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要盡量多提問他們有把握回答的問題,有意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借此鼓勵他們,幫助他們建立“我也能學好英語”的信心。久而久之,學困生也會養成預習的習慣,聽課會感到目的明確,重點突出,理解和記憶的效果也會得到明顯提高,學困生在課堂上也會變得積極主動,敢于大膽參與聽說讀寫實踐練習。
4.注重與其家庭的溝通
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家庭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一些家長忙于工作,疏于對兒女的管教,認為教育教學是學校教師的事,與家長關系不大,往往在家庭教育問題上出現盲目性、隨意性、片面性。家庭教育不得法,影響了教育的效果。現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家里只關注學生衣食住行,而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對學生的開導做得不到位,這樣學生的壓力很難宣泄出去。
5.認真做好課后的輔導工作
鼓勵學生每天都要聽錄音,模仿純正的英語,培養聽力,一天閱讀一篇英語短文,每周寫一篇英文短文,盡力多看英文電視。另外,還可以設計一些競賽活動。每個小組選出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當組長,負責安排協調本組活動。活動中采用一幫一的方式,互相提高。通過這種生幫生的方式,既可以在學生中掀起“比、學、敢、帶、幫、超”的熱潮,又可以減輕教師的壓力,更能讓各個學生的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