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才評價的標準越來越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能力培養方面體現得尤為突出。但是,就農村初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來說,卻成為了教師們最頭疼的一個問題。基于此,文章首先從“學生的自制力不強,部分教師缺乏責任心和部分家長的過度保護”這三個方面分析了農村初中學生自主管理問題,然后又在此基礎上闡述了相應的方法與對策,包括“加強網絡上的自主管理教育”等。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自主管理;問題;對策
自主管理,已經成為新時期中學生的成長需求,也是素質教育觀和生態教育觀中“以生為本”的一種體現。那么,在面臨著傳統管理方式與新時期管理方式之間的沖突時,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其中的問題,如何培養農村初中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與能力呢?下面,文章就以農村初中學生自主管理問題為出發點,并展開相關內容的具體論述。
一、 農村初中學生自主管理問題
(一) 學生的自制力不強
用“鋪天蓋地”這個詞來形容新媒體資源當中的網絡信息一點都不為過。但是,對于三觀尚未成熟的中學生來說,他們看待這些浩瀚的網絡信息卻始終都是一樣的眼光——信息量充足,知識豐富。對于自制能力比較薄弱的農村初中學生來說,他們極容易被這些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蒙蔽雙眼,網絡上提供什么信息,他們就看什么信息,就吸收什么信息,對于自我管理一點控制力都沒有。這種全盤吸收、不抵制的狀態,對學生的自身發展和三觀培養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部分三觀不正的學生,也就潛在地“威脅”著教師對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的效果性。
(二) 部分教師缺乏責任心
有部分人認為教師的工作是誰都能夠勝任的一份工作。也正是持有這一觀點的人群,使教師的自信心強度和責任心強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逐漸地,教師自己也會覺得這一管理學生的工作只是一個虛化的名頭而已,也不再熱衷于自己的本職工作了。根據一項關于“是否愿意當老師”的網絡調查顯示,有超過一半的人數都表示不愿意當老師,理由比如:現在學生根本不理會老師的苦口婆心;付出多,收獲少等。最后,教師對于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也失去了耐心和引導。
(三) 部分家長的過度保護
首先,有很多家長最不想讓孩子吃的是什么?大家應該都知道,是“虧”。從父母親的角度來說,這種不讓自己孩子吃虧的想法是對孩子的一種愛,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自私行為。這個自私從何說起呢?家長不讓孩子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怕吃虧。家長不讓孩子受氣,即使是自己孩子的錯——怕吃虧;這種種的行為,都表明了這樣的家長是自私的家長,他們都對孩子的生活有過多的干涉、憂慮和保護。這不僅容易使孩子變得心胸狹隘,還會使孩子一直處于“長不大”的狀態。
其次,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安心學習,就把孩子生活上的一切都打理好,就連洗襪子,刷鞋這樣的事情都在包辦的范圍之內。于是,就出現了孩子去讀初中,一些生活上很小的事情都不會做。如:不會鋪床,上學放學家長送,周六周日還要把一周換下來的衣服都帶回家讓母親洗等,這些都是父母親的“代替”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處在一個“低能兒”階段。
最后,由于家長對孩子的經濟需求是一種“要多少,給多少,甚至給得更多”的態度,久而久之,就使孩子養成花錢大手大腳,花錢如流水的習慣。這種經濟上的放縱,給孩子自主意識的激發、自主能力的培養都設置了重重障礙。孩子不懂得勞動,不主動勞動,已經成了常有的事情;孩子怕苦、怕累,也已經成了一種社會風氣。所以,以上這些問題如果不改變,那么,它們將是孩子自主管理能力培養中的最大克星。
二、 對策
(一) 加強網絡上的自主管理教育
自主管理教育是一種比較枯燥、乏味的教育,而農村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又非常有限,動手能力也不強。但是,他們喜歡看動畫,喜歡小故事。鑒于此,我們在對初中生進行自主管理教育時就可以采用多媒體、視頻等信息化、形象化的教育形式,直擊中學生的內心深處,加深學生對良莠信息的認識和自主管理教育的理解。而班級管理中教師就應該結合學生的這一興趣點進行口傳心授的教育,并合理地、定期地組織學生開展“自主管理教育”的主題班會,以激發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進而促使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如此,就會更有利于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了。
(二) 提高教師管理者們的素質
和學生的頻繁交流,是了解學生并投其所好地培養他們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徑。因為只有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學生的情緒傾向,才能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自主管理教育。因此,教師不能放棄每一位學生,要體現自己的責任心;也不能用攻擊性的話語去傷害每一個學生,以體現自己的師德。如此才能逐漸地贏得學生的喜愛,才能逐漸地幫助學生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三) 在生活中給孩子磨煉的機會
家庭是孩子一出生就要長久生活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可以成為孩子們成長中的樂園,當然也可以成為孩子們成長中的小黑屋。讓家庭成為樂園的前提是,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是一種科學的、積極的、開明的教育;而家庭成為小黑屋則是由于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是一種不合理的教育。所以,當父母在為孩子提供一些幫助的同時,一定要給孩子留一些自由發揮和“自給自足”的空間。比如,家長可以幫孩子洗外套、洗棉衣,但是,他們的內衣內褲、襪子,就可以交給他們自己來洗。這樣,才能使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逐漸地培養與提高。
三、 總結
通過對農村初中學生自主管理問題與對策的分析,筆者認識到,教師和家長不僅要加強網絡上的自主管理教育,提高教師管理者們的素質和在生活中給孩子磨煉的機會,還要注重對孩子的適當放養,以促使教師和家長的雙手得到解放,學生的雙手發揮用處,農村初中學生的自主管理得到順利地實施。
參考文獻:
[1]徐萬軍.淺談初中生自主管理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J].中學數學(初中版)下半月,2014(11):11.
[2]湯鳳珍.巧用微課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語文的習慣[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7(1).
[3]任菊仙.培養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1).
[4]張永新,常永梅.積極探索初中生自主管理新模式[J].基礎教育改革動態,2011(12).
作者簡介:
贠國琪,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太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