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與學的主體,二者角色的轉變可以使師生享受生物學課堂。轉變學生角色,學生成為提問者,主動參與學習,自主獲得知識;轉變教師角色,教師成為主持人,教師樂教趣教,讓課堂煥發新氣息。通過轉變傳統生物學課堂師生角色,讓師生們喜愛45分鐘的智力生活。
關鍵詞:學生;教師;角色;轉變
2016年9月18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要求所設定的全部科目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范圍,新方案從2017年入學新生實施,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門課程,確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質量。新背景下,初中生物學課堂面臨挑戰,如何轉變學生和教師的角色,需要我們反思過往的做法,以應對改革。
師生角色的轉變,使師生關系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圖(1)是傳統課堂的師生關系,教師主宰課堂,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缺乏師生間的互動。圖(2)是目前課堂的師生關系,課堂面貌有所改變,師生和生生有一定的互動,但課堂上仍是學生跟著教師走。圖(3)是理想課堂的師生關系,學生個體之間相互合作交流,自主發現知識,教師負責主導協調,學生完全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 對學生角色地位的新認識
新課標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在滿足學生不同學習需求的同時,還要關注培養其能力,轉變其學習態度,變被動回答為主動提問,變被動聽課為主動探索發現,變課堂中師生單向交流為雙向交流,變學生個體間無交流為有交流,讓學習的過程變成學生增長自信和能力的過程,變成享受智力勞動的過程。
新課改后,目前生物學課堂教學基本上不存在教師“一言堂”“一講到底”的現象,都有師生互動,但基本上都是教師提問學生,而沒有留給學生提問的空間,這樣的教學違背了“課堂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新課標理念,同時對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培養也是極其不利的。以教師提問為中心的教學是一種“牽著學生走”的教學,而以學生提問為中心的教學才是一種“跟著學生走”的先進教學理念,因此我們的教學需要改進。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讓學生想問、會問,成為提問者。
(一) 創設情境,使學生想問
導入新課時,教師通過創設不同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想要提出問題。例如,學習“人的性狀和遺傳”時,調查發現班級的某學生“他的父母雙眼皮,他卻是單眼皮,經過親子鑒定,他是父母親生的,他疑惑了”。再如,在“血液和血型”學習中,發生在醫院真實事例:一位母親帶一位失血過多的孩子來醫院就診,急需輸血,經過檢查,母親可以給孩子輸血,孩子得救了。一段時間后,一位父親也帶一位失血過多的孩子來醫院就診,急需輸血,經過檢查,父親不能給孩子輸血,孩子危在旦夕。學生對于這些情境會疑問滿滿,有強烈的提問欲望,這就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生物學課堂。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生想要提問,學習就變成他們主動探索疑問、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他們會享受尋找問題答案的快樂,樂在生物學課堂中。
(二) 示范啟迪,讓學生會問
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是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教師可通過示范提問,特別是提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從而主動發現并學會提出問題。在學習“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時,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科學探究,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并給予學生肯定評價,讓學生提問成為生物學課堂的一部分,學生從學習者成為提問者。
古人云“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學生學會了提問,學生敢于提問,學生就變成了課堂的主體,教師成為引路人,圍繞著學生的問題展開課堂教學。
二、 對教師角色地位的新認識
生物學是一門考查型學科,學生重視程度比較低。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熱情,體現生物學課程理念,生物學課堂雖然設計了很多學習活動,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積極性不大,以至于學習活動效果大打折扣,學生也不能很好地成為課堂主人,自主學習。這就亟須教師轉變角色,不能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者。
德國教育學家狄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教師的責任就是點燃火把,讓它燃燒。在當下教學中,很多問題源于教師的錯誤立場,教師在教學和研究中一邊哼著“學生是主體”的小調,一邊做著“教師是主人”的事情,所以教師必須轉變角色,從“主人”變成“主持人”。
主持人是指具有深厚的知識底蘊、良好的語言素養、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的人。教師也可以成為一名主持人,以自己廣博的學識,精湛的專業知識,良好的語言表達,游刃有余的班級管理,主持課堂學習活動。學習“生命的誕生”時,對于生命起源的討論,教師就可以變成主持人,主持學生對生命不同起源進行辯論。辯論中學生各抒己見,互相駁斥,思維在高速運轉,思想在激烈碰撞,語言表達能力在迅速提升。辯論中主持人維持著活動的秩序,適當總結歸納學生的語言,點撥學生的觀點。在這樣的生物學課堂上,學生擁有主動學習的熱情,有與知識的深度對話,有合作和分享的快樂;教師也全情投入,快樂教學,課堂上生機勃勃,不斷煥發新氣息。
教師變成主持人主持學生各種活動,為學生營造了一個開放、民主、平等、和諧和愉悅的“教”與“學”空間,讓學生真正擁有“親自”思考問題的過程、“親自”實踐的經歷和“親自”飛翔的天空。課堂上少了教師的“霸氣主義”,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活躍,學生可以真正“玩轉”課堂。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任何事物都在改變,一成不變只會被淘汰。生物學課堂教學更是應該跟著時代的步伐,敢于轉變學生和教師的角色,變則新,變則通,變則活。中學生物學課堂只有不斷改變,不斷出新,學生才能夠能享受生物學課堂,更能喜愛生物學。
參考文獻:
[1]梅金生.課堂教學常規管理中的誤區和改進策略[J].中學生物教學,2014(8):24-26.
[2]夏獻平.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J].中學生物教學,2014(7):67.
作者簡介:
邱丹,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六合高級中學附屬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