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新課改提出的重要教學方法和教育思路,培養具備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的人才是現代社會的要求。基于此,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也要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作為核心教學任務,以此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其今后發展和可持續學習提供助力。本研究中,筆者將集中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希望研究中的觀點可以為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者提供教學改革的方法支撐。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法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教師可以充分開發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學習的空間,積極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創新和發展提供助力。但是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還沒有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上缺乏科學理念指導,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是一種考驗。本研究以初中數學學科為例,分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一、 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激發自主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首先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應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學生結合自己熟悉的教育資源可以更好地建立學習信心。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應該積極調整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中心對稱》一課為例,我讓學生結合“中心對稱圖形”及“對稱中心”的含義從生活中尋找實例說明,如學生使用的橡皮、膠帶,然后引導學生利用三角板或者其他物品演示中心對稱圖形的變化,并讓學生總結中心對稱圖形的特點。
二、 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還是要發揮一定的引導作用,否則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向得不到保證,也不利于學生對自信心建立。因此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結合教學重、難點適當地點撥和指導。如,在學習《多邊形及其內角和》課程中,我就大體上為學生布置了自主學習任務:“搜集生活中常見的多邊形,說出多邊形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學生結合我布置的教學任務開展課前自主預習活動,這樣的預習過程中,學生通過互聯網搜集和生活觀察的手段完成自主預習任務,突破了傳統的課前預習方式。
三、 加入開放式話題
開放式話題可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間,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融入開放性話題有利于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發展。例如在《二次函數》的學習過程中,我就設計了這樣的話題:“拋物線的取值和拋物線的位置有什么關系?二者有沒有共同點?如果我要求你們以籃球場上的籃球運動軌跡為參考,你們可以控制進球率嗎?如果可以請你分析定點方法。”再如,在《梯形》的課時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探究梯形面積公式,要求學生結合切割、拼接的方式轉化,學生探究出將梯形切分為三角形和矩形,然后結合三角形面積公式和矩形面積公式推導梯形面積公式。這堂課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和主體,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充分鍛煉。
四、 充分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數學學科學習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要求較高,因此在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考慮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出發,合理應用教學引導方法,組織學生自主預習、勇于質疑,為其創新能力發展提供助力。首先,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充分發揮主體性,開展自主預習。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獨立完成預習任務,但是這個過程中學生脫離教師的指導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還是要提供必要的導學案,如“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教學中,結合課題設計了引導問題,為學生的自主預習提供支持,在這樣的教學引導中,學生逐步養成了自主預習的習慣。其次,就是要鼓勵學生養成善于質疑的習慣。學生產生疑問是其主動學習的動力和前提,為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形成自主學習習慣,教師要以學科教學內容為依據開展教學,設置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獨立探索和學習,激發學生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也就水到渠成。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教育也面臨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全面革新,為了更好地適應現代教育需求,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就要合理定位學生和自己的地位,結合教學需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同時發揮自己的導學作用,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供助力。為了更好地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潛力,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本研究中筆者將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希望上述研究內容具有教學參考價值,可以為初中數學質量提升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劉磬.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J].科學導報,2014,12(z2):141.
[2]趙君.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策研究[J].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12(7):167.
作者簡介:
曹素玲,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市豐潤區豐潤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