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作為基礎類的科學學科,在高校的教學工作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教師應當在教學工作中強化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實現教學方法的升級,更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文章從備課、教學、輔導這三個教學階段為出發點,對信息技術在高校數學教學工作中的應用方法展開分析,為相關教學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教學;應用方法
一、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的數學教學也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通過信息技術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創新,實現策略與手段升級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活動的不同階段,信息技術也展現出了不同的應用作用,在進行有效開發的過程中,可以使教學在整體上展現出優勢的信息化水平。
二、 備課階段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充分結合,首先要從教師在課程準備的備課階段展開。在信息化的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課程內容進行整理,構建出整體知識框架的同時,將教材知識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凝練,并將這些內容統一整理到備置的PPT課件中,方便課堂上進行講解教學。在這種方法下,利用網絡中的視頻、圖片、材料案例,降低知識點的理解難度,使學生能更高效地對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提高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當前的教材大綱在內容上有著明顯的單一性問題,并在針對專項知識點的討論上,存在著深度不足的特點。在備課階段使用信息技術,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對課程內容進行搜索,利用網絡內容的豐富性,對教材知識進行補充,或是通過網絡中的案例與佐證,實現知識點內容的深度理解,補全教材中的各種缺陷,使教學內容得到提升。
另外,教師在備課階段,還要保證自身積極性以及教學態度的端正。即便是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材料進行升級處理,教師也必須充分地根據學生對知識的具體掌握情況,對課件進行處理與設計,使其在課堂上達到應有的優勢效果。
例如,教師在備置“勾股定理”的教學課件時,可以先為學生展示Flash軟件下的幾何構圖,并組織學生利用格尺自主進行三角形的繪制。然后繼續深化知識點內容,將割補法與平移法的具體操作方法,在視頻軟件中進行展示,使學生直觀地觀察抽象知識概念,深化對勾股定理概念感知作用的同時,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 教學階段
在教學階段應用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注重課堂中的節奏掌控,在保證課堂紀律的基礎上,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進行改良升級,使其在新方法、新技術的影響下表現出新的形式,有效地提高數學教學工作。
首先,信息技術相較于傳統教學,在方法先進性、內容生動性上都有著明顯的優勢,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習的效率。但在該方法下,也會使學生忽略課堂中的紀律,當注意力不再集中時,會使得課堂變得混亂并失去控制。所以,教師務必要發揮自身的管理能力,時刻保持對教學活動的導向與控制作用,避免造成課堂紀律的缺失而對實際教學工作造成影響。同時,在傳統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會有充足的時間對知識點進行反復地理解與吸收,由于信息技術的使用,會加快知識的講解,從而縮減了學生思考的時間,使教學的效果受到削弱。因此,教師務必在利用信息化進行教學時,注意對教學節奏的控制,使學生可以進行有效的思考,鞏固掌握的知識。
其次,信息化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強化對于先進軟件的利用意識與應用能力。由于數學知識自身存在的科學性與邏輯性較高,所以教師必須加強自身邏輯思維能力的建設,并通過有效的語言表達與軟件應用使教學的效果得到保證。
例如,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通過使用特定的教學軟件輔助教學,引入MATLAB等商業數學軟件,對矩形運算、函數繪制等知識內容進行演示講解,在學生對知識進行初步接觸的過程中,降低繁瑣運算的影響,提升學習動力的同時,注重知識規律的講解,并使運算的過程通過軟件的課時化操作進行展示,切實地發揮出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使教學內容與效率得到保證。
四、 輔導階段
數學教學中的輔導環節,是解決課堂疑問、鞏固知識內容、強化知識學習的重要環節。教師為了更好地發揮出輔導階段的教學作用,可以將信息技術的平臺化優勢引導到輔導教學中,通過加強師生交流的及時性與有效性,提高輔導的作用水平,使學生隨時向教師咨詢學習中的問題與困難,更好地發揮出教師的指導作用。同時,教師在建立有效交流平臺的過程中,可以深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進行相互理解與換位思考的過程中,使教師能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制定出針對性更強的教學計劃。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貼吧、QQ、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建立班級之間的交流群組,學生在遇到學習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在群組里向教師求教,減少時間與空間對學習的影響。另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網絡中的學習平臺,通過慕課教育等平臺,對知識內容進行復習,同時對課堂學習的知識進行補充,更具針對性地掌握教材重點的同時,擴大知識覆蓋面,體現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性。
五、 總結
在輔導階段中,通過信息技術建立起時效性更強的溝通平臺,可以更有效地發揮出教師的指導作用,使教學內容得到鞏固。同時,課件準備、多媒體設備應用等內容,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備課與教學階段,是實現整體教學質量提升的有效方法,不僅促進了高校數學教學的升級,也助力了我國教育事業的信息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東升.淺談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整合中的問題與對策[J].宏觀經濟管理,2017(S1):220-221.
[2]孟桂芝,趙輝,王樹忠.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工科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7(6):8-9.
作者簡介:
陳勛,江西省贛州市,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