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琳棠
摘要:在我國稅制改革工作中,增值稅的改革是重要內容之一,對于我國經濟建設的科學與可持續發展起著關鍵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科研事業單位不斷的發展與進步,在營改增政策影響下,科研事業單位的稅收籌劃和管理也面臨著重大挑戰。如何改善科研事業單位的稅收籌劃工作,在營改增環境下實現稅收籌劃管理措施的創新優化,促進科研事業單位的管理效率與發展速度的提升,是科研事業單位當前稅收籌劃管理的重點。本文就將重點探究營改增對于科研事業單位財務與稅收管理的意義與影響,并對其中的措施優化提供一些建議,希望為科研事業單位的發展建設提供一些思路和幫助。
關鍵詞:科研事業單位;營改增;稅收籌劃管理;方法探究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現有經濟制度和經濟問題中的缺陷也逐漸顯現出來。自從“十二五”經濟發展規劃中營改增稅收調整方式頒布以來[1],我國的各行業經濟發展和稅制結構變化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營改增不斷推進與完善過程中,科研事業單位的稅收籌劃和管理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如何在營改增大背景下進行企業稅收籌劃與管理措施的有效調整和科學應用,是決定科研事業單位發展速度和決定單位內部財稅管理的關鍵。營改增對于科研事業單位財務與稅收管理的意義值得探究。
一、營改增對于科研事業單位財務與稅收管理的意義
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前提下,于納稅行為發生前進行對于納稅主體涉稅行為及事項的規劃與安排,以此達到減少納稅的目的活動過程就是稅收籌劃。稅收籌劃對于保證科研事業單位利益最大化、資源配置合理化都有重要作用。同時對于促進科研事業單位進行稅收法規的合理實施也有積極意義。而營改增則是國家在宏觀經濟調控上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2]。自從營改增政策推行以來,就成為科研事業單位財務和稅收管理籌劃中的重點內容。在過去的納稅過程中,科研事業單位的納稅主體是營業稅,而自從營改增以來,納稅主體的變化導致科研事業單位在進行財務和稅收籌劃管理中需要進行工作調整以適應納稅變化。在稅制結構規劃、整合過程中,科研事業單位需要緊跟政策變化,根據營改增的要求調整自身納稅策略,在拓展單位項目資金渠道和市場影響力的基礎上盡快實現單位內稅收籌劃與管理措施的完善。營改增的推進與實施對于促進科研事業單位成果轉化中稅負降低具有積極意義。科研事業單位若想實現穩定、可持續發展,實現自身適應市場經濟變化和國家發展需要,就應該重視營改增的現實意義,提升科研事業單位財務與稅收管理的工作效率,這樣才能實現科研事業單位更快、更好的發展。
二、科研事業單位稅收籌劃在營改增工作中所受影響分析
科研事業單位在我國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中一直處于技術支撐地位,其所需繳納稅種較多。但相應的,由于單位的高新技術屬性,在國家稅收方面也享受一定優惠政策。自從營改增政策推行以來,科研事業單位的稅收籌劃與管理工作受到諸多影響,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營改增對于科研事業單位納稅稅負的影響
營改增對于科研事業單位稅收籌劃的影響首先體現在稅負上。在營改增政策推行實施以來,科研事業單位稅負與過去相比呈現一定程度的上升。這種稅負上升主要由兩方面因素導致,首先是因為一般納稅人的絕對稅負上升導致的。營業稅稅率是5%,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6%-16%,稅率相對提高。雖然增值稅有進項稅抵扣政策可以降低稅負,但是科研事業單位很大比例的收入是非應稅收入,所以對應支出的進項稅不可以抵扣。因此,科研事業單位就要承擔由于納稅率增加引起的稅負上漲。另外一個導致科研事業單位納稅稅負上升的因素是由于科研設備、實驗室場地等大型固定資產具有一定的損耗率和折舊率[3],而且這部分資產所購置年代不一,很多是在營改增之前進行購買的,這樣一來折舊成本抵扣難以實現,對于科研事業單位稅負問題就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營改增后單位所受稅負壓力自然增大。另外,不同科研事業單位的規模和工作范圍也有區別,對于部分科研事業單位來講,由于其規模較小或者從事的科研行業特殊,在營改增后也可能出現納稅活動中稅負短期內劇增的情況,但稅率上升幅度基本可以保持在11%—17%[4]。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進行稅收籌劃和單位稅收管理措施的改善,對于科研事業單位的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營改增對于科研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對于科研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實際上是稅負影響下的深層次作用。科研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單位稅負高低的合理性。在營改增政策下,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所以會計核算過程中的記賬方式與營業稅記賬方式不同。這影響著科研事業單位項目成本核算、項目報價等相關財務管理內容。另外,由于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的特點,使得進項稅成為稅負增減的決定性因素,對進項稅的核算成為會計核算的關鍵。為了適應營改增后財務處理過程中的改變,會計人員在進行賬目核算及科研事業單位財務內容處理時需要對于相關調整內容進行重新核算與梳理,這極大增加了會計核算工作的工作量[5],但這項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科研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多樣,包括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下屬單位上繳收入、其他收入等等。根據以課題為單位進行會計核算的特點,會計人員要將各經費來源下的各課題進行梳理和分類,將其劃分為應稅課題與非應稅課題。應稅課題要充分利用抵扣政策,降低稅負,而非應稅課題不能進項稅抵扣,防止稅務風險。自營改增之后,科研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應重點研究如何拓寬及籌劃科研事業單位項目成本中可抵扣部分。
(三)營改增對于科研事業單位發票管理的影響
營改增以前,科研事業單位主要繳納營業稅,票據管理的工作重點在發票的開具。營改增以后,隨著國家對發票管理要求的不斷提升,以及增值稅可抵扣的特點,科研事業單位逐步加深了對票據管理的深度和廣度。首先,根據國家頒布并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科研事業單位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本單位發票管理辦法。其次是加深發票開具管理。營業稅是單一稅率,而增值稅的稅率分為不同檔,這就要求開票人員熟悉增值稅政策,在工作中正確選用優惠政策,避免因稅率不當給單位造成不必要的稅負增加,以及少繳稅款帶來的行政處罰。第三,由于增值稅專用發票是進項稅抵扣的唯一憑證,進項稅額抵扣又是減低稅負的重要途徑,所以增加增值稅進項稅抵扣與認證管理十分必要。
(四)營改增對于科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
在營改增實施后,科研事業單位原有的財務管理方式與規定已經不適用于當前科研事業單位財務及稅收管理發展現狀,需要根據會計核算、稅負變化等實際情況進行新的財務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制定[6]。在進行財務管理制度的優化與改善中,首先需要根據原有財務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和不足進行調整,讓財務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能夠更加符合營改增條件下的稅收制度,便于科研事業單位進行稅收籌劃的優化。同時,科研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調整中應該注意營改增財務結構的設置,在單位實際發展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財務管理結構的合理調整,將科研事業單位稅收籌劃規定與實施落到實處,達到通過有效的財務管理和納稅籌劃及項目風險評估保證科研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行與穩定發展。在營改增政策下對于科研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進行系統性的調整與改革,對于科研事業單位管理發展而言是具有積極效果和現實意義的,對于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三、科研事業單位在營改增影響下稅收籌劃與管理的措施探究
科研事業單位稅收籌劃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通過系統、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及財務管理措施的優化實現科研事業單位稅收負擔的減輕、稅務風險的降低、項目資金有效時間價值的提升、促進單位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在進行科研事業單位稅收籌劃與管理措施的研究中,只有立足于營改增這一大的環境政策,從稅收籌劃的根本目的與動機出發,進行稅收籌劃本質與財務管理根本目標上的探究,才能找到最有效的科研事業單位稅收籌劃與管理措施。筆者根據自身對于科研事業單位稅收籌劃當前工作的了解與對于財務管理的認識,總結了以下在營改增影響下提升科研事業單位稅收籌劃與管理的措施:
(一)科研事業單位稅收及財務人員稅收籌劃與管理意識的提升
由于我國的科研單位在財務管理和稅收籌劃上長期缺少重視。很多科研事業單位在科學研究領域具有強大遠見,但在單位管理制度的確立和稅收規劃籌措上尚缺乏重視,沒有意識到稅收籌劃與財務管理措施優化對于科研事業單位提升科研項目推進效率、實現單位科研項目與市場經濟結合度的重要意義。所以,在營改增制度推行下,提升科研事業單位稅收及財務人員對于稅收籌劃與管理的重視程度,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對于最新營改增相關稅法法規及納稅政策內容的學習極為重要。在科研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及管理人員培訓中,可以通過組織相關稅收政策法規的學習、制定學習考核制度及評價標準以保證財務管理人員學習效果等方式進行財務人員稅收籌劃與管理意識的提升,促進其稅收政策及相關營改增要求的了解。科研事業單位還可以聘請專業稅務專家為財務相關人員做報告、改善納稅思路,讓單位財務工作者的稅收籌劃與管理思路不僅僅局限于科研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思路,而能吸收更多外界或其他行業的有效思路,為提升自身納稅籌措能力提供幫助。
(二)實施差額納稅法,促進科研事業單位稅收籌劃能力提升
針對科研事業單位的實際工作情況,涉及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技術咨詢和服務等相關內容,出于對科研事業單位科研技術發展研究的支持,是可以免征增值稅的。這一優惠內容在財稅[2016]36號文件中有相關規定[7]。在這一政策的支持下,科研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就應該緊握政策優勢,對于單位所需繳納稅款實行差額納稅法的統計。而且由于營改增之后,增值稅可分為6%、11%和16%三種稅檔,為了實現科研事業單位稅負降低,優化稅收籌劃,會計核算中應該在充分參考和收集科研事業單位內外部信息的情況下對于單位應納稅部分進行差額核算,通過分類核算的方式保證科研事業單位納稅的科學合理性,提升科研事業單位稅收籌劃能力。而且這種差額納稅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科研事業單位的納稅風險。另外,由于科研事業單位的項目中也經常涉及一些投入成本高,但是重復性低、需要人工多、技術難度低、增值較小的工作項目。為減少科研事業單位的稅負,科研事業單位還可以將這部分對于專業度要求不高的項目內容進行外包處理,這樣在外包過程中實現稅負的轉嫁,也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降低及緩解科研事業單位的稅負壓力。
(三)強化稅收票據的規范性管理,制定科學的稅收票據管理制度
對于科研事業單位而言,進項稅抵扣一直是降低單位稅負的重要手段,所以擴大進項稅抵扣渠道可以有效降低科研事業單位稅負壓力。為實現這一目的,科研事業單位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過程中就應該加大管理力度。科學、系統、嚴謹的稅收票據管理制度和規范性管理制度的有效執行都是十分必要的。科研事業單位在進項稅抵扣環節可以充分利用勾選認證平臺的信息優勢,動態監管本單位取得的進項稅發票,合理進行稅收籌劃;在制定稅收票據管理制度環節,應該注意加強對于增值稅專用票據開具、領用、審核等環節的管理,對于票據污損、丟失、開具不符合標準票據的行為應該不予以通過審批,避免由于以上原因導致進項稅不能抵扣現象的產生。比如,科研事業單位在進行稅收票據管理制度調整時,可以首先根據當前單位原有票據審核流程及規范的基礎上結合營改增后票據抵扣規則進行新的稅收票據管理制度的制定,并對于單位內部設計報稅的所有部門人員進行相關規定內容的考核,強化相關工作人員對于稅收票據管理制度的認識。并且在實際執行中做到不合格票據不予以審批和上報。這樣才能更好的改善科研事業單位稅收籌劃能力并提高管理效率。
(四)項目報價模式和供應商的合理選擇,促進項目成本抵扣提升
在我國科研事業單位與市場需求融合的過程中,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與科研事業發展進步,各類項目資金籌措、科研成果轉化、科研事業單位與市場上其他企業合作的發展需求越來越多,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與各類上游供應商和市場上其他企業進行合作,在這一過程中,為促進項目成本抵扣率的提升,需要盡可能的選擇一般納稅人身份的供應商進行合作。而且在合作過程中應該注意對于合作合同的嚴格規范,在合同中嚴格寫明貨款交付時間、增值稅發票開具時間等重要內容,保證提升從項目成本抵扣角度能夠實現納稅成本的降低。同時在與小規模納稅人企業進行合作時,科研事業單位也可以通過督促小規模企業納稅人進行代開增值稅發票實現成本中一定比例的納稅抵扣[8],這樣可以在成本環節降低投入,能夠一定程度上提升科研事業單位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在選擇供應商時,應該加強對于供應商的審查,避免由于上游供應商資質不合格、偷稅、漏稅、增值稅專用票據造假等行為給單位的稅收抵扣和籌劃等問題造成損失,避免由于不合格供應商的選擇導致科研事業單位聲譽上的影響。
(五)善用科研事業單位優勢,爭取政府政策扶持下的稅收籌劃優化
由于科研事業單位工作所涉及內容往往具有一定的技術核心優勢。在對于高新技術的研發中,國家會有一定的稅收優惠和扶植政策。在營改增后,對于科研事業單位的稅收籌劃與管理中就應該注意善于利用這些優勢,以單位自身發展現狀和從事科研項目內容為基礎,在國家稅收優惠上進行籌劃,實現單位稅收的減少。例如,在當前政策下,國家對于涉及高新技術的企業進行減按15%的稅收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而且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重點領域指南》規定,科研事業單位在一個納稅年中如果在項目費用支出上涉及用于中間試驗、產品試制模具、科研活動儀器設備折舊租賃等產生的費用,是可以在納稅時按照規定進行加計扣除的。再者,技術開發合同在通過技術市場認定后可以免征增值稅。再例如,科研事業單位在科研項目籌措時就可以更多的傾向于具有稅收政策優惠的高新技術方面項目的研究,這樣一方面提升單位科研能力與市場競爭力,另外也能夠實現稅收方面的減少。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營改增基礎下,科研事業單位在進行稅收籌劃和管理時如果能夠善用單位項目優勢,認真分析國家有關政策,從納稅思路優化、票據管理優化、差額納稅等角度進行綜合性的稅收籌劃與管理方式的探究,則在能夠更好的實現單位稅負的減少。科研事業單位的稅收籌劃與管理,是單位穩定發展與進步需要不斷探索方向。
參考文獻:
[1]孫秀菊.營改增稅收政策實施對企業的影響及稅收籌劃[J].中國商論,2018 (3):102-103.
[2]潘越.關于科學事業單位稅收籌劃與管理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2010 (12):214,216.
[3]黃鶯.探討科研事業單位“營改增”后的有關問題[J].財會學習,2017 (5):155.
[4]王芳,張天嬌.探討科研事業單位“營改增”后的有關問題[J].財經界,2016 (24):319-320.
[5]周建,艾曉玲.營改增對軍工科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中國財政,2016 (18):48-49.
[6]祝燕萍.“營改增”的稅制比較及其對農業科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3 (11):443-444.
[7]于紅.“營改增”背景下科研事業單位涉稅風險研究[J].管理觀察,2017 (26):137-138.
[8]楊建,史寶康.營改增稅制下科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探析[J].財會學習,2017 (18):15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