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初中階段英語語言技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標準中明確提出聽和說是初中階段英語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聽和說是理解和表達的技能,他們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英語教學過程中,聽力是語言的輸入,教師可以通過聽力的訓練為學生的輸出——“說”做準備,而如何將聽和說有效結合,為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做出鋪墊?本文是關于教師在七年級英語聽說課中進行的實踐和探索。
關鍵詞:七年級英語;英語聽說課;以聽促說
初中英語課堂中,語音部分的“說”一直是學生的軟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偏重強調語言知識當中的詞匯、語法、句型等內容,卻忽略學生的聽說能力。因此,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偏強,聽說能力偏弱。學生不會開口交流、不會拼讀詞匯,無法較好地組織語言,更加不能順暢表達自己的想法。正是這種“聽說”能力老大難的問題,迫使我們越來越需要找到解決的方法,去促進學生的讀和說。而“以聽促說”,就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值得我們不斷地深入探討。
那么教學當中我們如何做到將聽說結合并且實施“以聽促說”呢?筆者將以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 9中第一課時的聽說課為載體,進行相關的實踐和探索。本節課內容是聽說課,教師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有效提取目標詞匯、目標句型。學生通過聽、練、模仿,最終將目標語言熟練運用。在此過程中,師生協作,聽和說有機結合,最終實現了學生聽說能力的提升。
一、 以聽促說課堂實踐探索
(一) 課堂背景
本課是第9單元第一課時的聽說課。這節課的主題話題看似是my favorite subject,但其實上這節課是對之前學習的favorite things整個話題的整合和復習。由于班級學生的水平較高,筆者將部分聽力內容進行改編整合,以便于讓學生在最后能夠運用學到的知識進行表達。此外,學生的表達意愿比較強烈,但是由于七年級的學生詞匯量仍然有所局限,所以如何拓展學生的詞匯量,高效地進行課堂內容整合,也是本案例較為關注的一個點。
(二) 教學過程
Step 1 Warm up: Word guessing game——導入課堂話題 favorite
猜謎的環節引出中心詞favorite,每一個字謎帶出一個字母,最后合成的單詞就是favorite。本節課的話題由favorite一詞展開,這個猜字謎的形式輕松有趣,學生通過猜謎的方式知道了今天要討論的內容,并且猜謎中的所有的提示單詞都是之前學過或者本節課即將用到的單詞math,music,easy,are,think,這些詞語的呈現又讓學生復習了之前的部分相關詞匯,并為后面環節的輸入做出了鋪墊。
Step 2 Pair work: Talk about favorite subjects and why.——導入課堂重點詞匯及句式
這個環節學生談論最喜歡的學科,教師引導學生整理并操練三個方面教學重難點:一是學科詞匯的拼寫及發音(教學過程中落實音標拼讀教學),其中個別科目chemistry、physics等單詞是發音教學難點;二是形容詞fun、interesting、useful、relaxing、popular、boring、difficult等的匯總使用;三是重點句型的操練: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Why do you like it? I like it because it's... I like because....除此之外,教師還引導學生拓展更多句式如What do you think of...? Do you think...is...? What can we do in...class? Why do you like it? Why not?
Step 3 Listening Task 1——課本聽力訓練,強化目標語言
任務一:通過聽課本聽力,學生即時做筆記,記錄關鍵信息,填空完成表格。
Listen and take notes.
任務二:快速問答。
學生通過查閱自己表格上填寫記錄的關鍵信息,對教師提問的相關聽力細節進行問題快速搶答。問答的題目設計包含聽力內容的各項細節,教師引導學生形成記錄聽力細節的習慣,同時問題的答案涉及目標語言的操練,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再次復習之前學習的各種詞匯及句型。
任務三:語音模仿。
本環節的PPT上展示了聽力文本中的升降調,教師通過一句句播放錄音,讓學生進行跟讀;之后挑選幾名學生進行對話模仿。該環節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提高語音語調的模仿,同時又可以再次強化目標語言。
Step 4 Brainstorming & Pair work: Talk about favorite subjects and why——復習之前的句型句式,拓展詞匯
本環節讓學生談論喜歡的任何東西。該環節的目的:1. 拓展學生思路,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考。學生的思維不僅僅局限于單個的話題。2. 復習之前環節著重強調的名詞詞匯、形容詞、重點句型。3. 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根據不同的話題,組織相關目標語言對自己的感情進行表達。
Step 5 Listening Task 2——改編聽力訓練,拓展詞匯句型,拓展學生聽力技能
Listen to a long dialogue. Fill in the blanks.
本環節的聽力材料加入了除學科以外的其他信息,以對話形式呈現。學生邊聽聽力,邊填寫對話信息。目的在于:1. 操練第三人稱單數及目標語言;2. 下一環節的“會話模板”也在這一環節呈現,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預熱”;3. 體會“不同的人對于不同的事物,持有不同的觀點”。
Step 6 Make stories——匯總使用目標語言,拓展學生會話能力
Let's make stories!
本環節讓學生通過看圖進行作文,描述圖中人物的各種喜好,及喜歡這類事物的原因。整個操作環節目的:1. 操練目標語言,操練第三人稱單數;2. 拓展學生思路,發散思維,讓學生描述各種喜好及原因;3. 由于文章是由組員合作完成的,因此一定程度上需要學生從邏輯上理清該人物的喜好,讓該人物的喜好前后描述“合理化”。整個環節激發了學生想象力,同時也真正地讓之前的聽力材料的目標語言與這個“說”的部分有機結合,達到“以聽促說”的目的。
(三) 自我反思
本節課以favorite things為話題,聽說任務為主線,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訓練。學生通過聽力材料關鍵信息的獲取,并處理相關信息,在教師層層遞進的環節設計引導下,最終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提煉歸納,運用到表達自身觀點上,教學成效甚佳。
《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的需要,對教材加以適當的取舍和調整。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學生現有水平,可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補充和刪減。本課時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及學生的水平因素,在引導學生模仿語音、獲取聽力關鍵信息的同時,教師根據實際需要,將聽力材料進行改編整合,并且在后期環節上鼓勵學生拓展詞匯句型,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各環節的設計上,教師力求做到提高目標語言的復現率、增強各環節之間的緊密程度,教學設計層層遞進,為學生提高聽力技能、拓展學生詞匯句型、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提供很好的機會,高效地將聽說進行有機結合,真正地做到“以聽促說”。
二、 小結
“以聽促說”是絕佳的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方式。聽說課作為常規課型,在每日的英語課堂上大量地被使用和操練。在實際教學當中,我們要善于使用和組織整合教材中的各個環節資源,引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獲取關鍵信息,并對相關信息進行整合,最終達到能夠運用目標語言進行表達自身觀點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許建霞.高中英語課堂“以讀促寫”教學案例分析[J].英語廣場,2019.
作者簡介:
朱敏,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