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核心素養一詞被頻頻提起,已經成為教師制訂教學計劃的新著力點。基于此,本文就從培養中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對初中物理高校課堂構建的現狀進行了分析,然后基于當前工作開展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核心素養視角下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方法,希望能為相關教師開展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一、 前言
在初中階段,物理學科屬于重點知識學科,而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該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不僅要以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目標,更要在教學中對初中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所以,研究在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方法極具必要性,是提高初中物理教育質量,實現現代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二、 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是基于當代素質教育要求和人才需求而提出的具有綜合性的新概念,對于這一概念的研究,是實現立德樹人、適應世界教育改革和提高我國教育競爭力的關鍵。從本質上來說,核心素養就是學生為了適應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必備的品格和能力。其中,文化基礎強調對知識技能和人文精神的追求,要求學生具備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自由發展則是強調學生要擁有學習、生活自主性,以發掘學生潛力、獲得正確自我認知為基礎,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和健康生活。而社會參與則著重強調人的社會活動參與能力,基于實現個人價值、協調社會關系、增強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要求學生建立責任擔當,實現實踐創新。
三、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的問題
現階段,構建高效課堂已經成為各學段和各學科教師工作的重點,大部分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都基于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優化原則而開展,但從結果來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成果并不盡如人意,出現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 教學方法落后
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將會對教學成效產生直接影響。而在當前大部分的初中物理高效課堂上,教師都沒有應用與高效率、高質量要求相協調的教學方法,其具體表現為:課堂教學仍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學生仍然處于被動參與狀態、實踐教學還處于邊緣地位。這樣落后的教學方法,嚴重挫傷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熱情,也使高效課堂的構建流于表面,其課堂教學的內在特質仍未改變。
(二) 缺少實驗教學
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時,大部分教師仍然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忽略了實驗教學的開展,而且在教學環節也沒有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鍛煉,以至于大多數學生無法獨立完成物理實驗,不能通過實踐操作驗證所學的理論知識,實現學以致用。而且,即便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實驗,也大多為物理教師做實驗而學生看實驗,學生只能通過背誦實驗步驟的方式來了解實驗,這并不利于他們物理水平的提升。
(三) 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雖然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物理知識抽象難懂,但是許多物理現象和結論都是在深入分析生活實際后才得出的,所以物理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構建高效課堂時,初中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消除物理知識與學生認知之間的壁壘,盡力推進二者之間的有機結合,采用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減輕學生對知識點的陌生感,通過實現“新知識”和“舊經驗”之間的轉化,讓他們能更為快速地掌握和理解,達到提升教學成效的目的。但在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環節,教師卻并沒能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連接,這就導致學生一直將物理知識作為單純的“新知識”而學習,使得學習的難度大增。
四、 基于核心素養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方法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現階段素質教育開展的直接要求。對于初中生而言,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是幫助他們進一步提高文化基礎,實現自主發展,增強社會參與度的絕佳途徑,是促使他們實現綜合素質提升的正確方法。基于此,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時,教師也應該以核心素養為基礎開展實踐,確保學生能在課堂教學環節養成物理思維、鍛煉物理實驗能力、掌握物理理論知識、提高核心素養。
(一) 推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為了讓初中生能更加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初中物理教師需要積極推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讓學生能從已有知識和經驗中找到協調點,實現新知識和舊經驗之間的融合,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那么,為了能消除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陌生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選用構建生活化學習情境的方法,以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為目的開展教學。這樣一來,教學環節既能完成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任務,又可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其學習、生活的自主性,增強了社會參與感,達成了基于核心素養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目標。
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應深入了解和分析教材,挖掘其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借助于生活中的現象來科學設計教學方案,進而能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以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通過學以致用的方式增強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實現對其物理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那么,在實踐環節,教師應該先轉變教學觀念,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以多互動、靈活教學的方式代替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讓物理課堂更具活力,能為提高教學成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做好充足準備。比如,在滬科版教材《光的傳播》一課中,物理教師就可以通過列舉生活中的案例,來引導學生認知光的傳播途徑,在做出充分鋪墊后開展后續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播放不同類型的“光的傳播”圖片,或以組織學生參與“手影游戲”的方式,完成課前熱身,進而讓學生能對光的傳播方式和途徑擁有大致概念,然后再通過細致化教學幫助他們徹底理解課程內容,實現高質量的教學。當然,在這一環節中教師不僅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熟悉的角度切入教學;更應該在課上積極開展師生互動,基于生活中常見的光傳播現象展開問答或討論,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一來,初中生就會在教師的帶領下,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課堂,帶著探究結果學習,那么教學活動的開展就可以實現對他們物理知識應用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也就能達成基于核心素養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目標。
(二)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要想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師就必須在授課環節推進對學生知識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雙重培養。這要求物理教師不斷關注物理學科的前沿動態,實現對初中物理課本內容的有效拓展,借助于先進的物理知識和探究手段,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在學習中開展主動探究,形成創新精神,進而提升個人綜合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就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師需要提升個人專業素養。這要求教師在全面了解、掌握初中物理課本知識和最新物理研究動態的基礎上,能實現二者之間的有機融合,以便于在課堂上為學生開展拓展知識講解和物理研究新方法的展示。同時,教師還需要提高個人教學能力,基于現階段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制定最具可行性的教學方案,讓教學有效性得到提升。而且,在此環節必須明確師生的角色定位,在教學計劃中充分展現教師引導和學生主體的理念,讓自身以物理知識傳授者、物理學習引導者的身份,幫助學生開展有目的性的知識學習,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學習和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互動性強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質量。
另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要求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引導他們基于自己的思維方式展開思考,肯定和鼓勵知識探究方法和學習方式的多樣性,讓學生都能以個性化方式參與教學,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實現對其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激發,以及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比如,在滬科版教材的《連接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一課中,教師可以在設置題目后,讓學生自行完成電路圖設計工作,以實驗展示或設計圖講解的方式讓學生闡述自己的想法,再通過點評和分析幫助學生明確其設計正確性,幫助他們更加徹底地掌握知識,并在此過程中完成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 養成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基于核心素養,要求初中生具備理性思維,擁有批判質疑、勇于探究的科學精神,這也是學習物理所必備的態度。所以,在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時,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養成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讓他們能掌握基本的知識原理和方法,擁有邏輯清晰的思維方式,進而能基于自身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從多角度出發提出問題,并通過獨立思考、判斷和探究解決問題,實現對物理知識的深入學習和徹底掌握。
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更要合理開展實驗教學,讓學生能通過獨立實驗實現知識探究。此時,教師應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強調實驗的科學性、嚴謹性和規范性,讓學生能從中完成知識內化和拓展,幫助他們提升物理水平,培養核心素養。比如,在滬科版教材的《科學探究:歐姆定律》一課中,教師可讓學生直接參與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分析論證和總結交流等環節。通過教師引導和自主學習,讓學生明確歐姆定律的內涵,并自主完成能對該定律的認證,進而徹底掌握相關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了猜想、實驗、論證的過程,將知識探究的過程轉化為了個人的實踐經驗,不僅能實現對他們理論知識的豐富,更能實現對其科學態度的培養,十分有利于教學成效的提升和核心素養的提高。
五、 結論
綜上所述,構建高效課堂是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徑,而在核心素養視角之下,初中物理教師必須對現有的物理高效課堂構建方法進行優化,使之更符合當前的人才培養要求。那么,在實踐中初中物理教師應該不斷推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態度進行培養。
參考文獻:
[1]姜曉娟.論情境化高效課堂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17):59-60.
[2]陳景松.聚焦核心素養?打造高效課堂——對初中物理《連接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一課的教學反思[J].中學理科園地,2018,14(1):1-2+4.
作者簡介:
黃亞中,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