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將七年級上冊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中“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與第五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探究實驗“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演示實驗“光合作用產生了什么氣體”,三個實驗組合在一起,對實驗材料和實驗裝置進行重組與改裝,通過PPT演示出來,實現復雜實驗簡單化。
關鍵詞:光合作用;重新組合;復雜的實驗簡單化
初中生物實驗操作的時間觀察期較長,有的在一節課內很難完成,就要在課下占用學生的時間操作完成,現在雖然注重了素質教育,課程開設齊全,但受到升學指揮棒的影響,不考課程受到的重視度仍不高,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我把實驗操作過程與PPT聯系起來,現象也通過PPT演示出來,這不但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增加了動手操作生物實驗的欲望,培養了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以下就是對幾個光合作用分開實驗進行綜合改進,是學生對光合作的理解,光合作用不是分散進行的,而是綜合統一進行的復雜反應。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目的要求
1. 檢驗綠葉在光下制造的有機物是不是淀粉和氧氣。
2. 探究光是不是綠葉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3. 探究葉綠體是不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場所。
4. 檢驗二氧化碳和水是不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材料用具
盆栽的銀邊天竺葵(最好是小盆栽)、黑紙片、曲別針、酒精、碘液、小燒杯、大燒杯、培養皿、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火柴、清水、衛生香、刀片、大理石、稀鹽酸、長頸漏斗、錐形瓶、兩個雙孔橡膠塞、三個導管、兩個止水夾、去掉底的集氣瓶(或者透明食品袋)、塑料膠帶,凡士林。
實驗原理
1. 淀粉遇碘變藍色,葉片中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
2. 快要熄滅的衛生香立刻燃燒起來這是氧氣助燃的特性。
操作流程
1. 將盆栽的銀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將葉片中的淀粉耗盡。
2. 選一片葉子的一半遮光,另選擇一片葉子,在葉片中部將主葉脈切斷,這樣葉片的前半部分就得不到水分了。
3. 將盆栽的銀邊天竺葵蓋上去掉底的集氣瓶裝置,底部用膠帶凡士林封閉,左端塑料管用止水夾夾住。右端用帶火星的衛生香到出氣口,看衛生香的燃燒情況。
4. 右端塑料管用止水夾夾住,連接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放置重新放回光下幾小時,看到右端塑料管憋起,去掉右端塑料管上止水夾,同時用帶火星的衛生香到出氣口觀察衛生香的燃燒情況。
結果:加碘后遮光部分不變色,不遮光部分沒有綠色的部分不變色,有綠色的部分變藍色。葉脈切斷的葉片前半部分不變色,后半部分變藍。
結論
綠色葉片在光照下才能產生淀粉和氧氣,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進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水,產物是淀粉和氧氣。
改進創新之處
1. 重新組合了P116頁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P122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實驗P123頁演示實驗光合作用產生了什么氣體,并且加入了三組對照試驗,復雜的實驗變得簡單化。
2. 把抽象的復雜的光合作用具體化簡單化,實驗過程通過PPT演示,學生看了實驗就一目了然。
3. 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學生意識到學習不僅僅學習課本知識,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改變重新認識和探索。
附實驗如下: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目的要求
1. 檢驗綠葉在光下制造的有機物是不是淀粉和氧氣。
2. 探究光是不是綠葉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3. 探究葉綠體是不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場所。
4. 檢驗二氧化碳和水是不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材料用具
盆栽的銀邊天竺葵(最好是小盆栽)、黑紙片、曲別針、酒精碘液、小燒杯、大燒杯、培養皿、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火柴、清水、衛生香、刀片、大理石、稀鹽酸、長頸漏斗、錐形瓶、兩個雙孔橡膠塞、三個導管、兩個止水夾、去掉底的集氣瓶、塑料膠帶,凡士林。
實驗原理
1. 淀粉遇碘變藍色,葉片中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
2. 快要熄滅的衛生香立刻燃燒起來這是氧氣助燃的特性。
操作流程
1. 將盆栽的銀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將葉片中的淀粉運走耗盡。
2. 選一片葉子的一半遮光,另選擇一片葉子,在葉片中部將主葉脈切斷,這樣葉片的前半部分就得不到水分了。
3. 在盆栽的銀邊天竺葵蓋上裝置品,左端塑料管用止水夾夾住。右端用帶火星的衛生香到出氣口看衛生香的燃燒情況。
4. 右端塑料管用止水夾夾住,連接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放置重新放回光下幾小時,看到右端塑料管憋起,去掉右端塑料管上止水夾,同時用帶火星的衛生香到出氣口,觀察衛生香的燃燒情況。
5. 摘下遮光的葉片,摘下葉脈切斷的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到葉片變成黃白色。(注意隔水加熱,否則溫度過高會濺出酒精)
6. 用清水漂洗,在把葉片放入到培養皿里,向葉片滴上碘液。
7. 稍停片刻用清水沖洗掉碘液,觀察葉片的顏色變化。
學生思考討論
1. 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處一晝夜?
2. 為什么要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遮蓋起來?
3. 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是什么?
4.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嗎?
5. 光合作用產生了什么氣體?
結果:加碘后遮光部分不變色,不遮光部分沒有綠色的部分不變色,有綠色的部分變藍色.葉脈切斷的葉片前半部分不變色,后半部分變藍。
結論
綠色葉片在光照下才能產生淀粉,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進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水,產物是淀粉、氧氣。
改進創新之處
1. 重新組合了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和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實驗,并且加入了三組對照實驗,復雜的實驗變得簡單化。
2. 把抽象的復雜的光合作用具體化簡單化為實驗過程,看了實驗就一目了然。
3. 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作者簡介:
李桂梅,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附城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