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思對于教學而言,它是一種教師課后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也是教師課堂回顧—解析正誤—課堂體悟—課堂重構—提高自我的過程。一個優秀的教師首先應成為教學中的反思者,這也是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教師在對教學的不斷反思過程中,無論對自己的教學的肯定或者否定,都是一種不斷學習、不斷提升的精神表現。它將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技能、改善課堂調控能力。
關鍵詞:反思;流程;學法;語言;靈感
“不管是哪個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老師去上課,無論管他上的這一堂課有多么的精彩,多么的令人喜歡,也難免有不足、遺憾之處?!睘榇?,教師在每一堂課課后應及時進行思考,對課堂上學生的反饋及自我在處理學生生成資源上、知識的講解方式中進行回顧、梳理,并做出深刻的反思,同時尋找精彩、不足、遺憾的原因,從而肯定自我,并找到問題的根源及其解決的對策和方法。
一、 思教學流程
因為每個人的知識水平、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不同,導致每個教師都擁有獨特的上課方式,假如教師能積極主動地把課堂教學實踐中做得好的地方,發現的不足及尋找的解決策略進行歸納總結、分析、交流,并將每一節課的所得應用于下一次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那我們的課堂將越來越精彩。課后反思的秘訣就在于教師要敢于質疑自己、沖破自我、構建自我,不斷走向教學上的成熟。
例如上整理與復習時,每個老師處理這部分內容的過程各不相同,有的直接忽略,單講練習;有的引導學生復習后再做練習講習題;有的逐題講解,邊講解邊復習……,可以說上述方法在多年來的教學中我都有嘗試過,但是發現這樣的教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他們參與的能動性不強,于是我不斷地思索著新的教學流程——一種能讓老師復習得輕松,學生主動參與,能在原本的水平上補缺補漏的教法。久經對比,幾番改進,每次遇到這種課型,我總是讓學生翻到目錄,引導他們清楚地明確我們要整理和復習的是哪幾單元的內容。接著讓學生將這幾單元所學的知識點自行歸納小結,找出不懂的知識,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并由組長將小組成員所列的知識點及疑問整理在全班同學面前匯總。
二、 思馭課能力
一個優秀的教師除了具備理論知識和專業水平,還有一樣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教師如果想擁有超強的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那就只有通過上課,并對每一堂課進行有效的反思。因為只有在反思中教師才會對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長處、短處進行推敲,具體到某一句話言的運用、某一知識點的講解、某一小課小事件的處理方式等展開思考。才能使已有的經驗得以積累,成為下一步教學的能力。
下面是筆者聽到的《我們一起去游園》一課,本課教學目的有三個:1. 能運用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2. 用列表策略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能在解決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 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以及有序意識。這部分內容在二年級的租車方案中已有涉及,李老師在這次課中是這樣設計的:創情境出示書P63主題圖,48人租車,大車每輛120元限乘12人,小車每輛160元,限乘18人。引導學生分析題目理清租大車比較便宜。接著拋出問題可以怎樣租車?需多少錢?在學生思考說出多種方案后教師組織學生利用表格進行有序整理。請同學們用各自喜歡的方式進行解答。這里老師提個醒:如果用列表法的同學請將所有的方案列出來。大概十分鐘左右,學生的方法出來了:有的用好幾個算式進行計算然后比較;有的只算空位最少的然后將價格進行比較;有的雖用列表法,但是無序的;有的有序地利用列表法。李老師將學生的方法一一投影展示,然后讓學生比較分析,自行得出在設計租車方案時用列表法是一個好辦法,在寫時既要做到有序又要做到優化,課的重難點就在這不經意間點破了。我不禁為李老師的馭課能力鼓掌。試想要不是平時的教學中他不斷總結經驗,能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大膽做出更改教學設計的決定嗎?
三、 思學生學法
所謂教學相長,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如若能有效配合,那么就能達到共同成長。教師不是警察,也不是馴獸員。教育是心靈的對話,是伴隨年輕生命成長的同時教育自己也得到完善的過程。
教師在課后應對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反思,以學生的接受方式來調整自身的教學方式,就能在今后的教學中預設出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比如周老師上《面積單位》一課,在一班上課時他按預設的教學方案: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量數學書的封面面積——產生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介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在實際中感悟這三個單位的大小。上完課后他發現孩子在測量數學書封面大小時,有的孩子用5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因為事先讓孩子們剪邊長為1厘米、1分米的小正方形各10個)測量出數學書的面積。這時周老師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教學程序,按學生所提供的現有資源先教學1平方分米,再讓學生充分感知1平方分米的大小后,有個孩子說:“老師,我想要計算籃球場的面積,可以用平方分米單位嗎?”“不可以,這太小了,用它去量,這太累人了?!边@話引起了學生的一大反響:“是呀,是呀!應該用一個比較大的單位來計算?!甭犃藢W生的話老師立即順著學生思路引入1平方米這個單位的教學……雖然,整個教學環節打亂了,但是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輕松,在自主質疑與解難中,他們明白了三個面積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范圍,理解了原本抽象的知識。
四、 思語言運用
語言是師生靈魂碰撞的媒介,是主要的教學手段。盡管現代教學手段日趨先進化、多樣化,如多媒體的運用、視頻片斷的使用等,但都難以取代教師講授這一基本的教學形式。所以,一個優秀的教師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還是要錘煉自己的教學語言,力求準確、生動,深入淺出,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
數學教師不能如語文老師能用富有詩意的語言說,但是數學語言講究的是精簡,一個富有影響力的數學老師還必須做到在言說中把枯燥的公式與生動的形象聯系起來,把深奧的道理與學生熟悉的淺顯的經驗結合起來。俗語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睌祵W教學要求學生掌握的是學習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答案,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讀題能力,教會學生抓住題目的關鍵字眼,學習分析題目,多問學生為什么,理清學生的想法,解題的理由等。
五、 思課堂靈感
課堂教學過程中,隨著知識講解的深入,情感的不斷投入,此時,教師或者學生往往用出現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的思維靈感。因為他們突然而至,轉瞬即逝,因此教師在課后一定要及時將這些思維的火種記錄下來,為以后的教學積累好的素材。
好文不厭千回改。其實,好的課堂也應經過千錘百煉。如何煉就離不開教師日積月累的反思,只有通過不斷地反思,才能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才能找到改進教學方式策略的關鍵,從而,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與時俱進,形成自己對教學形式、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的見解,做一名懂理論、敢剖析、人民滿意的教師。
參考文獻:
[1]運用教學反思彌補課堂教學的遺憾[J].教育藝術,2018(1).
[2]趙明仁.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發展——新課程改革中的案例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2.
[3]陳榮佳.教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淺談新課改下的教學反思[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作者簡介:
伍惠敏,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石井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