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要想改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就需要打破傳統的“一言堂”,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學會實踐。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在課堂中達到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需要進行合理的課堂練習設計,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和提升能力。因此文章主要對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進行小學數學課堂練習進行創新性思考和探析,以期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創新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除了教師的講授與總結以外,課堂中的創新性練習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啟發學生的思維有積極的引導與促進作用。但是根據對現在的小學數學課堂進行研究和分析,發現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備課中容易忽略課堂練習的重要性,從而產生一些低效和無效的練習現象。有效的數學教學總是離不開適當的練習,有效的課堂練習可以幫助學生迅速對知識點進行整合,也可以啟發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究,從而讓學生將學習的思路拓展,獲得更多的能力,但是現在的課堂練習策略明顯無法達到真正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主要根據對小學數學課堂練習進行創新性策略研究,從而提升課堂調控的有效性,為相關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一、 改被動為主動,創新興趣立足點
根據教學的實踐經驗,筆者認識到,學生的學習應當以主動學習為重,為學生創設一個主動學習的環境,遠比學生被動進行學習獲得的知識和經驗要多得多。尤其在目前的核心素養背景下,要想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更要在課堂中提升對學生思維培養的比例。小學數學的學習是學生未來發展的基礎,也是培養思維的重要階段。如何有效地在課堂中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教師經常關注的重點。
筆者通過資料及實踐經驗認識到,學生的思維培養需要建立在有效的課堂練習中。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練習就成了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為了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將知識練習建立在學生興趣的立足點中,提升學生練習的動力和學習的興趣。例如最近很多學校都使用的希沃或者鴻合的白板課件,其中擁有很多有關練習的課堂活動,比如以喜洋洋運動會為背景,請學生回答下列題目中正確的答案,如果正確可以獲得加速器,如果錯誤則要被冰凍。類似的課堂練習經過實踐反響發現,學生很愿意在課堂中完成課堂練習,甚至主動要求加大練習量。由此可見,建立在學生興趣立足點的課堂練習對于學生主動學習和思維能力的鍛煉有很大的好處。
二、 化傳統為現代,利用技術提動力
信息技術日益成為各類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學科的學習活動中結合使用信息技術,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但這不等于是整堂課全用和天天都用。教師必須善于利用網絡交互和現代信息技術,盡可能地在必要的時候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快速的突破重難點,迅速地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地體現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或者說是對課堂知識的興趣還是對教師教學方法的興趣,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接受能力的快慢。在課堂中,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形式和方法上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有效地展開對學生的教學。比如在小學數學課堂進行練習中,教師可以將書本中的練習題盡量多的使用掛圖或視頻動畫投放到屏幕中,讓學生對練習題不產生反感,反而擁有好奇心。例如在小學數學題“雞兔同籠”問題中,學生在拿到題的時候,很多時候都對題既沒有耐心,也沒有思考的動力,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把題目以動畫的形式投影在屏幕中,以小雞小兔為主人公進行題目的敘述和提問,這樣學生會對問題本身產生興趣,并愿意思考和解決。同樣的教師在進行這道題的解答的時候也可以由動畫的形式展示,讓學生一目了然,更好地培養圖像思考能力。比如在進行“乘法口訣”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構建有趣的情境與簡單的圖文動畫,幫助學生構建乘法體系,甚至可以應用到平時的應用題中,給學生一個解題情境,由學生進行思考和解答。這種現代信息技術下的思考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也能給學生不少思維拓展的新場景。
三、 錦上添花,豐富教學形式
目前的課堂練習形式主要以課前引入課程練習、課中小結練習、課后總結復習練習等。如何在合適的時機,利用有效的教學形式進行課堂練習,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且對整個課堂學生了解和掌握的程度有一定的把控作用。比如說,教師通常以簡單的幾句話引入新課,事實上,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進行問題預設。在小學數學的“軸對稱圖形”這一節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出一些平時看不見但很有名的文物圖片,讓學生判斷這種圖形是什么圖形,軸對稱的概念是什么,為什么要使用軸對稱作為文物的形狀。這樣學生從幾個簡單的小問題進入課堂,對這節課充滿了興趣。在課堂中間進行練習時,教師可以多展示一些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圖形,比如掛歷,電視,椅子,甚至是教室中教師隨機照下的圖片,然后提問學生,這些物品的圖形都是軸對稱的嗎?哪些不是?以此增加學生的思維靈活程度。其次,教師在遇到教學重點時,也可以適當地進行課堂練習,從而既幫助學生解決難點,又幫助學生發散思維。例如在小學數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中,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三角形的面積關系是一個教學難點。此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不同顏色的卡片,然后讓學生用卡片堆積成一個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這里邊用到多少個卡片,它們的面積是多少?如果是一個長度一樣的三角形,它的面積又是多少,為什么會恰好出現一個二倍關系等,請同學們自己探究或者進行討論,這樣一個簡單的課堂練習就激發了學生思考問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真正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也能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達成教學目標。
四、 從會向學轉變,拓展思考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要想真正的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課堂練習就必須幫助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這也就需要教師在課堂練習中從“學答”向“學問”轉變,幫助學生發展“會學”的能力,教師在課堂練習中可以采用層層遞進,設計不同層次學生問題預設的方式。在課堂練習中,教師需要設計好不同層次學生回答的問題,確保問題對于學生不會過于簡單也不會過于困難,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活躍學生的能力。在課堂練習布置中,教師也可以以分層布置為主,不同學生所完成的練習題目難度設置不同?;A較慢的學生,基礎題完成八成,拔高題完成兩成;普通學生基礎題完成七成,拔高題完成三成;學習較快的學生則基礎題完成五成,拔高題完成五成。且以上題目的設計必須從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這樣的題目可以幫助學生從認識到認知到自己探究,也可以真正地讓不同的學生都拓展自己的思考能力,從學會向會學轉變,讓課堂練習成為學生提升能力的跳板;讓課堂練習成為培養學生思維培養的階梯。
在數學教學中,課堂中練習質量對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習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币还澑咝дn堂的完成,既可以幫助學生學會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發散思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需要從多方面注意以及關注課堂練習的策略并進行創新性拓展,從而有效的幫助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達到高效學習的目標,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湯艷.新課程理念下數學課堂練習有效設計的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1(35).
[2]黃益紅.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2).
作者簡介:
趙藝嬌,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南太武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