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教育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微課的應用,能夠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有效鍛煉學生學習能力,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感知語文學科魅力,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也得到順利開展。本文主要從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復習以及課外閱讀指導這四個方面入手,探討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旨在促進小學語文高效教學的實現,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新時代下,微課的出現和應用,促進了教學方式的多元化,能夠對教學資源進行優化配置,進而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微課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能夠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開展靈活化教學,激發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主動,令學生自身綜合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在此種情況下,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進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 利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前預習作為一項基礎性環節,其能夠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能夠對語文學習內容形成一個初步的了解,通過自我學習活動的開展,能夠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微課的應用價值,將課前預習的有效性提升,這就需要教師從整體上把握語文教學內容,科學設定語文教學目標,在合理選題并編寫教案的基礎上,制作課件,實施教學并進行拍攝,完成后期制作后,即可將微課資源制作完成。結合小學語文預習的實際需求出發,將所制作的微課視頻上傳至公共學習平臺,學生能夠進行預習。在語文課堂教學之前,學生通過移動設備來通過微課進行預習,并在預習的過程中將自己存在疑問的地方進行記錄,在課堂教學中可向教師提出問題,此種方式下能夠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改善。
比如在《蟋蟀的住宅》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蟋蟀的住宅通過微課形式來進行呈現,在學生課前預習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微課來進一步了解文本內容,對于知識形成更為清晰化的認識,學生預習效果也能夠得到有效深化。比如在《臥薪嘗膽》教學過程中,以“學習生字詞,有感情朗讀課文”為教學目標,教師可通過微課來制講解生字生詞,通過朗讀的方式進行展示,以便對字音進行糾正,并將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進行講解。在制作微課視頻后,上傳至公共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在線觀看,這就有助于學生順利預習,并對文本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明確生字生詞在文中的意思,切實提高課前預習質量,為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改善提供有力支持。
二、 利用微課開展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獲取知識的平臺,并且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成長的初期階段,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很難正確認識并理解字詞句以及修辭手法等,對于文本結構把握不到位,此種情況下無法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而通過微課的應用,能夠順利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通過微課資源的應用,能夠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重難點通過簡單化的形式展現出來,將知識進行分化或者整合,這就為學生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對于比較復雜的生字,學生理解難度較大,比如“眉”“眼”等,小學生學習存在一定難度,此種情況下教師可通過微課資源的應用,來對象形字進行展示,此種方式下,學生能夠理解到眉毛在眼睛之上,眼睛就是“目”,在“目”的上邊加上毛,就是“眉”。通過此種形象化的方式,能夠合理分化知識點,便于學生深入理解,促進學生系統化知識體系的順利構建。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基于小學語文教學重難點出發,將動畫、圖像和視頻等融入到微課中,在課堂分析、探究之后,對微課視頻進行播放,為課堂教學提供輔助,便于學生理解教師所講解內容,并進行深入分析,這就有助于學生通過微課來順利突破學習重難點,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比如在《海上日出》的教學過程中,可運用微課從不同角度來對海上日出進行展示,引導學生跟隨作家去領略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把握海上日出的特點。教學重難點在于,通過感受海上日出,體會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偉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事先制作微課,將海上日出相關圖片、視頻與文本內容相互配合進行講解,此種方式下,能夠促進課堂教學過程的優化,幫助學生順利突破重難點,進而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 利用微課進行課后復習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后復習是一個重要環節,但往往會被學生所忽視,學生普遍認為在課堂學習完成后就能夠掌握所學知識,而對于課后復習的重視程度不足,直到考試才感覺慌亂,卻無從下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微課的應用價值,進行有效的課后復習,將課堂知識進行精簡,在制作微課之后,上傳至公共學習平臺,便于學生高效的復習,這就能夠鞏固學生的語文基礎,并促進學生優良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微課教師能夠構建語文知識框架,便于學生系統化復習語文知識,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改善,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也至關重要。比如在學習《四季之美》《記金華雙龍洞》《觀潮》等之后,教師可通過微課來構建單元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感知到這一單元主要是對祖國大好河山進行描繪,將文章的景色美、語言美和情感美通過微課進行呈現,保證條理的清晰化,這就有助于學生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強化學生的審美意趣,激發學生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
四、 利用微課進行課外閱讀指導
對于小學生來說,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有效拓寬學生視野,促使學生認識世界,感受生活。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微課的利用來進行課外閱讀指導,以網絡為支持將所制作微課發送給學生,通過正規的課外閱讀指導來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令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有效拓寬,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逐步提升。
比如在《牛郎織女》教學之后,教師可通過微課資源,將相關的寓言故事融入到教學中,比如《亡羊補牢》《精衛填海》《守株待兔》等,并給予學生以正確的課外閱讀指導,令學生的知識量得到有效豐富。
比如在《草船借箭》教學之后,在課外拓展環節,可以讓學生通過多種信息渠道開展探究性閱讀,對《三國演義》原著進行閱讀,感知經典魅力,這就能夠有效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制作“整本書閱讀方法指導”微課,來幫助學生對整本書進行閱讀,這就有助于學生掌握整本書閱讀方法,更好地將知識應用進行深化,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作用也得以凸顯出來。
也可在《四時田園雜興》《稚子弄冰》古詩教學完成后,將課外古詩詞閱讀方法進行整理,制作成微課,上傳至公共空間,便于學生結合自己的課外閱讀需求來進行下載,此種方式下能夠令課外閱讀素材得到有效拓展,給予學生正確的課外閱讀指導。在這一過程中微課資源的應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可靠支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總而言之,微課資源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良性支持。基于新課標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通過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與科學利用,從課前、課中、課后以及課外這幾個方面入手,積極探尋可行的語文教學策略,以順利突破小學語文教學重難點,全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小學語文高效教學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李永勝.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5):150-151.
[2]趙海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9(15):147.
[3]吳軍輝.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37.
作者簡介:
陳永,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梅花中心小學。